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膀胱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腹腔镜下膀胱切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为60例,为本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30例,按照常规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患者则进行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邢氏原位回肠膀胱的可行性和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9年8月41例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邢氏原位回肠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北京朝阳医院3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例。年龄平均59(44~78)岁。体质指数平均25.3(20.1~34.7)kg/m2。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平均3(2~6)分。术前检查均无尿道狭窄,无尿失禁。核素骨扫描、胸部X线片、B超等检查均未发现远处转移。所有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取活检或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前病理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0例(73.2%),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9例(高危或反复复发)(22.0%),原位癌2例(4.9%)。41例均在全麻下先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淋巴结清扫,之后在体腔内采用邢式原位回肠膀胱进行尿流改道。距回盲部约30 cm向近端截取末端回肠约60 cm,将已截取的回肠近端10 cm移至远端,作为右侧输入襻,之后将中间40 cm肠管去管化,U形缝合后反折缝合成球形,构建成顺蠕动双输入襻回肠膀胱即邢式原位回肠膀胱。记录围手术期相关资料、术后<30 d和30~90 d并发症情况、术后尿控恢复情况(日间、夜间控尿满意均定义为需要尿垫≤1个)及预后。比较手术开展的前21例和后20例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本研究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总手术时间平均324.9(210~480)min。出血量平均177.6(50~700)ml。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淋巴结清扫时间平均105.5(60~178)min,邢氏新膀胱构建时间平均179.7(121~298)min。前21例与后20例的总手术时间[(365.1±61.7)min与(290.9±41.8)min,P<0.01]、邢氏新膀胱构建时间[(211.7±44.5)min与(170.1±29.1)min,P=0.001]和出血量[(207.1±144.3)ml与(128.0±63.2)ml,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诊断尿路上皮癌40例(2例合并原位癌),小细胞癌1例。清扫淋巴结数量中位值为19(11~58)枚。淋巴结阳性7例(17.1%)。切缘阳性3例(7.3%),分别为输尿管切缘阳性1例,膀胱切缘阳性2例。病理分期Ta~T1期16例,T2期10例,T3期13例,T4期2例。41例术后下地时间中位值为1(1~4)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中位值为3(1~18)d,术后正常饮食恢复时间中位值为7(3~18)d,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值为9(3~23)d,输尿管支架拔除时间中位值为15(13~35)d,尿管拔除时间中位值为20(6~30)d,总住院时间中位值为21(11~35)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值为14(7~29)d。术后1例进入ICU病房。术后<30 d Clavien 1~2级并发症19例(46.3%),分别为低白蛋白血症15例、感染2例、低钾血症1例、不全肠梗阻1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Clavien 3~4级并发症1例(2.4%),为空肠穿孔行手术治疗治愈。术后30~90 d Clavien 1~2级并发症2例(4.9%),分别为切口感染和低白蛋白血症各1例,对症处理后好转,无Clavien 3~4级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7.6(2~64)个月。36例(87.8%)生存,其中2例(4.9%)转移,1例(2.4%)复发;5例(12.2%)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骨转移1例、多发转移2例,心脏疾病2例。术后12个月复查血肌酐平均77.2(54.3~104.1)μmol/L;影像学检查40例无肾积水,1例出现肾积水。41例拔除尿管后均能自行排尿,无需导尿,术后12个月37例(90.2%)日间控尿满意,29例(70.7%)夜间控尿满意。结论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邢氏原位回肠膀胱的构建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尿控恢复较满意。

  • 标签: 膀胱肿瘤 完全腹腔镜 邢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尿流改道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表浅层膀胱癌使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集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170例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对照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可对比性。结论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理想,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低,创伤比较小,值得在临床引用上推广。

