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帕金森是一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脱失,并伴有Lewy小体的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随着对PD的认识,发现自主神经功能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泌尿系统症状,现就PD的泌尿系统症状加以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排尿障碍 病因及病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老年人糖尿性低血糖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方法经过对临床教学医院收集、整理、分析2008~2011年内分泌科室里,进行治疗及护理的老年糖尿并发低血糖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得出概论。结果35例患者在治疗同时经过常规方法的改变和细心的护理,致使所参照的患者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病情全部得到控制和好转。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仔细掌握患者的病情,进行时时观察和了解病情,高度注重患者的饮食情况及锻炼情况的变化,以及其它疾病和药物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情况,因为患者如出现食欲不佳、热量摄入不足或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胃肠炎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应重点观察、监测睡前血糖,以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避免睡眠期间里低血糖时错过及时治疗。况且在正常的治疗过程中也常有低血糖的发生,一旦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或检测出低血糖时,应该及时进行处理。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0月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吸氧、利尿、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死亡率0,对照组总有效率55%,死亡率1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为(23.14±2.75)分,出院前,观察组评分(38.47±3.16)分,对照组评分(30.28±1.75)分,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急性脑血管的发病特点,在治疗中加入纳洛酮,可以减少急性脑血管的病死率。

  • 标签: 急性 脑血管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和降低糖尿(DM)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给予健康教育,积极控制血糖,加强足部护理。结果本组19例DM足部疾病的患者,痊愈者16例,病情减轻者3例。结论通过预防和综合性多项专科护理,是可以达到预防DM足的目的,减少DM足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防 足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21例尿毒症脑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21例患者17例症状明显缓解,3例死亡,1例放弃后期治疗。结论尿毒症性脑病因尚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充分的血液透析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减少死亡,提高存活率。

  • 标签: 尿毒症脑病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我科住院的70例糖尿肾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及常规护理组各35例,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的SBP、DBP、SCr、BUN、UAER生化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针对性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前路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期间分别采用椎间植骨内固定、椎间融合器两种方式治疗,并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历时3个月至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JOA评分结果由术前的(9.12±2.03)分恢复至术后的(15.32±3.15)分,术后半年所有患者的椎间植骨情况均良好融合,不存在钢板断裂、以为等不良现象。结论采用前路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做好术中的彻底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彻底减压 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随机对照实验,观察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糖尿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2型糖尿合并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足,对照组(n=53)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n=53)除基础治疗外加用贝复济每日4次喷用,疗程2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相对对照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治疗前后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AL)治疗前后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结论贝复济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牙周炎的预后效果。

  • 标签: 贝复济 牙周炎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艾滋合并肺结核患者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20例患者中青壮年占95%,其中HIV感染途径为静脉吸毒2例(10%),血液接触6例(30%),性接触12例(60%);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100%),咳嗽、咳痰(50%),明显消瘦(75%),淋巴结肿大(25%),皮肤溃烂(45%),X线表现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80%),合并淋巴结结核(20%),6个月内病死率60%。PPD试验多为阴性。结论艾滋合并肺结核病情重,多见高热不退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死率高,病死率与CD4细胞计数相关。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的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球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与健康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反比。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的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该疾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 标签: 手足口病 炎症因子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就马钱子复方制剂局部湿敷治疗银屑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之间所收治的5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配制马钱子复方药粉,然后用马钱子复方药粉与白醋液体积比例按12混合浸泡48小时后使用。嘱患者把药液摇匀后使用,每次湿敷1小时,每天2-4次。随时了解治疗情况。15天后观察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有45例(90%)患者经治疗后发现银屑皮损症状有明显好转,约30天左右鳞屑消失,但基底色仍较红,继续治疗15天皮色转褐色,再继续巩固治疗30天后停药,暂没有出现复发现象,但没有治疗的皮损无改变。3例(6%)患者治疗约40天才明显好转,鳞屑减少,嘱患者禁食热毒腥发食物并加用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后鳞屑才基本消失,然后患者再没有继续巩固治疗。2例(4%)患者治疗后出现鳞屑减少,但继续治疗时出现红肿,立即停药几天后红肿自然消失,有效率达到了96%。结论马钱子复方制剂局部湿敷方法方便简单,副作用相对较少,病人容易接受,对病程较长的银屑而言,持之以恒和有效简单相结合的治疗对患者治愈疾病更加有利,治愈率更高,值得在基层广泛应用。

  • 标签: 马钱子 复方制剂 局部湿敷 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糖尿可能对母婴造成的影响,以探寻解决问题的临床治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1年09月之间在我院分娩的1550例产妇,其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46例,糖尿合并妊娠的患者14例。对各类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新生儿受到的具体影响。结果妊娠合并糖尿的产妇,比其他的非糖尿的产妇,更容易出现羊水过多、胎儿巨大、需要进行剖宫产或者新生儿疾病等问题,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的发生确实会对母婴造成严重的影响,我院选用药物疗法、食疗或运动疗法等对此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 母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的护理。方法根据糖尿并发肺结核的疾病特点,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39例糖尿并发肺结核的患者经有效控制血糖和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护理后,其中38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好转出院,1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糖尿并发肺结核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有效地护理措施,使自身的血糖得到控制,肺结核服药依从性得到提高,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综合症,治疗药物包括降糖药和抗糖尿药,作用机制各异,本文总结其优势。结果与结论格列本脲降糖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还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格列本脲 降糖药
  • 简介:摘要男性,45岁,右腕部肿块25年,大小为3×5cm,近日因腕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来我院检查。

  • 标签: 腕关节 滑膜 骨软骨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8例住院的成人斯蒂尔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8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结果28例痊愈,10例病情复发。结论细致全面的护理能促进成人斯蒂尔的康复。

  • 标签: 成人斯蒂尔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抗精神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符合要求的140例精神患者并属于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的患者,针对患者的年龄、服药时间、药物种类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各个危险因素进行相关的回归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实验组中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α频率异常多于2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精神药物能够对脑电图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脑电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