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末理学家黄文熠(1556-1651),人称季设先生,又因终生不仕,时人称为“黄布衣”,他著书立说,门生故吏遍布。他临卒前交待后人,要将他的棺材吊在秀山的雪山岩后进东房梁上,以示“生不戴清朝天,死亦不履清朝地”的气节,至咸丰初才下葬在同安长兴里竹坝保黄坂美龙山。黄文熘喜交友,许多诗作体现了多元的宗教思想,甚至其诗作还有赞扬伊斯兰教的,曾与艾儒略交游,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 标签: 诗作 基督教 著书立说 门生故吏 宗教思想 伊斯兰教
  • 简介:泉州灵山有伊斯兰教“贤、四贤墓”,是唐代来泉州传播伊斯兰教的两位圣门弟子的坟墓。明代著名历史学家何乔远撰著的《闽书》卷七《方域志·灵山》载:“自郡(泉州城)东南折而东,遵湖岗南行为灵山,有默

  • 标签: 圣门弟子 圣墓 闽书 《古兰经》 江长贵 莱麦丹
  • 简介:在目前已知确切面积的春秋战国都城中,春秋时期的菖国故城算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并且在城市布局结构上最为规整,完全合于先秦时期“择中立宫”的都城设计思想。但我们并没有在今天的历史文化的研究中给以应有的地位,应当引起重视。故城西的“莒子墓”,时代可能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墓主有待考订。现藏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传世“莒太史申鼎”,可能是春秋早期的莒器,流传有序,是莒国和莒文化研究中的重器。

  • 标签: 莒国故城 莒子墓 莒太史申鼎
  • 简介:第一次提笔写悼念文章,且悼念一位主内德高望重的长者、牧者、心情显得格外沉重。我多不情愿把沈主教和"悼"字连在一起呀!八月九日,在榕城福州,妻与我忽然接到友人打来的电话,言沈主教因病突然去世,我们惊呆了,心理上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 标签: 主教 青年人 国教会 基督徒 会议 神学教育
  • 简介:李通玄的圣圆融一般是指文殊、普贤、佛位一体,相互融通,不可分割;从整个《新华严经论》看来,圣圆融是一种表法,其所表示的佛法具有灵活性,即不只是用来说明圣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圆融的思想所表示的种种佛法都是心的体现,即法不自生,因心而起,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所以本文认为,李通玄的圣圆融思想的实质是心的圆融。

  • 标签: 李通玄 三圣圆融思想 佛教文化 心性论
  • 简介:通常认为,获得知识不能靠碰运气,凭借好运气获得的真信念不足以被视为知识。知识与运气是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一个好的知识理论应该能排除认知运气的影响。在当代认识论中,过程可靠主义、德性认识论和反运气认识论这条主要进路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认知运气,但各自都存在明显不足。由于缺乏对“运气”统一的、明晰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认知论进路能够完全满足排除认知运气这一要求。

  • 标签: 盖梯尔问题 认知运气 过程可靠主义 德性认识论 反运气认识论
  • 简介:人们很容易把“第条道路”混同于一个有广泛社会性的紧密型团体的意识形态等价物。然而,正因为它的这种模糊性,“第条道路”成了讨论布莱尔主义特征的核心术语。对它来说,要成为一个有号召力的政治共识,必须回答四个关键性问题:“第条道路”确实与众不同吗?它...

  • 标签: 第三条道路 撒切尔主义 新经济 人力资本 社会民主主义 经济学
  • 简介:学术界对管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对苏的研究更是全面精微,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研究管仲和苏之间的联系,事实上苏对管仲都非常关注,甚至各自都有同题文章《管仲论》,本文正是拟从前人的这些缺憾入手,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苏对管仲的评价与论述,从而深层次地分析管仲的历史影响以及苏对同一历史人物的相同与不同的看法,更全面地了解苏其人其事和管仲其人其书。

