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由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环境及性质的特殊,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长期暴露于锐器伤、化学消毒剂、噪声、潮湿等职业危险环境中,因此,必须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与控制。基于此,本研究对以往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得出关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职业危害防护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层次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比较。方法消毒供应室在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在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采取不同层次管理模式,分析对比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结果不同层次护理管理观察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次数(1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次数(48),而考核分数(92.92±2.24)高于对照组的考核分数(72.23±2.32)。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不同层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科室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安全防护意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不同层次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护士防护意识 临床影响比较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主要工作是对诊疗物品、器具、器械等进行清洗、灭菌、消毒,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会接触到血液、分泌物、细菌等病原体,让患者处于较高的职业暴露中,严重的威胁到身体健康。本研究将职业暴露因素分为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及噪音因素等四个方面,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在寻找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对护理人员造成的伤害,保证其身心健康。

  • 标签: 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院内的消毒中心为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其为手术器械的重要供应部门,消毒中心的工作包含工具的清洗、回收、发放以及包装等。如果消毒供应中心内护理人员忽视了工作中的细节,那么就有可能出现院内感染现象。现阶段,随着中国医疗科学模式的变化,医院中的消毒供应室也从原有的分散性管理转变成了集约化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院内消毒供应污染区变得更为集中,危险系数更高。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防护意识形成的影响。方法:近期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中式管理模式,在实施集中管理模式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在不同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考核成绩以及安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集中式管理后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安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模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中式管理能有效帮助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降低安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防护 安全 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我中心2006年3月-2016年3月所发生的护士职业损伤事件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研究防护措施。结果26.66%的为利器损伤,20.00%的为紫外线损伤,20.00%的为噪音损伤,16.67%的为化学消毒剂损伤,16.67%的为生物因素损伤。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中,护士职业的危险因素较多,所以,需要充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而减少或者消除各种危险因素。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职业损伤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防护依从性主要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干预前(1-6月)和干预后(7-12月)工作人员使用防护用具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统计其职业防护依从次数。结果通过有效干预,职业防护依从性显著提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管理措施,可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的依从性,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 标签: 去污区 职业防护 依从性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4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制定防护措施并实施。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24例为对照组,为常规防护措施,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护理人员24例为观察组,为针对性防护措施,对比两组防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的系统研究,制定防护措施并实施,能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提高安全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就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措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对象均选自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护理人员(118名),分析以往消毒供应室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及人员职业暴露类型等,根据结果制定自我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发现,高温烫伤、粉尘、噪声等是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及行为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而言,受工作性质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生职业危害事件的几率较高,医院应引起重视,及时找出职业危害因素,正确指导护理人员做好自我防护,从而降低职业危害性,确保医疗卫生的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防护消毒相关舆情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从舆情角度探讨了疫情防控中健康防护消毒工作取得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加强重点场所和单位的健康防护消毒工作;开展健康防护消毒效果评价及病毒在环境中的传播机制研究;建立专业的健康防护消毒应急科普机制和信息发布渠道;加快疫情相关健康防护消毒标准的制修订。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环境卫生 消毒 健康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针 对当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探讨其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 方法:从我院自 2017 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消毒供应室的所有护理人员中, 选择 108 人 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9 月阶段设置为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而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设置为采取措施后的研究组 ,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具体的自我防护情况。 结果:对 1752 件职业暴露情况,主要有被化学试剂侵蚀、因医疗器械损伤等情况,而在对照组中,总共发生了 1126 例( 64.26% ),研究组发生了 626 例( 35.74% )。 从对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很容易发生各类职业危害情况,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而本院针对于这些常发的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对策措施之后,发生的危害事件有了很大的减少,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了解情况也有了很大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阶段,实施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对照阶段,未实施自我防护方案,分析两个阶段内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满意情况。结果观察阶段供应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了解程度评分(92.54±5.39)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0.15±6.48)分(<0.05);观察阶段医护人员满意度93.33%(84/9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77.78%(70/90)(<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提高对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的了解程度,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有助于提高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是负责全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工作的场所。由于工作任务的特殊性致使工作人员经常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物品,也面临着较多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代表的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与流行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重点场所防护消毒措施不当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和流行的潜在风险因素。本期重点号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为着眼点,从宾馆、方舱医院、客运场站和公共交通工具等重点场所功能分区、环境与设施、个人防护、运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防护消毒的综合措施与建议,期望为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消毒 防护 重点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