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社会的组织化是同全球化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历史进程,其标志即为国际组织的繁衍并活跃于国际事务的所有方面.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作为性质不同的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国际组织法由规范、调整政府间国际组织行为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组成,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着重研究国际组织的机构法、程序法及其法律秩序.对国家而言,国际组织是一种现实的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应更加重视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

  • 标签: 全球化 国际组织 机构法 程序法 法律秩序 国际组织法
  • 简介:国际贸易法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分支,它调整跨越国界的贸易关系以及与贸易有密切关系的各种关系,它既包括传统商法的内容,又包括新的贸易管理立法的内容;既包括国际贸易当事人间实体性权利义务规范,又包括程序法和解决国际贸易关系中法律冲突问题的冲突规范。从国际经贸实务角度看,国际贸易法主要涉及到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贸易支付、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国际劳务人员输出等许

  • 标签: 国际贸易法 发展趋势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物买卖 技术贸易 发展中国家
  • 简介:早在1994年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就有专题对“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问题进行了阐述,经济自由化在今天已是一个风靡于全球的热门话题。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是通过法律来推进的,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法律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保障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前面临挑战,应该怎样去应对?

  • 标签: 国际直接投资 经济自由化 政策 发展中国家 推进 法律
  • 简介:国际巨额融资实务中,多采用银团贷款或项目融资方式,借款人能否提供充足的担保是银行是否愿意放款的关键。浮动担保虽是一套十分适合于国际银团贷款或项目融资的担保机制,但有其先天局限性,须辅以消极保证条款、合同权利让与担保、直接协议及债权人合意等其他担保机制。尽管这些契约性辅助担保机制对于银行而言的确可起到完善和补充法定担保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法律对此并未作明文规范,因而在我国可能仅有债权的相对效力而无物权的对世效力。故须研讨其实务运作的优劣利弊,以促进我国企业利用国际资金以及我国银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运作。

  • 标签: 消极保证条款 合同权利担保 直接协议 债权人合意
  • 简介:程序审查是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在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程序审查的范围和认定程序违法的标准问题上,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并非所有的违反程序规则的行为都可作为认定程序违法并进而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只有那些违反程序规则的行为严重到违反了正当程序原则时,才可认定仲裁程序违法,并进而考虑是否撤销仲裁裁决.这样才符合法律建立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的原旨和目的.

  • 标签: 人民法院 国际商事仲裁 司法审查 程序审查 仲裁程序 中国
  • 简介:在明清中西交流过程中,西方的国际法开始了在中国的启蒙之旅。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有二:西方传教士翻译了西方早期的国际法著作;在西方传教士参与的中俄条约谈判中,国际法得到了运用。这样一个起点值得注意:传教士的桥梁作用;国际法学知识翻译的西述中译方式;国际法输入中国有其外来压力的背景。

  • 标签: 近代中国 国际法 传教士 尼布楚条约
  • 简介:<正>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将这一原则作为联合国组织的首要宗旨,并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各种方法,其中包括极其重要的司法解决方法.联合国国际法院是现今国际上适用司法方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机构。国际法院四十多年来,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确认与发展国际法等方面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 标签: 国际法院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国际法学 联合国组织 强制管辖权 重要原则
  • 简介:国际金融公司是一个开发性国际金融组织,却兼具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某些特点。它在法律上附属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实际上却基本独立。它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而且是独立性最强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我国的法律文件一般赋予国际金融公司境外金融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的法律地位。

  • 标签: 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组织 附属性 专门机构 开发性
  • 简介:结合《纽约公约》对仲裁协议的规定和我国现行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论述确定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适用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主导的主观标准和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主导的客观标准,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尽量使国际仲裁协议有效的一般法律原则。尽管《纽约公约》并没有直接规定国际仲裁协议有效性的实体标准,但规定了缔约国法院确定仲裁协议有效性应当适用的法律。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国际民商事交易的迅速发展,各国法律应当切实尊重当事人通过仲裁的方法解决他们之间商事纠纷的意思,尽量使仲裁济议有效,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协议适用法律、仲裁协议的缔结地、履行她、裁决地、当事人的住所地或者营业地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为有效仲裁协议,或者按照一般法律原则仲裁协议为有效协议,国家法院就应当认定该仲裁协议为有效协议。这是各国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立法关于决定国际仲裁协议有效性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此原则也应当成为修订我国现行仲裁立法的指导原则之一。

  • 标签: 《纽约公约》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有效性
  • 简介:一、前言:全球权力格局中的联合国组织联合国组织建立于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是历史的事实。而且,不能忽视的是,世界组织在其结构中反映了源于战争的力量平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战争的胜利力量起草了《宪章》并形成1945年的战后秩序这一事实可以解释否决权的制度并入《宪章》之内规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转折点的优势力量格局这一点看来,《联合国宪章》是普遍法治的努力与战后强权政治的需求互相妥协的结果。1945年,作为赞助联合国的政府的强大力量(这些国家定义了其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会员资格;而且将其特更多还原

  • 标签: 联合国 国际法治 恐怖主义 单极力量结构 恐怖行动 反恐怖主义
  • 简介:国际人权条约中缔约国义务与实施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实施机制中包含了缔约国义务。故本文将此二者放在一起阐述。现行有效人权条约几十项,本文只就有独立实施机构的几项条约来作分析。…….

