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针刺治疗应性鼻炎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以入院时间为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收治的应性鼻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将80例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性鼻炎患者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应性鼻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鼻内针刺治疗,对比两组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应性鼻炎患者采取鼻内针刺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表现。

  • 标签: 鼻内针刺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治疗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20KDaFn-f能否诱导兔椎间盘发生退。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2、4、8、12、16周共5组。以微量注射器于L4/5、6/7注入1μmol/L的120KDaFn片段25μL作为试验组,于L5/6注入25μL无菌PBS液作为对照。于相应时间点行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电镜和RT-PCR方法检测椎间盘的相应变化。结果试验组MRIT2成像可见第8周始髓核开始脱水,16周几乎完全消失,所有对照组均未有同样变化。X片显示12周椎间盘前方骨赘形成。组织学和电镜检测发现从第4周开始纤维环结构、髓核基质均开始发生渐进性退的变化。RT-PCR检测Aggrecan的基因表达发现从第8周始开始出现逐渐下降趋势。结论120KDaFn-f能够诱导兔椎间盘发生退,发生机制需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纤维粘连蛋白 基因表达 生物大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形治疗对临近椎间盘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临近椎间盘退情况。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椎间盘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造成临近椎间盘退,其中后凸成形术引起的临近椎间盘退变更加严重。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近椎间盘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上皮内瘤患者行LEEP术治疗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收治CIN患者中接受过LEEP手术的62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分娩且未行LEEP手术的5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率比对照组高,自然分娩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LEEP手术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患者的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在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具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LEEP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上皮内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宫颈CIN3患者及宫颈细胞学正常组进行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数据,同时对宫颈血管进行分型,比较两组患者宫颈体积、血管化指数Ⅵ、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及阻力指数RI检测结果。结果CIN3组宫颈体积、VI、FI、VFI均明显大于及对照组,CIN3组RI明显小于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3组与对照组比较宫颈体积、Ⅵ、FI、VFI及RI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管分型显示,CIN3以Ⅱ型血管为主,对照组以I型血管为主。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客观地反映CIN3宫颈的血供状态,可在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发现病变后对其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协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宫颈上皮内瘤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CIN合并HPV感染者分为A组及B组两组,每组36例。A组接受微波治疗,B组接受光动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两组效果。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痊愈率分别为66.67%及83.33%,明显高于A组的22.22%及36.11%(P<0.05)。同时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HP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及20.59%(P<0.05),明显低于A组的50.00%及69.44%。此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IN合并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光动力治疗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南藏区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高级别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本地区医院收治的20例上皮内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意义。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结果显示20例为上皮内瘤高级别,术后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20例诊断为胃癌,其中5例为早期胃癌(占25%)、15例为进展期胃癌(占75%);术前与术后的诊断进展期胃的Borrmmann分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高级别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安全可靠,应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胃镜活检 上皮内瘤变 早期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应性哮喘发病机制一直认为是Th1/Th2细胞失衡。最新研究发现,IL-23/Th17轴是对应性哮喘发病机制经典学说的补充与完善。该文就目前IL-23/Th17轴在应性哮喘作用及其与补体C3a、C5a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IL-23 Th17 IL-23/Th17轴 变应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和TBS系统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5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CT筛查,采用TBS诊断分类,同时按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其中少年组75例,青年组1073例,壮年组1520例,中年组790例,老年组73例,对其T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TCT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TCT检测阳性者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较高,其中LSIL为79.52%(66/83),HSIL为81.25%(13/16),SCC为100.00%(4/4)。宫颈上皮内病变患病率为6.71%(237/3531),其中以壮年组(43%)最高,依次为青年组(30.3%)、中年组(22.4%),少年组与老年组感染率较低,均为2.1%。结论TCT是检查宫颈癌病变的重要手段,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年龄趋向年轻化;TCT联合HPV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TCT HP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在鼻内镜下,行蝶腭神经及其分支和筛前神经黏膜下切断剥离术以及下鼻甲黏膜下血管切断术,治疗应性鼻炎325例,术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6月有效率95.07%,术后1年有效率88.92%,术后2年有效率83.38%。结论鼻内镜下鼻腔神经血管切断剥离术治疗AR,治疗部位准确、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MP-13在去势大鼠退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30只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0只基础对照组(BL组);双侧卵巢切除(OVX)手术组;手术对照组(Sham组);BL组在手术开始前处死,其余2组术后三个月处死,取L4-5腰椎及椎间盘进行HE常规染色及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椎间盘MMP-13的表达。结果OVX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椎间盘中MMP-13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MMP-13表达量的增加可能是椎间盘退变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腰椎 免疫组化 MMP-13
  • 简介:摘要目的体积较大且无分泌性的肾上腺皮质腺瘤伴囊性的报道较为少见,在基层工作中,受机器及超声医生主观认识的限制,易发生误诊。现将该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肾上腺皮质腺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常规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86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的CT扫描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表现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间盘退行性最常见的X线平片征象为相应腰椎间隙前后等宽、前窄后宽并有窄,椎体角边缘呈唇样;椎体上下缘硬化征,相应椎间孔变小及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结论常规X线平片对腰椎间盘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X线摄影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下实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喉科近期收治的70例AR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间在2022.7至2023.7以内,基于临床治疗分组,分成每组35例的常规组(常规药物氯雷他定)和观察组(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有效治疗比例、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指标。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有效治疗比例74.29%、97.14%,后者数据偏高;不良用药反应比例17.14%、0.00%,及其临床症状评分显然后者数据偏小,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下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氯雷他定 炎性因子 鼻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12岁应性鼻炎儿童在服用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中短期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中的影响。方法2~12岁应性鼻炎儿童共116例,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在为期12周治疗中,对照组每天口服氯雷他定每天一次,剂量≤30kg为5mg,>30kg为10mg,鼻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一次,每侧鼻孔一揿(50μg),总量为100μ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天睡前口服孟鲁司特一次,2~6岁4mg、7~12岁5mg,连续使用12周,分别予2周、4周、12周进行症状及体征评分一次。结果对照组在2周症状基本改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4周及12周症状及体征改善较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12周停药后,24周回访,对照组成功回访32例,其中有12例复发,治疗组28例成功回访,复发者有4例。结论孟鲁司特对应性鼻炎的治疗中不但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亦有显著的效果,能明显减少应性鼻炎复发。

