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两组综合护理前和综合护理后,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ADL能力量表及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进行两组的对比。结果综合护理前两组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值相似(P>0.05)。综合护理后两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值改善更显著(P<0.05)。综合护理前两组ADL能力量表总分对比相似(P>0.05)。综合护理后两组ADL能力量表总分对比改善显著(P<0.05)。综合护理前两组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评分值相似(P>0.05),综合护理后两组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评分值改善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提高患者ADL能力。

  • 标签: 综合护理 精神分裂症 ADL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骨折术的180例老年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与实验组90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优良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且实验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极为重要,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粗隆骨折 护理干预 疼痛程度 髋关节活动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乏力发生率和肠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活动护理。对两组胃癌患者的胃乏力发生率和肠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胃癌患者的胃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胃癌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30.05±4.38)小时、肛门排气时间(44.36±6.25)小时、首次进食时间(7.94±1.19)小时、排便时间(49.28±5.33)小时以及术后住院时间(18.50±2.44)天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应用早期活动护理可以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乏力发生率,有效缩短肠胃功能指标时间。

  • 标签: 早期活动护理 胃癌根治术 胃乏力 肠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提高正常顺产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率中品管圈活动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00例正常顺产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行品管圈活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有98例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成功率为98.0%(9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成功率为74.0%(74/100),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正常顺产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成功率中品管圈活动应用后效果显著,且能有效保障母乳喂养,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正常顺产 新生儿 早接触 早吸吮 品管圈活动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同心圈”,通过现状把握,制定目标,提出整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和分析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急诊科护士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采集成功率由活动前的60.34%提高至8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圈员自我管理能力,科室凝聚力等得到明显提高,圈组荣获“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这是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无形成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急诊科护士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成功率,而且还促进了圈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科室凝聚力的提高,圈组荣获“第五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于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以及供应室的一体化模式中采取品管圈活动(观察组),2017年2月—2017年5月则采用临床常规的管理方法(对照组)。经过一定时间的实施后,对比两组管理方式减少手术器材管理方面的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在进行研究前的手术室以及供应室的基本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研究后发现,观察组对于减少手术器材管理所出现的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手术室与供应室的一体化模式应用效果较传统的管理方法更为显著,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对就诊流程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目标达标率为123.5%。进步率为74.8%,均达到预期目标。口服给药查对错误由开展前的(10.5±2.34)件,降到开展后的(2.1±1.14)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5%,提高到开展后的96.2%,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查对错误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精神 精神科住院 给药查对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2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6)和观察组(n=66),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更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通痹宁熏蒸联合西医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活动期RA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加通痹宁熏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组间差异相比P<0.05。研究组TNF-α、IL-1β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相比P<0.05。结论通痹宁熏蒸与西医联合治疗活动期RA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证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炎症因子指标。

  • 标签: 通痹宁 熏蒸 西医治疗 活动期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瘀阻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规范社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脑中风患者康复及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影响。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本社区确诊为脑中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现代康复治疗,试验组使用规范社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规范社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能有效促使脑中风患者康复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规范社区 现代康复 脑中风 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280例脑梗塞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连续性护理,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结论针对脑梗塞病人选择连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成效,增强生活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依从性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5.6±4.3)ml,手术时间为(39.6±4.5)min,下床活动时间为(24.38±2.61)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5.26±6.42)h,住院时间为(4.2±0.3)d,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急性胆囊炎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案治疗对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内科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药物并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n=50)对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PSQI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有ADL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观察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抑郁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抑郁 抑郁情绪 睡眠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4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疼痛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下肢疼痛状况,有效提高其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管采血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对其瘀斑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ICU收治的526例患者,并选择同一时期ICU工作的19名护理人员,于2017年1月-3月进行主题为“降低外周血管采血时患者瘀斑血肿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并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与实施后患者瘀斑血肿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活动前患者瘀斑血肿发生率25.86%,高于活动后4.94%(P<0.05);活动前护理满意度76.05%,低于活动后的98.86%(P<0.05)。结论外周血管采血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后,可使患者瘀斑血肿发生率有效降低,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外周血管采集 品管圈活动 瘀斑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与负性情绪在通过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的改造后的效果与分析。方法选取150名脑卒中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含患者75名,仅对该组患者进行脑卒中治疗干预;观察组含患者75名,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对患者家庭环境进行改造,并且开展作业疗法,为期三个月。对实施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初回家庭环境的两组脑卒中患者,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良巴塞尔指数与弗朗蔡活动指数差异均相对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回到家庭环境后的三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良巴塞尔指数差异逐渐增大,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与负性情绪在通过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的改造进行治疗之后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家庭环境改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负性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有活动出血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8至2016年8月,选取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有活动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通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和止血率,以及发热、感染、穿孔、周围循环衰竭等不良反应的情况,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即时止血率(96.0%)和有效止血率(91.5%),显著高于对照组(79.0%和58.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16.0%、9.5%、3.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34.5%、38.0%、19.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有活动出血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止血效率高,并且不良反应较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肾上腺激素 胃镜 钛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中的管理效果。方法根据麻醉与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差错率的降低为主题,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予以计划、实施与处理。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处方书写错误、管理流程不完善以及没有专册登记的情况明显降低;目标达成率与进步率分为为118%、83%,110%、79%,125%、100%。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麻醉与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实施,可使管理差错率显著降低,缓解药物浪费的现象,使用药安全性明显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麻醉药品 一类精神药品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