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统计肠胃外科手术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概况,从而更好的为应用营养支持提供医学证据。方法利用抽样法,对医院的300名患者进行筛选,通过对比NRS的适用性、营养风险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数据来体现营养支持对于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结果NRS对术后并发生发横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缩短术后节食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结论对手术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十分必要,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合理地应用营养支持能有效地改善预后。

  • 标签: 胃肠外科 营养状况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麻醉方法,以提高腹部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观察患者麻醉后的效果。结果本组118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麻醉成功率为100%。结论选择合理麻醉方法是保证老年患者腹部外科手术成功的关键,并且要积极防治手术中极易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自1846年Holmes首先描述“麻醉”后,即伴随产生了“麻醉深度”的概念。然而,直到1937年方形成由Guedel提出的经典乙醚麻醉分期。此后半个多世纪,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麻醉”的内涵不断更新,与之相对应的“麻醉深度”的概念亦处于探索和讨论之中。目前,更倾向于将麻醉视为一种状态,包括意识消失、感觉和运动阻滞及降低应激反应。不同麻醉药物旨在达到不同“组分”的要求,因此,全身麻醉经常辅用肌肉松弛药、镇静催眠药、麻醉性镇痛药,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等。由于麻醉是多种成分的组合,现有的麻醉监测手段均存在不完善和局限性,尚不足以满足实时、精确、客观监测的要求,至今仍普遍采用临床表现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主要依据。然而,在探索麻醉深度监测方面亦颇有收获,不断地揭示和接近更为客观的监测指标,

  • 标签: 麻醉 监测 手术中 神经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脊柱外科手术多采用俯卧位为术中体位,由于其头面部朝侧下方的特殊性,增加了术中护理的难度,如果术中若眼部护理不当,可以导致暴露性角膜炎、眼内化学性烧伤、视力失明等一系列眼部不适及并发症。美国麻醉协会(ASA)曾报道:ASA从1999至2003年所收集分析的79例非眼部手术术后失明病例中,53例术后失明为俯卧位脊柱手术

  • 标签: 俯卧位脊柱手术 脊柱外科手术 眼部护理 暴露性角膜炎 化学性烧伤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约72%的病人体温超过37℃,41% 高于38℃。术后发热一般不一定表示伴发感染。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分别平均在术后1.4和2.7日 ) 。本文介绍了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热的甄别。

  • 标签: 外科手术 患者发热 甄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有心胸外科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护理干预对这些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全年在我院进行住院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这102例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人,对于对照组而言,采用一般性的常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而言,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如健康教育、呼吸康复训练以及术后康复锻炼指导等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肺功能、呼吸系统并发症等相关项目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护理干预之后,呼吸状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护理有效率为96.08%,而对照组为72.5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而言,对其进行术后的正确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还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率,使患者健康出院、正常生活。

  • 标签: 心胸外科 手术护理 配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手术方式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86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人。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并在患者出院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情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

  • 标签: 胆囊结石 外科手术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在加强肝胆外科手术前,必须做相应的肝胆外科手术术前灌肠临床护理,切实通过各种方法加强手术术前观察、增强其整体护理效果。因此,本文将根据实际情况浅谈肝胆外科手术术前灌肠临床护理体会,一般情况下采用0.2%的肥皂液灌入,切实充分发挥观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肝胆外科患者临床必要的护理措施,从而增强灌肠护理效果,从手术前常规检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相应的睡眠休息保证出发增大肝胆外科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肝胆 外科手术 灌肠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在我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胃癌的2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21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发生ICU重症感染而死亡病例数为1例,发生率为4.76%;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患者数为4例,发生率为19.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2年、4年的生存率依次为66.78%,41.64%,35.32%。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良好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理类型和适当的手术方法。临床手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病变位置和病理情况选择最佳的术式,严格把握手术的各个环节,可大大提高手术功率

  • 标签: 胃癌 外科手术 临床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儿童心理护理的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普外科接受外科手术的65例儿童心理护理措施及方法。结果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尽早了解患儿对手术的不良心理因素,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释,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于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解除患儿家长的心理顾虑,降低患儿心理恐惧感。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治疗,对提高临床治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心理护理在儿童外科手术中不可忽视,必须加强心理护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患儿康复。

  • 标签: 外科 手术 儿童 心理 护理
  • 简介:胃癌曾是继肺癌之后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普遍下降趋势.目前已排在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之后,成为第四位常见肿瘤,其中42%的病例发生在中国[1].据WHO统计,至2005年,胃癌仍是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位肿瘤.如何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 标签: 外科手术进展 早期胃癌诊断 诊断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喉罩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数字表发将9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选择喉罩实施麻醉,对照组选择气管插管实施麻醉,全部患者采用同等剂量的麻醉剂。并对两组患者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后与拔出时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率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变化,(P>0.05);对照组在每个时段内的平均动脉压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2%(P<0.05)。结论喉罩在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较明显,操作便捷。

  • 标签: 喉罩 小儿手术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开展本次研究时,对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患者进行筛选,并对入选本次研究的106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在此基础上分别为不同小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并采用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为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外科手术期间,通过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并避免治疗过程中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外科手术 患者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医疗护理是一种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职业,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任何临床活动甚至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诊疗护理活动都带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外科,护理风险大大增加。在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如何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有效控制和降低护理风险,成为所有医疗护理人员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能够产生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潜在的护理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希望能够对广大医疗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外科手术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全身麻醉下择期行泌尿外科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RⅠ组、RⅡ组、RⅢ组,每组20例。RⅠ组、RⅡ组、RⅢ组术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浓度分别为为2.0、2.5、3.0ng/ml,三组均复合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比较三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拔喉罩后5min躁动评分、送恢复室后10min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送恢复室后10min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Ⅲ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75%,高于RⅠ组的35%和RⅡ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Ⅲ组拔喉罩后5min躁动评分为(2.9±0.7)分,高于RⅠ组的(2.0±0.9)分和RⅡ组的(2.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术后均无喉痉挛、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2.5ng/ml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2.5%七氟烷是小儿泌尿外科短小手术麻醉维持较为理想的组合。

  • 标签: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七氟醚 小儿泌尿外科手术 术后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