  • 标签: 孟鲁司特 变应性鼻炎 远期疗效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使用单纯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4.38%,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50.00%,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相比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 中药治疗 复方氟米松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氮卓斯汀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6例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氮卓斯汀治疗组54例和糠酸莫米松治疗组56例及两药并用组56例,分别给予盐酸氮卓斯汀,糠酸莫米松及联合两药喷鼻。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氮卓斯汀治疗组,糠酸莫米松治疗组及两药并用组有效率分别为70.37%,66.07%,87.50%。两药并用组有效率高于盐酸氮卓斯汀治疗组(P<0.05)和糠酸莫米松治疗组(P<0.05),三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使用盐酸氮卓斯汀和糠酸莫米松能更好的改善AR患者各种鼻部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氮卓斯汀 糠酸莫米松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常年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分析。方法对78例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筛前神经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6月以上,总有效率93.6%,显效83.3%。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常年应性鼻炎安全简便、手术损伤小,副作用小、近期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常年变应性鼻炎 低温等离子 消融术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手术适应证,治疗应性鼻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为应性鼻炎伴鼻息肉I期;对照组58例为应性鼻炎伴鼻息肉II期或II期以上。两组均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治愈率为13.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9%,治愈率为1.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26,P<0.01)。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4,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改善、恢复鼻通气、窦通气和保证鼻窦引流通道,对解剖有异常则难以纠正,对应性鼻炎伴较严重鼻息肉效果差。

  • 标签: 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 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CT扫描检查与常规X线平片表现对照分析,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常规X线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平片、CT检查112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X线平片检查发现有骨质增生的44例、156个椎体。椎间隙窄的8个,前后椎间隙平行的20个,椎间隙后部增宽的36个、椎间隙明显增宽的12个。CT诊断椎间盘膨出的64人、80个,椎间盘突出的56个,椎间盘脱出的4个。结论常规平片的X线表现,在排除其它疾患的情况下,椎间隙窄,前后部椎间隙平行、后部增宽或明显增宽均具特征性,可作为平片间接诊断椎间盘退行性的可靠依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