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在作为枢纽论之一的经篇中,刘勰提出并阐明了经的文学思想。此一思想的提出,不仅是针对齐梁文弊的,也是针对“近代之论文者”、“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的,还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同时也有着“树德立言”的沉重的文化使命感。

  • 标签: 文心雕龙 宗经 六义 折中 为文思想
  • 简介:笔者总结了曹禺的重要剧作《蜕变》与其抗战前“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在题材、人物塑造、主题、创作风格上的不同,并试图通过揭露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从剧作者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的变化,尊重导演意见的创作状态等方面探寻导致这些不同的原因。

  • 标签: 《蜕变》 创作风格 创作状态 曹禺 戏剧创作
  • 简介:五代时期,出自沙陀部族的李存勖、李嗣源先后登匕皇位,是为后唐庄、明。政治上,庄是个失败者,明是个成功者。二帝对用人与吏治的态度不同;对民生与经济的政策不同;政治与生活作风也不同。庄性贪婪,好俳优,好声色,信用伶人、宦官,忽视历史的经验教训,拒谏饰非;而明性“廉俭”,器重硕儒端士,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虚怀纳谏,从善如流。这是庄、明宗政治得失成败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五代 后唐 庄宗 明宗
  • 简介:大慈法王释迦益西是喀巴大师主要的弟子之一,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的一代高僧。明永乐六年,明成祖派遣金字使者携厚礼邀请喀巴大师到南京,但因喀巴大师有拉萨祈愿大法会、修建甘丹寺等要事在身而婉言谢绝。永乐十一年,明成祖又派遣以侯显为首的使团入藏邀请喀巴大师入京,喀巴大师仍然未能成行,只好派其弟子释迦益西进京。释迦益西进京后,受到明成祖的极大赏识,封以大慈法王的称号,并赐予大量财物。返藏之后,释迦益西便以个人的威信和名望,以及明皇所赐予的财物,建立了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的寺院——色拉寺。本文通过喀巴弟子释迦益西两次应召进京受封的时代背景,历史原由等问题的研究,分析明代的治藏政策和汉藏关系。

  • 标签: 释迦益西 进京受封 治藏政策 汉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