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微观社会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以大学生人际心理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人际空间与人际交往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结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理,探讨人际心理空间的内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笔者从人际心理空间影响人际沟通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并提出从内外视角寻求建构大学生和谐人际心理空间的有效策略,以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品质,实现人际和谐,进而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 标签: 大学生 人际心理空间 人际交往
  • 简介:历代儒家大师非常重视对人性和人的心理规律的探讨,在他们浩如烟海的著述中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宝藏。为了建构中国化的本土心理学以及适应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对这些宝藏进行挖掘和整理?

  • 标签: 儒家 心理学思想 中庸之道
  • 简介:网络时代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理素质教育应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要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必须充分认识家校合作的意义,开辟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心理素质教育 家校合作 教育合力 家庭 学校
  • 简介:摘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社会和谐的需要。全社会应关心和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开展体育运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

  • 标签: 体育运动心理健康教师
  • 简介: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加强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摆在医科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分析加强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阐述目前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 标签: 医科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必要性 存在问题
  • 作者: 张轩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随之而来,面对职业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这篇文章主要从现状、成因、对策三个方面来作以阐述。
  • 作者: 王艳秋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积极的心理体验是积极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积极心理教育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关注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
  • 简介: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各种形式的就业压力。在应对就业挑战的同时,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开始出现混乱及心理错位现象,以致严重影响就业质量。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错位现象进行分析,尝试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调适对策,以帮助毕业生顺利走出就业心理误区。

  • 标签: 大学生 择业就业 心理错位 心理调适
  • 简介:〔摘要〕初中阶段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一些情感心理特征。处于中学时期的他们更是一群叛逆的孩子,社会竞争的激烈性、父母的过高要求、自身愿望的难以实现,这种种的因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

  • 标签: 〔〕思品课堂心理健康渗透
  • 简介:本研究采用了访谈法,选取了贵州省民族地区的50名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材料的收集主要是通过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后,我们发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应激源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工作环境、教师自身、民族文化差异、学生自身、学生家庭六个方面的因素。

  • 标签: 民族地区 应激源 中小学教师
  • 作者: 李文信,陈晓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6-16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
  • 机构:摘要: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必然存在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近年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