  • 标签: 国际人权条约 缔约国义务 实施机制 监督机制
  • 简介:我国政府已于1998年10月15日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承诺将于近期批准加入该公约,这就使我们不得不从《公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国与《公约》相关的法律制度,其中,劳动教养制度由于和《公约》第8条款“任何人不应被要求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之规定不相符合,因而成为我国法律制度同《公约》接轨的障碍之一。如何使劳动教养制度既发挥其预防犯罪、保卫社会的积极作用,已使其与《公约》协调接轨,是法学界需要着力研究的一个问题,将劳动教养制度刑事化,似不失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行方案。

  • 标签: 劳动教养 刑事化 保安处分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中国
  • 简介:通过近二十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国业已形成一套气候治理组织机构。这套机构的有效运转奠定了中国气候治理的根基,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对于正在进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提出了一定的立法诉求。本文通过对中国目前气候治理组织机构的梳理,对中国气候治理组织体系的特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评价,以探求未来健全中国气候治理组织体系的途径。

  • 标签: 组织机构 评价 气候立法
  • 简介: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有行贿者主动行贿、国家工作人员是主要的受贿主体、涉案重额大、犯罪手段多样、群体性受贿等特点。其主要原国是法律规定不完整、打击不力、公权力缺乏有效约束。治理对策主要是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大打击力度、接受有效监督。

  • 标签: 工程建设 商业贿赂 治理对策
  • 简介:全球范围内的网络信息政府治理模式可大致归纳为网络自由主义、网络现实主义、网络管制主义和网络威权主义四种类型。我国网络信息的政府治理,宜采取介于宽、严截然不同两级间的“中间型”模式,一方面承认政府治理网络信息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强调政府之干预应恪守严格边界。为此,应从四个方面转变治理理念、创新网络信息政府治理的既有模式:从政府主导到网络企业与行业组织主导;从技术控制到德性善治;从直接强制、堵塞控制到间接威慑、合作疏导;从零散分治到综合协同。还需辅之构建与完善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制度、实名制制度、行政正当程序制度与主体制度等“一揽子”具体支撑制度。

  • 标签: 网络信息 政府治理 网络法治
  • 简介:1979--2013年,刑讯逼供的国家治理模式经历了几番变更:从“犯罪控制压倒人权保障”背景下的政治性宣言与口号式治理,到严酷刑讯现实逼迫下的集中性与运动式治理,再到频频曝光的错案引发国家刑事司法“合法性危机”而催生出的制度化的程序内治理。至今,经过30多年的努力,国家已初步建立起“过程一结果”的双重控制机制、“权力-权力”单方制衡的治理格局,从而使契践中的刑讯逼供现象大幅度降低。然而,虽然国家治理刑讯逼供的态度决绝,但因法律制度自身的缺憾,特别是嫌疑人权利对审讯权力制约的严重不足,将很难使中国刑讯逼供在司法实践中被彻底遏制或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 标签: 刑讯逼供 治理模式 双重规制
  • 简介:<正>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婚姻关系,与资产阶级所鼓吹的“个人本位”和封建社会所实行的“家族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强调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既坚持婚姻自由原则,尊重公民婚姻家庭方面的自由权利,又重视对婚姻关系的法律调节和行政干预,是早在革命根据地中就已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

  • 标签: 违法婚姻 合法婚姻 婚姻关系 婚姻家庭 婚姻法 婚姻登记
  • 简介:本文运用财政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对财政为什么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以及中国在此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提出该命题的原因做了理论阐释,并从税收和公共支出两个方面的法律约束、政府支出责任的确认、财政问责制的形成、央地之间合理的财政关系,以及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公平正义等方面,对我国当前财税领域的若干核心和关键的问题做出了分析论证。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财政是连接政治、经济与社会三大子系统的媒介,只有把财政问题上升到这个综合性极强的理论高度,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建构和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才是现实的和可能的。

  • 标签: 国家治理 现代财政制度 财政法律约束 支出责任 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