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人工道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有效沟通人工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了解和总结人工道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的有效沟通和心理护理,利用不同手段与患者进行沟通,如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等。结果通过与患者及时有效地沟通,使其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能积极配合治疗,缩短疗程,促进痊愈。结论在严重吸人性损伤建立人工道患者中,及时有效的沟通,对治疗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 标签: 有效沟通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是一例老年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后道出血的病例,本文对该病例的护理个案进行探讨,总结护理措施术中有效配合、保持道通畅、道出血护理、院内安全转运、术后伤口护理等,为今后护理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出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我国的中药进行安全性评价,而选取相色谱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检测中进行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相色谱法(GC)测定复方丹参片、冠心苏合丸、六神丸、草珊瑚含片、复方甘草片、香砂养胃丸、黄连上清丸、云南白药、六味木香胶囊等9种中药制剂中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同时选取了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酶抑制技术来做对比,从而评价相色谱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中的检测作用。结果采用相色谱技术对这9种中药的检测结果发现,9种中药的检测回收率在90%到100%之间,平均回收率达到了95%。而酶抑制技术的检测回收率是在75%到92%,平均回收率达到81.6%。结论相色谱技术拥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可以在检测中药农药残留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同时采用相色谱技术检测中药农药残留能够促进我国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国际化,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

  • 标签: 气相色谱技术 中药 农药残留
  • 简介:摘要温病学主要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治、预防的临床学科。中国温病学有其独特的概念范畴,并具备严谨的逻辑体系,其中温病学构建时卫营血尤为关键,故本次对卫营血是构建温病学的基本范畴作探讨。

  • 标签: 温病学 卫气营血 范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吸氧装置在人工道优化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8例建立人工道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道湿化的方法应用人工的方法,定时或间断地向道内滴入注射用水。实验组采用改良道湿化的方法利用面罩氧气持续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人工道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痰液的粘稠度较对照组降低,需吸痰的次数、道黏膜损伤次数和痰痂形成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实验组的舒适程度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吸氧装置使道黏膜保持湿润,持续处于湿化状态,促使分泌物稀释利于排除,达到良好的排痰、祛痰功效。

  • 标签: 人工气道 湿化 改良吸氧装置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有效管理。结果通过对道的有效管理,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减少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95.8%。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气管切开的正确护理方法,以改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维系患者生命。

  • 标签: 气管切开 护理 有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棒(LightWand)在困难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术前评估为困难道患者30例。常规静脉快速诱导肌松后,将气管导管套在光棒上塑型后,经舌正中位置插入口腔,当导管前端到达咽喉部后,注意观察患者颈部的光斑,并酌情调节,当光斑的最亮点位于环甲膜时,则表明气管导管的前端已对准或进入声门。此时,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拔出光棒,固定气管导管。观察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插管成功,其中一次插管成功率90%,插管时间最长2min,最短20s,插管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可为困难道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插管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困难道插管患者。此方法简单易学,成功率高,经济实用,对局部组织损伤小,适合各级医院麻醉人员使用。

  • 标签: 光棒 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重症监护室人工道患者有针对性的规范护理方法,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杜绝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2例人工道建立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包括加强对气管插管的固定、呼吸道的湿化、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和加强心理护理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进行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后,62例人工道患者中除3例因各种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59例病情得到好转,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加强对人工道患者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杜绝和减少人工道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呼吸机等辅助设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 人工气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2011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首届合理用药大会在这一天召开,恰好契合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在我国的一些医疗机构中,滥用抗生的现象非常严重,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且还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应从合理、安全的角度出发使用抗生,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 协同
  • 简介:摘要内皮是一类具有强烈缩血管活性的细胞因子,其受体分布广泛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内皮具有促细胞增殖和调节体内多种活性物质释放等一系列生理作用。内皮作为一种血管活性多肽,在心、脑、肺、肾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 标签: 内皮素 生物学活性 受体
  • 简介:摘要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调节细胞能量状态的中心环节,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研究AMPK与胰岛抵抗的关系,为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药理靶点。

  • 标签: AMPK 胰岛素抵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生目前在临床儿科感染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患儿的机体处于正在发育的状态,使得对抗生药物的代谢较差,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患儿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临床上存在很多抗生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将探讨儿科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的方法,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 标签: 抗生素 儿科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抗生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其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但在治疗期间极易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不利于临床预后的提高。脂质体是一种可以与细胞膜融合的物质,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还能够完全生物降解,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于临床上,能够改善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减轻抗生的不良反应和机体耐药性,针对其目前的应用情况,本研究对脂质体的特征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其作为抗生载体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 标签: 脂质体 抗生素载体 综述
  • 简介:摘要维生D作为糖尿病的影响因子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大量的观察性及干预性研究已逐步阐明维生D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仍有很多尚待证明或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次给予小鼠一定剂量的注射用三七,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将注射用三七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三七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剂量设定为1000、900、810、729、656mg/kg和生理盐水组。1000mg/kg组雄、雌鼠各死亡9只,死亡率为9/10。900mg/kg组雄鼠死亡3只,死亡率为3/10,雌鼠死亡5只,死亡率为5/10。810mg/kg组雄、雌鼠各死亡2只,死亡率为2/10。729mg/kg组雄、雌鼠各死亡1只,死亡率为1/10。656mg/kg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雄、雌鼠均无死亡。结论注射用三七雄性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903.1mg/kg,95%可信区间为850.5-959.0mg/kg。注射用三七雌性小鼠LD50为882.4mg/kg,95%可信区间为835.3-932.3mg/kg。

  • 标签: 注射用三七素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临床滥用抗生的原因主要有医生对抗生的不合理应用、对抗生的不合理应用及监管机制欠缺等,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监管力度及改变不良习惯等措施和方法能够有效遏制临床滥用抗生的行为。为了保证临床合理使用抗生,尽可能地减少滥用抗生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的危害,本文对临床滥用抗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现综述如下。

  • 标签: 临床滥用抗生素 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