  • 标签: 管仲 三苏 异同 成因
  • 简介:列宁的宗教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宗教》《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和《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集中体现了列宁的宗教思想。这篇文章分别侧重于从社会主义和宗教、工人政党和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宗教的关系阐述了如何认识和对待宗教的问题,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如一地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精神和具体分析具体情况的活的灵魂。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尤其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针,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出发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工作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 标签: 宗教 社会主义 工人政党 马克思主义
  • 简介:诃梨跋摩所作之《成实论》由鸠摩罗什翻译至中国后,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一度形成以研习此论为主的成实师。此论最独特的思想之一即为针对修行的不同次第与方法。提出“灭心”的主张。本文主要分析这一观念在《成实论》中的具体表述,对比与有部及大乘的不同观点,探讨由此引发的对于空观的辨析。

  • 标签: 《成实论》 灭三心 假名心 法心 空心
  • 简介:罗光与牟宗的先秦儒学观在基本观点上有显著的不同,集中于“宗教人文化”与“形上学之有无”两个问题。这些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两人对先秦儒学中的道德、形上学与信仰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两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先秦儒学的复杂面貌,其结论各有得失,体现了当代台湾地区儒学研究的多元性特征,对于我们更为充分而深入地把握儒家思想的理论特质提供了有益借鉴。

  • 标签: 罗光 牟宗三 先秦儒学观 “生命哲学” “道德的形上学”
  • 简介:马克思认为美的本质是自由,因而可以根据不同自由度来区分美的层次。以自由度的不同可以把劳动区分为两类: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其中自由劳动又可分为不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和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这样,"劳动生产美"就具有了个层次,一是异化劳动所生产的美,二是不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所生产的美,是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所生产的美。

  • 标签: 劳动 自由 马克思
  • 简介:哲学被公认为"爱智慧"的学问,也被认为是每个时代思想的精华。这些精华表现为经过论证的理论内化为世界观,具体化为方法论。但这都只是哲学的一般特征,哲学的实质是批判。众所周知,康德作为批判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之后的哲学大都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 标签: 古希腊哲学 批判维度 集大成者 批判哲学 爱智慧 世界观
  • 简介:孔子自称“述而不作”,学者多以为是孔子的自谦。但孔子明言自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信而好古”者,其学说当是在萃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整合、提升而成,其意义相当于再创作。孔子所推尊的智、仁、勇“达德”虽非首创,但经其整理后,内涵更为深刻。章学诚“圣人学于众人”之说,适足说明孔学的源头活水是在社会生活之中。

  • 标签: 三达德 孔子 述而不作 章学诚
  • 简介:就全体佛教而言,依种姓的不同而分为声闻、独觉、菩萨乘圣者,其所证之果就能、所的不同而有涅槃与菩提之分。原始佛教的涅槃与“解脱”是同义的,依入灭的前后不同而分有馀依涅槃和无馀依涅槃。但到了瑜伽唯识学的时代,特别是在《成唯识论》中涅槃是菩提之境,属所证;菩提是证涅槃之智,属能证。但由于众生无始来被烦恼、所知二障覆蔽,故不证涅槃、不成菩提,惟有断除二障才能成就。

  • 标签: 涅槃 唯识学 《成唯识论》 原始佛教 菩萨 解脱
  • 简介:"个代表"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本文分别论述了"个代表"思想所凸现的理性、价值、人的哲学主题,并指出,它们统一于生产力的推进,统一于党的先进性,统一于党的现阶段纲领和最高纲领不断结合与实现的历史过程.

  • 标签: 三个代表 哲学意蕴 中国共产党 理性 价值 人学
  • 简介:2004年6月13日上午,厦门岛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由南普陀寺方丈圣辉法师率领的59名南普陀寺法师和6名护法,从厦门和平码头搭乘厦金班轮“同安”号直航金门,参加在金门举行的“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消灾祈福水陆大法会”。这也是南普陀寺法师第一次直航金门。上午10:45分,

  • 标签: 法会 方丈 圣辉法师 宗教 护法 祈祷
  • 简介:技术的社会塑形论立足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围绕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形成了种理论流派:(1)以托马斯·休斯代表的技术系统论;(2)以拉图尔为代表的“行动者网络”理论;(3)以平奇和比克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技术的社会塑形论开启了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具有诸多理论弱点。

  • 标签: 技术 社会 建构主义 经验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