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童颈部块常见疾病的病种和临床诊断策略;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1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首发症状为颈部块而住院的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种和病因进行统计记录;结果全部50例患儿中,44例患儿为良性疾病,2例患儿为恶性疾病,4例患儿为先天性发育疾病。结论先天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是引起小儿颈部块的主要病因,原发灶、伴随症状和不同年龄具有一定规律,能为颈部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儿童 颈部包块 常见疾病 病种 诊断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签约家庭医生居民制定中医药个体化服务后的各项考核指标的变化。方法从现有的家庭医生团队中按照单盲、随机原则选择1个团队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内的每位签约居民通过面对面体质辨识、中医健康评价等结果制定个体化中医药服务;另选1个团队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管理。分别在3个月、6个月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药服务满意度、签约居民数、中医治疗率作对比。结果观察组在3个月、6个月后的签约服务满意率、后续签约居民数、中医治疗率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下个体化中医药服务实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签约人数与中医治疗率。

  • 标签: 签约居民 个体化中医药服务包 满意度 中医治疗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糖皮激素类药物对患有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药物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患有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A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和平均氧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治疗后PaO2和PaCO2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儿。结论应用糖皮激素类药物对患有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糖皮激素类药物 布地奈德 胎粪吸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寿丸加味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疗效。方法将188例PCOS所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寿丸加味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剂量的克罗米芬治疗。结果治疗组周期排卵率为81.4﹪,总妊娠率为59.1﹪,未发生卵泡过度刺激征(OHSS)及卵泡黄素化(LUFS)。对照组周期排卵率为60.1%,总妊娠率为2l.1%,有8例并发LUFS。两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寿丸加味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所致的不孕症疗效高于单纯用克罗米芬治疗且能降低OHSS、LUFS发生风险。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寿胎丸加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蛋白进行结果比较,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优势与利用发展前景。方法通过罗氏cobase411分析仪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清甲蛋白进行测定,对比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甲蛋白的测定。结果两种方法呈正相关,都有很好的重复性。但罗氏cobase411分析仪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甲蛋白的灵敏度较高,为1.5ng/ml,且CV值明显小于酶联免疫吸附法,而在检测范围上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也要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结论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甲蛋白的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较好、稳定性很强等诸多优点,是现今检测血清甲蛋白较好的方法,这些优点使其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血清甲胎蛋白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是观察机械通气+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把32例病例中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5例和NO治疗组17例。结果在上机时间、吸氧时间方面NO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

  • 标签: 胎粪吸入综合征 机械通气 一氧化氮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块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甲状腺块患者在彩超引导下行甲状腺块穿刺活检。结果38例经皮穿刺甲状腺块成功率94.7%,无并发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的33例,符合率91.7%。结论彩超引导下甲状腺块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独特、简便、可行的术前确诊手段。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包块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化瘕汤对异位妊娠血清β-hCG水平及附件块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符和纳入标准的60例异位妊娠门诊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舒肝化瘕汤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氨甲蝶呤50mg/m2/次,臀部肌肉注射单次给药(米非司酮100mg/d);舒肝化瘕汤治疗组给予舒肝化瘕汤,每天服用两次,5天为一疗程。两组给药治疗后1天、3天、6天、9天后即采静脉血检测血清β-hCG并测量附件块大小,观察血清β-HCG水平在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变化和附件块在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吸收情况。结果异位妊娠流产组CA-125显著高于异位妊娠成活组(P<0101);异位妊娠流产组β-hCG明显低于异位妊娠成活组(P<0105),血清CA-125与β-hCG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可以做为鉴别输卵管妊娠流产和成活异位妊娠的一项指标。

  • 标签: 舒肝化瘕汤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 亚单位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肝泡型虫病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泡型虫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术后腹胀、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8±3.8)hvs(3.1±2.2)h;(8.1±2.2)hvs(24.2±4.5)h;(16.5±3.1)hvs(25.5±3.7)h;(8±2)dvs(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9.30%vs12.20%;(4.9±1.8)万元vs(6.2±1.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泡型虫病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采取加速康复护理,能缩短病人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减少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加速康复护理能加快肝泡型虫病根治性切除术病人的术后康复速度。

