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11月6日由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二省市生理科学学术年会在苏州科技学院成功举行,三地学会理事长共同协调组织了本次大会、为大会准备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220余名生理科学工作者与会。会议由东道主江苏省生理科学会理事长袁孝如教授主持,

  • 标签: 苏州科技学院 生理科学 学术年会 第五届 科学工作者 协调组织
  • 简介: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于2002年10月7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Sydney Brenner)、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比)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John Sulston),以表彰他们在器官发育及程序细胞死亡的基因调控方面做出的贡献^[1]。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 2002年 诺贝尔奖 生理学奖 医学奖 研究成果
  • 简介: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源神经干细胞(eNSCs)的认识。eNSCs和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贯穿生命始终,而不是像传统学说所述的出生后神经细胞不再分裂。在脊髓,这些细胞将分化成熟的少突胶质及其它胶质细胞。作者基于近年来植入功能电刺激器(FES)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工作,回顾了在正常或损伤的实验动物中,将FES植入大脑皮质或周围神经干可以增加脊髓内eNSCs的分化与增生,进而促进脊髓再髓鞘化及组织修复等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将eNSCs和FES的研究工作与针灸,尤其是电针治疗相结合的可能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功能性电刺激器 皮质脊髓束
  • 简介:1.医学院校基础课的教研室本质上相当于理工科院校的系,因此可看作是二级机构。理工科院校以学科设系,而医学院校基课则以学科建立教研室,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规模和权力般较大,人员编制般较多。2.医学院校的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大部分实

  • 标签: 医学院校 教研室 实验教学 理工科院校 基础课 学科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定于2014年10月24~27日(24日报到)在上海召开“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并改选理事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 理事会
  • 简介:今年是上海市生理科学会成立50周年。于2004年9月25日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召开了上海市生理科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会、江浙沪两省市生理学年会。来自上海、江苏和浙江的200多名老中青生理学工作者会聚堂,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生理学 生理科学 上海 召开 年会 会议
  • 简介:T细胞表位在抗病毒的T细胞免疫中发挥核心作用,目前已在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序列上发现存在T细胞表位的聚集现象。本文建立了套功能学与结构学结合的策略鉴定病原体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表位富集区的方法,并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的M蛋白为例,成功地鉴定了个HLA—A2限制的表位富集区。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并合成M蛋白跨膜区的HLA—A2潜在结合多肽,通过体外复性实验和T2细胞结合实验验证多肽与HLA.A2的结合力;然后在HLA—A2.1/Kb转基因小鼠中检测这些多肽的免疫原性;最后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成功解析了其中条多肽与HLA—A*0201的复合物结构,其结构显示该多肽具有典型的HLA—A*0201表位的结构特点,但却呈现出与以往鉴定多肽不同的构象和锚定残基。本文对于理解机体对SARS—CoV等病原体产生的T细胞免疫反应,以及为更广泛的人群设计T细胞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免疫 表位富集区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HLA—A2 晶体结构
  • 简介:以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中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的关联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

  • 标签: 院士制度 奖励制度 杰出科学 认可机制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筹)2012年委员会议及“代谢核受体与肾脏”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0—22日在贵阳医学院召开。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筹)成立至今己近两年,围绕最初设立的工作目标,包括加强国内。肾脏研究学术交流;加强基础、临床和相关领域的结合;促进国内肾脏研究与国际的学术沟通与交流;关注肾脏病研究领域青年科研人才的学术成长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本次委员会议上,20多名与会委员就肾脏专业委员会前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近期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制定了具体方案。当前,代谢核受体在糖脂代谢与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已成为多种重大疾病,包括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热点。就此前沿问题,肾脏专业委员会特地组织了“代谢核受体与肾脏”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五位国内外在此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做专题报告。美国休斯敦大学核受体与信号转导中心主任、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之、美国科学院院士Jan-AkeGustafsson教授就雌激素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和病生理发病机制做了专题报告,并对核受体与肾脏生理、病生理的关系及可能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其他专家及讲座内容分别是:肾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管又飞教授,内容为代谓扣I生核受体在肾脏病生理中的作用;南京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张爱华教授,内容为盐皮质激素受体与醛固酮引起的肾损伤;美国犹他州大学肾脏与高血压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杨天新教授,内容为PPARgamma在心血管昼夜节律调节中的作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肾脏中心、重庆医科大学脂质研究所阮雄中教授,内容为�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生理学会 专业委员会 肾脏生理 核受体 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