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以人体脊柱骨CT片为例,通过计算机软件将CT原片转换为三维CAD模型,采用快速成型制造工艺对其进行制造模拟,以评估快速成型制造方法在支架宏观结构上实现的优越性.并以目前较成功的PLGA/TCP生物降解材料为制造材料,在快速成型机上制造骨内部拓扑结构样本,最后对PLGA/TCP生物支架样本进行细胞种植与培养,以评估这种用快速成型制造方法制造的生物支架在支架微观结构上实现的优越性.

  • 标签: CT图像 快速成型制造 组织工程学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严重问题,孕妇也不例外。这类患者在分娩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及出现异常情况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大大超出体重正常范围内增加的产妇。文章对肥胖产妇行剖宫产术时麻醉的病理生理改变、麻醉方式的选择、围术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全面探讨此类产妇的剖宫产麻醉问题。

  • 标签: 肥胖 孕妇 剖宫产 麻醉
  • 简介:本文对岳阳湘岳医院住院部2003-2004年麻醉药品(包括一类精神药品如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应按麻醉药品管理)共9种药品的用药数量、用药率、用药金额及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目前用药趋势.

  • 标签: 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管理分析 2003-2004年 岳阳湘岳医院住院部 用药数量
  • 简介:目的术前使用甲氧明对在椎管内麻醉下实施手术中处理低血压情况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00例行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术前预注组Ⅰ组(n=50)和术中注射组Ⅱ组(n=50)。Ⅰ组患者在术始前椎管内注入局麻药的同时即从静脉预注甲氧明2mg,Ⅱ组在术中出现低血压时才静脉注射甲氧明2mg(若未出现低血压则不用甲氧明)。观察并记录术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血压下降及处理情况、恶心呕吐情况和呼吸抑制情况。结果Ⅰ组仅6%的患者发生低血压,且血压下降幅度均在可控范围,且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而Ⅱ组64%的患者发生明显低血压,出现低血压后均静注甲氧明2mg使血压恢复正常,且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的病例数亦较多。Ⅰ组患者椎管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Ⅱ组低,术中处理也较Ⅱ组简单。结论临床观察发现,甲氧明能有效处理椎管内麻醉时发生的低血压,而提前预注甲氧明往往比术中出现低血压时再使用更具实际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甲氧明 低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单独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对800例患者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另外1000例患者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两组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效果,检查完后由患者和内镜医生阅读并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所有胃肠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检查前无痛组心理压力明显小于常规组,检查中无痛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常规组少,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后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检查中出现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无痛组检查中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检查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常规组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多在正常范围,且为一过性,无须特殊处理,检查结束后迅速自行恢复。两组绝大多数患者检查前、中、后SaO2无明显差异,无痛组少部分患者出现SaO2降低,经积极处理迅速恢复正常。结论:单独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

  • 标签: 胃肠镜 单独 丙泊酚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4%阿替卡因与2%利多卡因在上颌牙急性牙髓炎开髓时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因龋病或牙隐裂引起急性牙髓炎的上颌患牙7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4%阿替卡因对患牙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阻滞麻醉和(或)浸润麻醉,比较2组术后的麻醉效果。结果:阿替卡因组的麻醉良好率为90%,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的63%,特别是在前磨牙止痛方面效果明显。结论:阿替卡因麻醉良好率大于利多卡因,整体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替卡因 利多卡因 急性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