  • 标签: 肝泡型包虫病 根治性切除术 快速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附件炎性块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妇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4例慢性附件炎性块患者纳入观察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同时联用中成药千金胶囊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疗效,并随访6~12个月,掌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9%(P<0.05);随访中,研究组复发率为2.4%,对照组为14.3%,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抗生素联合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且复发率低,优于单用抗生素疗效,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抗生素 千金胶囊 附件炎性包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基层卫生院的医院感染,提高人流室的工作质量,保证人流手术器械有效地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患者安全,使器械最终达到符合清洗灭菌规范的必要条件。方法通过对基层卫生院人流消毒灭菌效果的考核评价,分析人流器械消毒灭菌效果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原因。结果清洁是灭菌成功的关键,为确保灭菌效果,必须对污染的器材进行彻底的有效的清洗。目前基层卫生院院供应室对医疗器械进行的清洗方法,是传统的手工清洗,清洗效效果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结论有效控制基层卫生院人流室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人流器械的清洁灭菌致关重要,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关键,人人参与加强防控是落实措施的保证。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人流包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克州虫病流行现状及趋势,评估8年来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142例虫病患者,进行逐例审核、核实并调查、统计,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分析流行因素。结果克州虫病2004—2011年8年累计发病率约为27.90/10万,年发病率呈现曲折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2011年新发病例数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升高达50%。结论虫病的传播与牧羊犬及家犬等动物有关,在虫病的防治过程中,牧羊犬及家犬等动物的驱虫工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包虫病 疫情分析 克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甲蛋白(AF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182例肝病患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总胆汁酸(TBA)、甲蛋白(AFP)含量变化及AF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并比较联合检测对肝硬化临床价值。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重症肝炎组肝纤维化四项及TBA、AFP指标均明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P<0.05~0.01);并随疾病加重,水平增高;重型肝炎患者HA与PTA、ALB、TBIL有较好的相关性(r=-0372、-0.395、0.344,P均<0.05);在两个指标的组合中以HA+PⅢNP的诊断价值最高,在三个指标的组合中以HA+PⅢNP+CIV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A、PⅢP、LN和AFP水平对肝病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肝纤维化指标 甲胎蛋白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超未成熟儿龄、体重、用氧情况等对发生严重ROP(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出生,并于新生儿科住院且达到出院标准正常出院的超未成熟儿,总共75例,筛查出ROP53例(其中严重ROP6例),轻47例无ROP22例。将其分为轻型或无ROP组和严重ROP组,对两组患儿龄、出生体重、体重下降是否大于10%、生后6周体重、生长率、吸氧时间、NCPAP应用时间、有创呼吸支持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患儿中,龄25+6~27+6周,平均龄27周,ROP发病率为70.7%,严重率为8.0%,单因素分析两组间比较龄、用氧时间、有创呼吸支持时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所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后仅有创呼吸支持时长具有相关性。结论超未成熟儿ROP发病率高,龄、用氧、有创呼吸支持是严重ROP发病的危险因素,而长时间有创呼吸支持可能是严重RO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超未成熟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甲蛋白(AFP)水平对重型病毒性肝火预后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水平并动态观测其变化。结果急性重型肝炎AFP异常率明显低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p∠0.01)。AFP水平正常患者的病死率79.24%,AFP(25-400)μg/L患者病死率45.84%,AFP>400μg/L患者病死率34.54%。17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存活81例,AFP水平(282.31+56.32)μg/L;176例重性病毒性肝炎死亡95例,AFP水平(90.42+38.8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病毒肝炎患者血清AFP测定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敏感指标,患者AFP水平高,说明其肝细胞再生活跃,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甲胎蛋白 重型肝炎
  • 简介:摘要生长抑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能够通过抑制多种激素的释放达到抑制分泌作用,是一种广泛存在与人体的调节肽。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具有较为广泛的调节作用,通过与5种亚型受体的结合,调节各类激素及递质的释放、接受等生理活动,在治疗多个领域疾病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国内外常会采用生长抑素及类似物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肿瘤、消化道出血等疾病进行治疗,但就母安全性而言还没准确公认。本文综述了生长抑素及类似物作用疾病,结合近几年相关综述妊娠期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母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生产抑素 母胎安全性 生殖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Bcl-2、P53联合P57、Ki-67表达在葡萄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部分性葡萄(PM)标本90例、完全性葡萄(CM)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同期抽取正常子宫绒毛组织的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Bcl-2、P53、P57、Ki-67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M组和对照组中,P53、Bcl-2、Ki-67表达较弱,P57呈高表达;而在CM组中,P53、Bcl-2、Ki-67表达增强,P57表达不明显。四种抗体在CM组与PM组及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M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40岁Bcl-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患者,而其他蛋白表达与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P53联合P57、Ki-67表达在葡萄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葡萄胎 Bcl-2 P53 P57 Ki-67
  • 简介:摘要目的在第二产程连续行心监测,能够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沂南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60例阴道分娩第二产程心监护的异常波形。结果心监护异常波形以可变减速最多,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心监护异常图形有关。轻度窒息以轻中度可变减速为主,重度窒息以可变减速伴延长减速为主,异常图形出现至胎儿娩出时间与窒息有关。结论第二产程心监护异常图形能预测围生儿结局,指导及时准确处理,降低围生儿的发病率、死亡率。

  • 标签: 第二产程 胎心监护异常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脐血乳酸及pH测定、胎儿大脑中动脉联合心监护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大于34周孕妇405例,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心监护无激惹试验、CST异常组20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心监护无激惹试验、CST正常组200例,并详细记录相关研究数据。结果异常组205例,大脑中动脉、心监护NST、CST各项指标异常,提示胎儿宫内情况危急,产后行脐血乳酸及pH测定显示pH<7.20显著增多,新生儿窒息率例数明显增多,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乳酸及pH测定,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判断胎儿窘迫的生化指标,联合胎儿大脑中动脉、心监护,能够弥补单纯胎儿大脑中动脉、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足,正确判断新生儿窒息,及时治疗,有效降低新生儿远期并发症及病死率。

  • 标签: 脐血乳酸 pH测定 胎儿大脑中动脉 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无应力实验NS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粪吸入综合征危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20例新生儿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相关资料,对疾病危重并发症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治愈85例,占70.83%;好转18例,占15.00%;无效(死亡)患儿17例,占14.17%,严重感染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肺出血5例、肺动脉高压6例。98例按时复诊,占存活患儿的95.15%。结论在新生儿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死亡原因当中,由于各种危重并发症诱发占比较高,临床上应该对其防治措施提高重视,做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降低新生儿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死亡率。

  • 标签: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危重并发症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