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唐前期寡妇户籍“合”的现象,目前学界尚少专门的研究。在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寡妇‘‘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本文结合寡妇户籍文书以及相关史料,探讨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既与唐前期普通民户实际受田数额较少的因素有关,也与寡妇这一群体本身的因素有关。正是因为寡妇当户不但要多受田,而且又不需承担赋役,所以对寡妇进行“合”就成为户籍登记中的一种惯例。

  • 标签: 户籍 挂靠合籍 归宗合籍
  • 简介:敦煌汉文禅研究略史[日]田中良昭著杨富学译前言众所周知,敦煌莫高窟曾出土有为数极为丰富的古代文书,人们一般称之为“敦煌文献”,与禅有关者被总称为“敦煌禅文献”,它们构成了佛教文献中的一个部分,分属于近百部著作,包括变文,总数计达三百余件。依其主要内...

  • 标签: 敦煌文献 菩提达摩 敦煌写本 禅籍 禅宗史 胡适
  • 简介:《前秦建元二十年》“新上”附籍者中新生儿的年龄,证明高昌地区曾于建元十四年(378)、十七年(381)、二十年(384)三次造,当时可能存在三年一造的常规。鉴于前凉与东晋政治关系密切及刘宋已实行三年一造的定式,前秦高昌三年一造的常规可能源于东晋。本户籍第三栏所载“场地”即北凉赀簿中的“空地”,最后一户土地全部售出的情况与北凉赀簿中宋通息户“赀尽”的状况类似,表明本户籍第三栏的登录内容可能是依据赀簿对土地计赀的需要而设。因此第三栏所登录的土地情况,应为每户土地的持有状况,而非只记录土地异动情况。

  • 标签: 《前秦建元籍》 造籍 赀簿
  • 简介:生活在两宋交替之际的画家江参是江南山水画派重要传人。南宋邓椿《画继》赞其“笔墨学董源而豪放过之,将其与苏轼、李公麟、米芾等同列“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之序。江参曾受到宋高宗赵构的特意召见,却不幸于觐见前夕意外身故。元、明、清以来,江参的艺术影响经久不息,但有关其身世的文献史料却与时俱减,所以关于他的里、生卒年、生平等一直困扰着绘画史学界。笔者通过研究与江参生前有过密切交往的历史人物资料,以宋人程俱《北山小集》中撰述的《江器博墓志铭》为突破口,从“程俱与江参其他友朋之间的关联事略”“程俱与江参父亲江器博之间的关联事咯”“程俱与江参岳父彦楚之间的关联事略”三个历史维度,系统梳理了程俱等—批历史人物与江参的生活联系及艺术渊源,揭示出江器博与江参的父子关系、王彦楚与江参的翁婿关系以及程俱与江参的世交关系,从而确证江参里为浙江衢州。

  • 标签: 江参 里籍 程俱 江器博墓志铭
  • 简介:致书和致是汉简中的一类重要的文书,目前对它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认为作为通关文书的致书或致是津关收到的有关门部门对所管过关人员的情况通报,或是事先对过关人员过关时的登记,是他们检验、放行的凭证,符传与致书并用,津关案验符传与致书的记载无差,方得出入。

  • 标签: 秦汉简牍 致籍 津关
  • 简介:<正>晋高僧法显,涉绝幕,渡重洋,广游西土,留学印度等国一十五载,于公元413年回国。今年是他回到祖国的一千五百七十周年;明年是他的《佛国记》问世一千五百七十周年。《佛国记》以其学术价值早为中外学界所公认,誉为世界名著。法显既为僧人,西游的动机亦全在取经求法,其书所记多是佛事佛迹,一向收入《大藏经》,作为内典,多为佛教徒传诵和引用,此不待言。同时,是书也记载了作者经行中亚、南亚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是以不只是研究佛教史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亚、南亚古代史地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文献。本文试就是书在我国文史载中的利用、中外学术界的评述以及在诸大百科全书的介绍,作一初步论列。

  • 标签: 印度河 中西交通史 中国佛教 大藏经 中亚 佛教史
  • 简介:明代辽东档案,“明信牌档”记载,明朝统治者,滥施刑罪,轻罪重判,以“不应事”等罪,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广东人谪寓辽东充当军丁。他们在重冰积雪的北国大地,与当地兄弟民族,携手并肩,披荆斩棘,辛勤劳动,用汗水、泪水,乃至系以性命为代价,开发东北,保卫疆土,促进民族融合,对祖国东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 标签: 历史档案 东北经济 辽东 广东 记载 明代
  • 简介:汉唐时期中亚粟特人向东方的移民运动,有两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即商业移民与部落迁徙.这一特点,在敦煌与吐鲁番地区定居的粟特人中有比较鲜明的反映.从总体来看,在隋唐以前,这两个地区著粟特人的来源以商业移民为主,而在此之后,则主要以部落迁徙为主.

  • 标签: 粟特人 敦煌 吐鲁番 部落迁徙 商业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