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房屋建筑结构数据是了解房屋抗震设防能力的基础,获取房屋建筑结构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单介绍无人机遥感系统、房屋建筑信息无人机遥感调查技术流程的基础上,以全国多地多架次飞行任务为应用实例,对无人机照片进行筛选、姿态匹配、照片拼接、纹理映射等处理,获取了房屋建筑密集区的正射镶嵌图和三维场景模型,然后对房屋建筑结构类型进行目视判读,并与地面调查的真实结果比对分析,计算得到目视判读的准确率为91.17%,Kappa系数为0.80。结果表明,轻小型无人机轻便灵活,获取的三维场景模型能有效、直观、准确地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类型判定,可弥补传统实地调查的不足,为评估大范围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轻小型无人机 房屋建筑结构 正射影像 倾斜摄影 三维重建
  • 简介:江苏高邮、宝应Ms4.9级地震在极震区造成了数10间农村民居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破坏,出现人员伤亡。震后对地震灾害现场进行震害调查与破坏原因研究,典型的震害特征包括砖砌体、砖木和砖混结构房屋局部倾倒、墙体贯通开裂、房顶瓦片掀翻和烟囱倒塌等。农村民居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包括:选址不当、施工质量较差、砂浆强度不够、缺少圈梁和构造柱等。同时,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和鞭梢效应等地震效应,讨论了砖砌体和砖混结构抗震设计的加固方法和改善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等,为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和减轻震害损失等提供参考。

  • 标签: 高邮、宝应M_S4.9级地震 震害调查 破坏原因 竖向地震作用 鞭梢效应
  • 简介:2008年11月1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发生了6.3级地震,地震波及德令哈市、大柴旦行委和格尔木市等地区,在地震灾区各类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结合地震现场灾害调查结果,对灾区的几种房屋类型进行了震害现象分析,并剖析了产生破坏的原因,对今后灾区房屋重建和抗震减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大柴旦地震 震害调查 震害现象 震害分析
  • 简介:总结了张家口涿鹿县Ms4.3级地震应急调查工作,了解到震区一带的震感现象和地震影响的分布情况.依据《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以《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为烈度评定标准以及其对现场实地调查的要求,确定了此次地震震中区一带的地震影响烈度为V度,并圈定了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区域.同时,依据震源机制解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了此次地震的特征.

  • 标签: 地震调查 涿鹿地震 地震特征
  • 简介:本文从6个方面详细分析探讨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以行业专项课题“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工作指南和发布方案”执行过程中专门设计的“重防区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南调查问卷”为基础,针对被访者对重防区信息公开的态度、信息公开途径、发布形式、发布内容、防震减灾工作应当加强的环节以及采取的强化措施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地震重防区信息应当采取逐级公开、逐步公开的方式进行,建议由国务院颁布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南,同时以政府文件下发重防区县级行政单元名单,不加密级。本文最后提出了为减轻信息公开后引起的负面影响所应实行的一些配套措施。

  • 标签: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调查问卷 信息公开 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