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S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与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考察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的现状特点,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的关系。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资本 专业承诺
  • 简介:摘要“蚁族“,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代称。近年来“蚁族”现象逐渐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的形成涉及复杂的社会背景、时代因素,以及群体自身特点,而这种现象和行为的背后,也有值得分析的心理和文化因素,透过“蚁族”现象与其所处文化关系的分析,不仅能够帮我们更好地认识“蚁族”的成因,也能进一步引导我们思考行为与文化的关系。

  • 标签: &ldquo 蚁族&rdquo 大学生 文化与行为 心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一般背景调查问卷封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各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幻想、自责、解决问题三应对方式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着影响。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培养.应特别注重幻想、自责、解决问题三个因子。

  • 标签: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网络产业的发展,网络小说就在便捷的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应运而生。由于网络小说获取的方便、快捷,使得网络阅读小说受到学生的热捧。当代大学生由于网络使用普遍性和快捷性,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看网络小说。针对大学生追捧网络小说这一现象,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小说的看法及网络小说对大学生的利与弊等问题而进行了相关调查。

  • 标签: 网络小说 大学生 影响 建议
  • 简介:目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和自制问卷对四所高校91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27%.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为神经衰弱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压力过重、人际关系紧张、对就业的担忧、自身健康状况差、考试带来的压力等。结论各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适当调整学校的教育管理措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心理自我调节。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 影响因素 人格 人际关系
  • 简介:采用《感戴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问卷》对27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大学生感戴状况及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感戴水平在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感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幸福感做出预测。

  • 标签: 感戴 心理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与人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日益紧密,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网络在对大学生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网络心理特征。

  • 标签: 计算机网络 心理特征 健康教育方式 大学生 高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不同依恋类型与人际关系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了400名高等院校大一到大三的学生,采用人际关系诊断表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调查了大学生不同依恋类型与人际关系间的相关性。结果大学生依恋焦虑维度的平均值为3.8316,回避维度的平均值为3.9251。安全型、迷恋型、恐惧型和冷漠型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7.18%、25.64%、29.74%和和17.44%。大学生焦虑维度和回避维度在性别上的P值分别为0.265和0.010。结论安全型、迷恋型、恐惧型和冷漠型在不同年级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依恋当中的回避子维度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冷漠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很难维持长期亲密关系,恐惧型依恋类型不容易相信和依赖别人,安全性依恋类型亲密关系中容易维持长久的同伴关系。

  • 标签: 大学生依恋 类型 人际关系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江西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中选择231名音乐学院大学生(音乐学和舞蹈专案)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艺术类大学生健康受损率为6.9%,总分、总均分、阳性数目以及除人际敏感、忧郁两个因子外的其它因子都显著高于或极为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性别差异上,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性这几个因子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恐怖因子得分上显着高于男生。结论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具有特殊性,应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 标签: SCL-90 艺术类大学生 个性心理特征 学生心理 艺术类 健康状况调查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建立,人才竞争尤为激烈,有些大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学习动力不足;或是受社会家庭因素影响,存在着混文凭等厌学心理现象。厌学是学习障碍中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它能阻碍学生勤奋进取,使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情绪压抑、意志消沉、烦恼忧郁,对人生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干预 案例分析 厌学 社会家庭因素 市场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用人际信任量表(ITS)与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6所大学55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1.0进行了相关统计和分析。结果广州大学生人际信任度较高,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及总分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个体的人际信任态度在大学正处于形成阶段,表现出不稳定的倾向,相关部门要把握这一时机,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社会干预,提高他们的人际信任度。

  • 标签: 人际信任 社会支持 大学生
  • 简介:摘要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领域、多方面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当代大学生抑郁症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方面进行分析。只有着力发挥互联网时代积极的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通过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作联动,才能有效预防当代大学生抑郁症的出现。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对某高校31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以及和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从总体上说更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更多的采取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女生比男生更多采取求助应对方式。(2)从总体上说,社会支持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无明显相关.(3)大学生更重视来自主观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对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贡献率较大,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影音求助应对方式的采用。(4)男生和女生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差别。对于男生,客观支持和退避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对解决问题贡献率较大;对于女生,客观支持和退避成正相关,社会支持对于求助应对贡献率较大。(5)在幻想应对方式上,性别和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大学生 应对方式特点 社会支持水平 社会支持利用度
  • 简介:(常州市中信经纪有限公司常州213003)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当前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状况,进一步探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使用了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岳冬梅等人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结果如下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父母教育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偏爱因子及惩罚严厉因子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自我和谐度各因子所呈现的相关较为显著,且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和谐度各维度产生的预测力不尽相同。结论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早期父母教养方式有明显相关。

  • 标签: 大学本科生 父母教养方式 自我和谐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人胆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9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咨询工作
  • 简介:目的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成长探索训练,在了解自我的过程中改善大学生交往焦虑。方法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训练组成员进行28个课时“自我成长探索训练”、“人际交往技能训练”。训练前后对训练组和非训练组分别用“自我和谐量表”、“交往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容纳他人量表”进行测查。结果训练组和非训练组的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所改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训练组比未训练组改善程度更好;训练后训练组“人际交往焦虑”和“抑郁”方面有显著改善。结论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改变团体成员的自我的觉察能力来改善人际交往焦虑。

  • 标签: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适应 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沙盘游戏疗法作为当前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同领域。团体沙盘游戏由于参与者多,本质上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团体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与意义,并对当前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 标签: 团体沙盘游戏 大学生 自性化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3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总体幸福感与神经质因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内外向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总体幸福感虽然与精神质因子存在负相关,但相关并不显著。因此,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内外向和神经质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最为密切,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状况表现出令人堪忧的一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刻不容缓,需要从学生自身内部和外部、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入手抓好“内调”和“干预”工作。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有效途径
  • 简介:目的调查广州大学毕业生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的影响,方法釆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自编就业意向问卷对广州大学城386名大四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自我效能感与月薪和就业后关注的问题.以及与就业观念存在显着相关,男女生的就业观念有一定的差异;就业观念和择业前后所考虑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意向中非常关心的方面。结论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就业意向 大学生 就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