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对常用的典型模具材料选取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其表面进行激光淬火,取样后进行金相组织照片采集、淬火层层深及显微硬度检测分析。经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进而得出淬火层的性能与其微观组织以及激光淬火工艺参数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为获得较理想微观组织分布和性能优异的淬火层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使激光淬火技术在模具的表面强化处理上获得更好的应用。

  • 标签: 激光 淬火层 工艺参数 微观组织
  • 简介:本文研究用激光表面处理使碳素钢表面合金化,从而提高普通碳素钢的耐蚀性,且研究表明随着焊缝中铬含量的增加,耐蚀性提高.研究还表明用较高的扫描速度和较大的激光功率可获得稳定的焊逢形状.

  • 标签: 激光表面处理 耐蚀性 铁铬合金粉 碳素钢 腐蚀介质
  • 简介:采用超高真空气相沉积系统外延硒(Se)超薄层钝化Si(100)表面,研究其与金属铝(A1)、铂(Pt)的接触特性。对于A1与Se钝化后的Si接触样品,其肖特基势垒高度(SBH)值为0.2eV,相比于HF处理的样品,SBH降低了一半;随着退火温度从200P升至500P,SBH值逐渐升高至HF处理的样品的SBH值。而对Pt与Se钝化的Si接触样品,未退火时电流电压特性基本与HF处理的样品一致,然而快速热退火后,Se钝化的样品基本保持不变,而HF处理的样品反向偏置电流迅速增大。通过拟合金半接触SBH与金属功函数的关系,得到线性关系的斜率为:=0.41,说明硒超薄层可以降低Si(100)表面与金属接触费米钉扎效应。

  • 标签: 金半接触 钝化 肖特基势垒高度
  • 简介:摘要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由于挤压、摩擦、切削热、震动和机床传动链误差等因素,会使加工表面产生的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和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虽然只发生在很薄的表面层,但长期的使用证明它们都会影响设备整体的使用性能。

  • 标签: 机械性能表面粗糙度表面层
  • 简介: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具有典型的两性基团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显著降低表面张力、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对温度、pH和盐度不敏感、低毒性等优点,在石油、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通过分析近几年我国常用的几种物理诱变育种技术在产表活性剂菌种改良中的应用情况发现:微生物诱变育种常用的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类辐射,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紫外线、γ射线、低能离子束等,空间诱变育种、激光和微波辐射等物理诱变手段暂未见报道。还对多种因素的复合诱变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确定合适的评价和筛选方法以及重视表面活性剂品质等设想。

  • 标签: 物理因素 生物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育种 辐射诱变
  • 简介:室温下,以Ti(S04)22-6g/L,H2021-2g/L,NaF3-5g/L,EDTA2-6g/L为转化液的主要成分,加入1-2g/LCe(N03)3.6H20促进转化膜的致密性和均匀性,控制转化液pH4.0-4.5,转化处理10min,在样品表面制备一层化学转化膜.通过中性盐雾测试和电化学测试表征转化膜的耐蚀性,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转化膜的微观形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转化膜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转化膜耐蚀性优艮,EDS能谱分析得出这层颗粒状物质主要由Na,A1,F元素和少量的Mg,Ti,O元素组成,推断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Na3AIF6,铈盐起到促进转化膜致密性和均匀性的作用.

  • 标签: 铝合金 转化膜 耐蚀性
  • 简介:用光切显微镜(也叫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采用的方法叫光切法。测量粗糙度时,目镜视场内成像质量的好坏,以及仪器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必须精心调整仪器,提高测量精度。本文对实验课中仪器调整及测量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消除方法作一介绍。

  • 标签: 光切显微镜 消除方法 表面粗糙度 测微目镜 光切法 物镜
  • 简介:通过用波长为355nm的紫外激光对蓝宝石进行抛光,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测量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Ra,并结合抛光前后蓝宝石表面微观形貌特征观测,研究紫外激光脉冲能量、激光光束扫描速度、激光重复频率及激光光束入射角等工艺参数对蓝宝石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

  • 标签: 紫外激光 激光抛光 抛光 工艺参数 表面粗糙度
  • 简介:通过对立铣刀侧铣平面、凸凹圆弧面时,刀具旋转运动和进给运动的轨迹包络几何分析,计算出顺铣、逆铣时不同的残留高度,结果显示逆铣加工得到的表面粗糙度优于顺铣.采用顺铣和逆铣2种方法对平面、凸凹圆弧面进行加工,及表面粗糙度的对比和数据分析,也证实逆铣加工得到的表面粗糙度较好.

  • 标签: 顺铣 逆铣 表面粗糙度 立铣刀 平面 凸凹曲面
  • 简介:分别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水洗的温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试样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质量比以及换水频率作为影响因素,考察对成孔剂(尿素)水洗工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5的水洗效果较好,在水洗温度为60℃,AEO-5水溶液的含量为0.3%,换水频率为1/3h-1,试样与AEO-5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时,水洗48h后,尿素基本上全部溶出。

  • 标签: 成孔剂 水洗工艺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简介:采用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在控制实验基本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电镀,测量纳米碳管的质量占所得镀层总质量的百分比。经过分析后可以得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而阴离子表面活性荆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不利于制备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电沉积。

  • 标签: 纳米碳管 复合电沉积 复舍镀层 表面海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