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 2016年 9月到 2019年 3月本院收诊的 38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远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19例(小针刀)与观察组 19例(小针刀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与复发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4.74%)高于对照组( 68.42%)且差别有显著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率( 5.26%)低于对照组( 36.84%)且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方法可有效改善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颈源性枕大神经痛 小针刀 龙氏正骨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通窍活血汤变通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和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组39例患者,分别采用西药治疗与其联合通窍活血汤变通治疗方式,观察其效果,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研讨组的神经缺损评价分值较参照组更低,且治疗有效率89.74%高于参照组的58.97%,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变通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和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可积极推广。

  • 标签: 通窍活血汤变通 脑梗塞 效果 神经功能 改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单纯神经外科治疗与合并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患者病历全部都来自于某医院的脑外科中,总计数量有128例患者,这些患者所患有的病情是基本相同的,为了能够进行充分的对比和分析,在实验前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治疗组采用外科治疗合并高压氧的方式,实验者数量是66例;对照组患者则单纯使用神经外科治疗方式,人数为62例,按照医嘱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单纯神经外科治疗与合并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分析,合并高压氧的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可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治疗 高压氧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核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将我医院收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共计 32 例作为试验组,同样的 32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两个组的患者都进行了脑 CT 与脑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诊断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的 CT 检查。因此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中,使用核磁共振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出常用的脑 CT 诊断法,它为患者后期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良好治疗手段和治疗措施。

  • 标签: 核磁共振中枢神经系统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32例),分别予以细节化护理、常规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ESS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带状疱疹(AHZ)才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HZ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比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皮疹愈合时间(11.53±1.25)d、VAS评分(1.97±1.02)分、镇痛药物用量(961.41±221.14)mg、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2.63%均低于对照组(15.82±1.31)d、(1.97±1.02)分、(1216.52±224.20)mg、28.95%(P

  • 标签: 后遗神经痛 针灸 疼痛评分 急性带状疱疹 皮疹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患者的生活质量多项评分指标进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前FM评分为43.52±2.63,护理后FM评分为83.23±4.37,护理前NIHSS评分为14.42±2.36,护理后NIHSS评分为6.14±1.24,躯体功能评分为84.37±3.41,心理功能评分为85.54±3.52,社会功能评分为86.65±3.66,综合生活质量评分为85.48±3.4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FM评分、NIHSS评分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由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有效及时恢复,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 术后 神经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带状疱疹(AHZ)才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HZ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比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皮疹愈合时间(11.53±1.25)d、VAS评分(1.97±1.02)分、镇痛药物用量(961.41±221.14)mg、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2.63%均低于对照组(15.82±1.31)d、(1.97±1.02)分、(1216.52±224.20)mg、28.95%(P

  • 标签: 后遗神经痛 针灸 疼痛评分 急性带状疱疹 皮疹愈合时间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 分组,一般组: 常规护理, 共有患者34例;中医组: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共有患 者3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结果: 中医组护理有效率(97.06%)高于 常规组(82.35%),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常规组(76.47%),差异性显著 (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脉冲射频治疗新疆昌吉地区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昌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50例,在超声引导局部麻醉下进行相应神经射频脉冲治疗。进行为期 3 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术前(T0),术后 7 天(T1),术后 1 月(T2),术后 3 月(T3)的 VAS 分数和睡眠质量分数较术前有无差异。结果: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较术前都得到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脉冲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脉冲射频 新疆昌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重症监护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 重症脑卒中 神经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活检病理 术后病理 诊断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教学中采用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级与2020级在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级38名实习生纳入对照组,对该组实习生采取自理能力评估传统教学模式;将2020级50名实习生纳入观察组,对该组实习生采取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重点比较教学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教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理论考核成绩、安全行为、自我效能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满意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教学中采取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可适应疫情下远程教学模式,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自理能力评估效果,提升总体教学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教学 实习生 自理能力评估 实体操作线上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股骨颈骨折病患行手术治疗时应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20年1月起,直到2021年10月截止,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患有股骨颈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患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78例病患依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病患人数为39例,其中对照组病患在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全身麻醉,研究组病患在行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病患经临床麻醉后临床不良反应症状、及病患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对比。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5.13%),其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5.64%);两组病患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数值差异性不显著,麻醉中及治疗后研究组病患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股骨颈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探讨两种喉返神经显露方法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22年11月75例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两种不同方式显露喉返神经分组,采用经环甲间隙精细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38例和常规甲状腺下动脉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PTH)及Ca2+水平较观察组低(P<0.05);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8.1%)、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10.8%)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采用经环甲间隙精细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及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

  • 标签: 甲状旁腺 喉返神经 甲状腺切除 分化型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探讨两种喉返神经显露方法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22年11月75例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两种不同方式显露喉返神经分组,采用经环甲间隙精细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38例和常规甲状腺下动脉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PTH)及Ca2+水平较观察组低(P<0.05);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8.1%)、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10.8%)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采用经环甲间隙精细解剖法显露喉返神经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及甲状旁腺暂时性损伤发生率。

  • 标签: 甲状旁腺 喉返神经 甲状腺切除 分化型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教学中采用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级与2020级在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级38名实习生纳入对照组,对该组实习生采取自理能力评估传统教学模式;将2020级50名实习生纳入观察组,对该组实习生采取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重点比较教学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教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理论考核成绩、安全行为、自我效能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满意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教学中采取自理能力评估实体操作线上培训可适应疫情下远程教学模式,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自理能力评估效果,提升总体教学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教学 实习生 自理能力评估 实体操作线上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同术后病理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疑似GI-NEN的18例患者,进行术前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诊断,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诊断GI-NEN的患者15例,术前活检病理分级诊断符合率为86.67%,总病理学分级改变率为6.67%(Kappa=0.77,P=0.000,G=0.98,P=0.01)。结论:GI-NEN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活检病理 术后病理 诊断 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