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外侧路坐骨神经阻滞自控镇痛于跟骨和踝部手术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跟骨和踝部骨折60例分为2组,每组30例。R1组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实施股骨外侧路坐骨神经阻滞术后连接镇痛泵行PCNA;R2组术后静脉连接镇痛泵行PCIA。结果2组病人一般情况各指标和手术时间,术中硬膜外罗哌卡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A组比较,PCNA组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失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外侧旁路坐骨神经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优于PCIA,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坐骨神经股骨外侧入路 连续阻滞 跟骨 踝部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经三角肌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经三角肌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试验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可通过经三角肌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tse经椎旁肌间隙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传统组采用后正中路伤椎不置钉治疗,研究组采用Wiltse经椎旁肌间隙路伤椎置钉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一天腰背痛情况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Wiltse经椎旁肌间隙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保留了椎旁软组织生理功能,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Wiltse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眶上外侧路在前颅窝底脑膜瘤神经外科治疗中的优势和意义。方法在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有50例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采取了眶上外侧路进行切除,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手术后症状的改善,将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患者有46例,Ⅱ级切除患者有4例;WHO(中枢神经系统脑瘤分类及分类)Ⅰ级有48例,WHOⅡ级有2例。手术后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为精神疾病患者10例,癫痫症患者8例,脑水肿患者2例,血钠过少患者6例,身体发热的患者有5例。无患者出现伤口感染、脑脊液鼻漏和死亡的现象。将50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经影像学检测均无复发现象。结论采用眶上外侧路切除前颅窝底脑膜瘤,对患者身体损伤小,肿瘤切除干净,术后无复发性,且恢复性好,在临床上有较大研究意义。

  • 标签: 眶上外侧入路 前颅窝底脑膜瘤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后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015-5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者3例,视力,视野无明显改善2例,肿瘤全切4例,部分切除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经右侧眉弓锁孔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 标签: 脑膜瘤 右侧眉弓锁孔入路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掌侧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经掌侧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与对照组(经掌侧路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腕关节术后恢复情况、患者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术后恢复优良率及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取经掌侧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恢复佳,高度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经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 经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采取微创经皮或Wiltse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病人采取Wiltse路术式,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治疗。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手术耗时均对照组更高,而术中切口长度、出血量和VAS疼痛评分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病人术后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情况均较好(P>0.05)。结论采取微创经皮术式可有效缩短胸腰椎骨折病人术中切口长度,能够缓解病人术后疼痛。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微创经皮 Wiltse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乙醇电解质联合甲基硅油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10例本院自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患者,根据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研究组(55例),给予对照组聚乙醇电解质进行肠道准备,给予研究组聚乙醇电解质联合甲基硅油进行肠道准备,分析两组肠道清洁合格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肠道清洁合格度对比,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过程中,应用聚乙醇电解质联合甲基硅油进行肠道清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聚乙二醇电解质 二甲基硅油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戊酸血症--Ⅱ型并发热性惊厥、低血糖的护理,根据患儿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在高热期要预防抽搐,特殊用药护理;加强饮食管理,防止复发;做好健康教育。经精心护理,患儿转危为安出院。

  • 标签: 戊二酸血症--Ⅱ型 热性惊厥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政策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140例高龄孕产妇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选择进行阴道分娩的70例孕产妇为实验组,另70例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孕产妇的初产妇数量为43(61.42)例,显著多于对照组孕产妇的27(38.57),并且实验组经产妇中前次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的孕产妇数量为20(28.57)例,显著多于对照组孕产妇的12(17.14)例,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胎政策下,高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影响因素主要为是否具有孕产史以及前次分娩的方式。

  • 标签: 二胎政策 高龄孕产妇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胎高龄孕妇的健康教育及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在我院早孕建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共46例胎高龄孕妇,且均在本院分娩,回顾性分析对孕妇进行的有计划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观察总结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护理8个月后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护理1个月,P<0.05;46例胎高龄孕妇中1例孕中期轻度贫血,经饮食指导和服药治疗后贫血改善,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其中瘢痕子宫11例为剖宫产,其他均经阴道分娩。43例产后成功母乳喂养。结论针对胎政策的全面实施,对高龄孕妇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掌握孕期自我监测指标和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孕期安全,顺利分娩。

  • 标签: 二胎高龄孕妇 健康教育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类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5年住院病房的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限定日用剂量(DDD)、限定日用费用(DDDC)以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相关指标,对药品的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第类精神药品应用量虽然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但整体应用趋势仍较为稳定,临床中以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应用率最高,临床中所应用的类精神药物的DUI均小于1;结论我院目前临床中类精神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符合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

  • 标签: 二类精神药品 临床应用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关于次剖宫产中出血的原因及有效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首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照,对两组产妇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次剖宫产产妇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以及宫缩乏力。结论次剖宫产产妇出血的原因主要受首次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愈合情况以及胎盘附着部位的影响。

  • 标签: 二次剖宫产 术中出血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陈汤最早见于宋代的《和剂局方》,属时方的代表方剂之一,原用于胃中寒湿痰浊等症,又列为化痰和胃的主方,主治湿痰引起的咳嗽痰多、呕吐、恶心、眩晕、心悸等症。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辩证要点。笔者在中医儿科临床工作中,应用陈汤辩证论治感冒、支气管炎(咳嗽)、胃脘痛、眩晕等病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病例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二陈汤 儿科临床辩证论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式剖宫产术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次剖宫产中的应用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行次剖宫产术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0例患者给予新式剖宫产术,实验组15例患者给予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种患者的子宫愈合、术中出血量、盆腔粘连情况给予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盆腔粘连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子宫愈合情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次剖宫产中,使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患者术中出血量较低,子宫愈合率比较高,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盆腔粘连情况,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新式剖宫产术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二次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许多国家,冠心病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疾病,冠心病级预防是冠心病防治的基本策略之一,本文通过对冠心病级预防做了大量的调研,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得指导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冠心病二级预防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