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2月至2021年0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4例,全部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接受口腔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口腔护理方法中,观察A组给予口鼻腔冲洗,观察B组使用冲吸式口护牙刷刷牙,比较两组口腔护理操作时间、口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口腔清洁度评分。结果:观察B组口腔护理操作时间短于观察A组,口腔清洁度评分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口腔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给予患者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具有不同的护理效果,应用冲吸式口护牙刷在口腔护理操作时间上更短,且口腔清洁度更佳,也减少了多种不良口腔护理事件的发生,应用价值相较于口鼻腔冲洗法更高。

  • 标签: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在预防肛周皮肤损伤运用不同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方法:甄选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重症监护的患者,一共68例,按照门诊就诊的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34例。实验组采用擦拭肛周和引流的方式进行皮肤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清水擦拭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后,肛周皮肤损伤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经由擦拭和引流后,其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采用擦拭和引流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其肛周皮肤损伤较少,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肛周皮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手指点穴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1例的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手指点穴及康复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较高,与参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手指点穴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一种临床上应用于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中打结,保护手指“打结神器”的设计与制作,介绍了包括其制作材料、方法以及应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应用优点。方法采用一次性使用自粘式伤口敷料(厂家:威高,规格:C10/15),按运动医学科专科测量过的要求进行裁剪,制作成术者需要的尺寸,术者根据术中的受力点进行贴敷保护手指。结果本“打结神器”在肩袖损伤修复术中,医生能在镜下快速完成打结工作,减轻了医生打结时手部被线绳勒的疼痛及勒伤,顺利完成手术,成为了本专科主刀医师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的必用“神器”。结论本应用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一次性使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解决医生手受伤的问题,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的对满意度。提高手术效率,加快术间周转率。

  • 标签: 打结神器 肩袖损伤 应用 肩关节镜
  • 简介:摘要: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是临床中针对肩袖损伤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能够减轻肩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等,从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学者们对注射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超声引导下注射的必要性一直存在争议,对于不同注射物的选择及其疗效与注射部位的定位方法也没有完全达成一致。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声引导下间隙注射联合康复技术 治疗 小撕裂型肩袖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于ICU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76例ICU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B组38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MDRPI发生率与发生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MDRPI发生率低于B组,发生时间大于B组,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为ICU患者实行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预防MDRPI,延后MDRPI的发生时间。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ICU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运动膝关节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70例运动膝关节损伤患者(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院)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康复组(各35例),前者行常规康复训练,后者行功能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比较康复结果。结果:训练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肌力相似(P>0.05),训练后,较参照组,康复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屈伸肌群肌力更高,康复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功能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运动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可更好的改善关节功能以及肌力,康复效果理想。

  • 标签: 运动膝关节损伤 功能训练 早期康复 膝关节功能 肌力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于ICU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76例ICU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B组38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MDRPI发生率与发生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MDRPI发生率低于B组,发生时间大于B组,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为ICU患者实行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预防MDRPI,延后MDRPI的发生时间。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ICU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近三年我院的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时间段2019年1月~2022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认知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分数为(88.35±3.24)分,NIHSS评分较低,为(5.33±1.02)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为95%(1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病人可以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4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开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参照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且两组人员均为7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通过观察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参照组重危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25)35.71%,实验组危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6)8.57%。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实验组所采用的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能有效降低在治疗中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危重症患者 预见性压力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01-0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21年07-12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在评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功能改变及损伤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临床诊断的轻度CKD(eGFR≥60 ml/min/1.73m2)患者30例,中重度CKD(eGFR<60 ml/min/1.73m2)患者24例,同期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及中重度CKD组受试者间肾脏ASL参数值的差异。探索肾脏皮层ASL参数值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ASL参数值对轻度CKD肾功能损伤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与中重度CKD组之间肾脏皮层血流灌注值(Renal blood flow, RBF)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正常对照组>轻度CKD组>中重度CKD组)。相关分析显示CKD组的皮层RBF值与肾功能呈正相关(P<0.001),与血肌酐呈负相关(P<0.001)。鉴别轻度和中重度CKD,肾皮质RB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诊断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3.3%。鉴别轻度CKD与对照组,肾皮质RBF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06,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4.4%。结论:ASL可以无创评估CKD患者肾功能,对于早期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动脉自旋标记 肾功能损伤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造口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40例未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伤口造口患者与32例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伤口造口患者,采取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造口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因素包括贫血、年龄、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和护理依从性。结论 造口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有很多,根据具体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防治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 标签: 造口 压力性损伤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采取对患者的随机分组,每一组均为30例。对照组留置尿管,试验组采取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膀胱功能指标、WHOQOL-100量表评分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 在干预前,2组患者膀胱功能各项指标、WHOQOL-100量表评分并无明显差异,在干预后,对比显著。并且,对照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更高。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运用间歇清洁导尿术,能够使患者获得膀胱功能的改善,预防及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间歇性清洁导尿术 脊髓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颅脑损伤行肠内营养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工作从2020年1月开始,并在2022年7月完成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颅脑损伤行肠内营养病例60例。通过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组,每组患者数量为3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精细组予以精细化护理。收集并分析营养水平、不良事件情况等数据。结果  精细组营养指标数据比常规组更高(P

  • 标签: 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精细化护理 营养水平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8日~2022年1月4日,患者共计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方式,观察组利用综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日常活动能力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满意度较优,差异较大,p<0.05;观察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较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临床疗效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肩关节损伤患者中应用核磁共振(MRI)扫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肩关节损伤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60例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诊断。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综合诊断结果和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共振可以在肩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肩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影响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56例关节镜检查确诊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观察影像学诊断结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结果 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结果无差异(P>0.05)。核磁共振在对半月板损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T1和T2的弛豫时间会由于关节液的渗透而缩短,于影像中出现高信号标志。在类型划分上,根据半月板形态及影响变化,主要包括8种:纵行撕裂、水平撕裂、斜形撕裂、垂直撕裂、多形性撕裂、放射状撕裂、桶柄状撕裂及鹦鹉嘴状撕裂等。结论  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较好的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的受损形态,辅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和治疗,提高术前诊断的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见我院收入的9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结果:干预后膀胱容量和自行排尿频次明显多于干预前,而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增加或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治疗期间行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可有助于改善病人不良情绪,提高其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获得病人肯定。

  • 标签: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训练 针灸治疗 膀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