  • 标签: 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表浅层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TeURBT)和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TURBT)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使用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方式,观察组治疗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比较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治疗中,TeURBT效果优于TURBT,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术 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腹腔镜膀胱患者在围手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间进行腹腔镜膀胱的患者中选出103例患者完成这次的实验,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有5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为对照组;有53例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观察组。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结果可知,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中出血量都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所有指标用时都要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也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膀胱全切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6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研究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术后均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电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灌注 浅表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对I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在本科室住院的确诊为I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分组时临床表现相同。具有可比性。两组在相同的抗病毒治疗措施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恢复正常,咽峡炎缓解。淋巴结显著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住院期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小儿IM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小儿牛黄清心散 传染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66例,按患者意愿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n=27)及治疗组(n=39)。对常规组实施膀胱部分切除,对治疗组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治疗膀胱癌疗效显著,此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情况少,复发率低。

  • 标签: 膀胱肿瘤 电切术 膀胱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与开放手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本院中2004年6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180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抽到白色球为实验组,绿色球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90例患者。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别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实验组)和开放手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实验组相比更短,但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长于实验组,同时治疗满意度也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放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更适合应用于膀胱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其疗效明显更优,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还有助于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开放手术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对照组18例,患者行传统开放式肿瘤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42.4±10.5)min,平均中出血量(37.6±4.2)ml,平均置管时间(2.6±0.8)d,平均恢复时间(5.6±1.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肿瘤复发率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电中应用循环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诊的膀胱癌患者68例,患者均接受尿道膀胱肿瘤电,按照硬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环护理,将两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压疮、尿路狭窄、血尿、膀胱刺激征、膀胱挛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小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膀胱肿瘤电膀胱癌患者应用循环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循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电中发生膀胱内爆炸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在本院收治1例行前列腺电中发生膀胱内爆炸致膀胱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改开放探查行膀胱修补,术后留置导尿管2周,行膀胱造影,无渗漏,拔除导尿管,排尿情况良好,痊愈出院。结论膀胱内气体爆炸是前列腺电中发生的偶发事件,发生突然,严重时可导致膀胱破裂,主要原因考虑为中外界空气进入膀胱与电组织时产生的可燃气体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在电火花作用下,引发爆炸。缩短电切时间、减少外界空气进入、及时排出膀胱内气体、避免高功率持续电电凝,可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 创伤和损伤 膀胱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癌(Ta-T1)及部分T2期经尿道微创治疗的预后,以及姑息性经尿道膀胱癌电(TURBt)治疗B2期及分期更高级别膀胱癌的意义。方法56例均行TURBt。结果56例均完成TURBt,仅1例作耻骨后间隙引流,术后1例出现膀胱血块填塞,吸尽血块后电凝止血。导尿管常规5d拔除,1例耻骨后间歇引流,导尿管7d拔除。结论经尿道途径切除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膀胱肿瘤 TURBT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尿道电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性膀胱切除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经尿道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膀胱肿瘤均切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电治疗膀胱肿瘤疗效颇佳,手术创作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予以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与无管化兔头回肠原位新膀胱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选取1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与无管化兔头回肠原位新膀胱治疗,取回肠50cm,在其中部将其剖开缝制成“W”形,形成新膀胱,其两端各流出5cm肠管,形状类似兔儿,其与新膀胱组合一起呈现为兔头形状,在两侧兔耳部放置2根输尿管,且输尿管中未放置支架管或者双J管,回肠膀胱内未留置造瘘管,使其尿道断端与新膀胱底部相吻合,并在新膀胱中留置尿管。对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手术成功,其手术时间在310~530min之间,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肠粘连情况,经相应措施干预后病情明显好转,均未出现尿漏、伤口感染情况。结论经临床相关研究证实,对于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予以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与无管化兔头回肠原位新膀胱治疗具有较优的效果,在临床上可行性较高。

  • 标签: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 无管化兔头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治疗膀胱肿瘤病人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6年3月行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康复出院,未出现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排尿困难;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膀胱功能的训练是本手术护理的关键,精心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效果。

  • 标签: 膀胱癌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