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A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尤其对于儿童。在全球范围内,GAS感染是导致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但GAS造成的疾病负担在我国尚未知,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本专家共识在儿童GAS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涵盖了呼吸病学、感染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心脏病学、肾脏病学、重症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相关方面,旨在改善中国儿童GAS疾病的管理策略。

  • 标签: A族链球菌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CIRI)的机制研究经历了从器官水平到分子水平的不断深化过程.认为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是受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自杀过程。CIRI可诱导多种凋亡调控基因表达。包括促凋亡基因和抑凋亡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可直接或间接参与凋亡的调控。Bcl-2家在细胞凋亡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也较为深入。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细胞凋亡 BCL-2家族 缺血/再灌注 ISCHEMIA 程序性细胞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尤瑞克林对维吾尔、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维吾尔20例,汉族20例,对这两患者除了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的同时给予使用尤瑞克林治疗14天。对比这两患者NIHSS和MRS评分。结果使用尤瑞克林的维吾尔组较汉族组效果很明显,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有效,对维吾尔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更为突出。

  • 标签: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维吾尔族 汉族 疗效
  • 简介:目的以138名汉族和127名纳西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民族差异和性别差异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结果①在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方面,汉族与纳西中学生都是以学习压力为主,其它应激事件为辅,按应激强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在应封方式方面,都是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消极的应对方式为辅,个体应对方式的使用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②在学习压力.丧失、健康适应等三种生活事件方面,纳西中学生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汉族中学生;而在其它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上均无显着的民族差异。③中学生的应激事件和应对方式总体上无显着的性别差异,但男生受惩罚的应激强度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了求助的应对方式。④在所有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 标签: 应对方式 生活事件 汉族 应激事件 健康 中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就肃南裕固自治县(以下简称我县)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现状进行研究。方法对我县医疗废物的产生、处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县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置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问题有待解决。结论应重视和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处置方法,规范医疗废物的科学管理。

  • 标签: 医疗废物 处理现状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孕产期的饮食知信行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8月对云南某傈僳自治县的57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孕妇孕期的知信行状况进行评分,根据各项评分对孕妇孕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评估。结果该地区孕妇存在最大的饮食误区为不在意喝生水(48.8%)、不在乎吃生鱼或生肉(22%)、吃没再热过的剩饭(31.7%)、吃蛋黄还流汤的荷包蛋(43.9%)、吃生的野菜(39%),因此需引导孕妇合理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结论该地区孕妇的孕期行为和态度都良好,但对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存在较大的问题,应合理引导该地区孕妇使用新鲜熟食,尽量避免使用生冷食物。

  • 标签: 孕产妇 饮食安全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密固达静脉输注在治疗蒙古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蒙古患者共45例,通过静脉输注药物密固达对患者进行治疗,每2周为一个疗程。并观察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症状和总有效率。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后,症状都有显著的改善,其中,腰背部疼痛有效率为95.12%,膝关节疼痛有效率为90%,身体负重疼痛有效率为86.67%,体位改变疼痛有效率为90.91%,总有效率为91.54%。在不良反应方面,有3例患者出现了发热与肌痛状况,共有11例产生恶心和食欲下降,但该不良反应都在注射以后3d内得到了缓解。结论药物密固达在治疗老年蒙古骨质疏松症患者方面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并预防骨折,值得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蒙古族 密固达 骨痛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3种特有少数民族6岁以下儿童"小儿四病"疾病谱现况,对版纳州三县(市)三民族0~6岁儿童进行贫血、佝偻病、呼吸道感染和腹泻调查,为儿童高发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版纳州3个特有少数民族6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体格发育测量方法按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结果版纳州贫血患病率19.1%,佝楼病患病率7.6%,呼吸道感染患病率6.8%;贫血率最高的勐腊县达35.6%,民族最高的傣族为23.4%,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结论贫血高发原因可能与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症高发有密切关系,防治贫血必须从控制地中海贫血开始。建议政府防治策略提升,才能确保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小儿四病 少数民族 0~6岁儿童
  • 简介:摘要MicroRNA-193(miR-193,微小RNA-193)在许多肿瘤中均表达异常,尤其是在神经胶质瘤中通过调控Smad3/TGF-β信号通路、CDK6、凋亡相关基因Mcl-1、PTEN/PI3K/AKT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调控、新陈代谢及侵袭转移。为了了解miR-193在神经胶质瘤中的潜在功能,该文章重点讨论miR-193的几种特殊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miR-193在神经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前景。

  • 标签: MicroRNA-193 神经胶质瘤 信号传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相同剂量芬太尼,维吾尔与汉族无痛人流术中使用丙泊酚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门诊ASAI级早期需人工流产维吾尔(W组)患者40例,和汉族(H)患者40例。全部以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开始诱导,2分钟后以50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至受术者意识及睫毛反射消失,操作中患者如果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至体动反应消失;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例数与需要铺助呼吸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MAP、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组患者丙泊酚用量(mg)(123.07±28.4)均明显多于H组(107.05±22.3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苏醒时间(s)(364.4±178.1)与H组(386.7±161.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 标签: 丙泊酚 维吾尔族 无痛人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维生素(安利公司生产)用于手足口病口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0例手足口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抗病毒及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核黄素15mg+5%GS100ml静脉滴注,1次/q;治疗组采用B维生素(安利公司生产)口服,7d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维生素用于手足口病口腔治疗可提高疗效。

  • 标签: 手足口病 口腔溃疡 B族维生素 治疗效果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小肠移植术后血清及移植肠中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动态变化与病理组织变化,来探讨HMGB1在小肠移植术后变化意义及原因。方法选用近交系SD大鼠与近交系Wistar/A大鼠,建立异位小肠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组。A组:对照组(SD)大鼠36只,仅行开关腹及左肾切除术;B组:同基因移植对照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36只;C组:异基因移植组(供体为SD大鼠,受体为Wistar/A)36只。术后2h、12h、1d、3d、5d、7d处死6只大鼠,采血分离血清,同时获取移植肠。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HMGB1及IL-2水平,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测定移植肠中HMGB1及IL-2的表达水平;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肠的病理变化。结果小肠移植术后能致大鼠血清及肠组织中的HMGB1表达升高。在血清中,B组HMGB1在手术后出现了1次高峰,12h达高峰,而后至术后第3天时下降至正常;C组HMGB1于手术后出现2次高峰,分别于术后12h及术后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组织中,B组手术后移植物内HMGB1水平略有升高,但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组,术后5d,移植物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移植术后血清HMGB1水平与移植损伤有密切关系,小肠移植术后检测血清中HMGB1水平可能成为一个对预测小肠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评估急性排斥反应程度的一个潜在、有用的指标。

  • 标签: 大鼠 器官移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移植物排斥
  • 简介:摘要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核染色质中的一种非组蛋白,在机体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不同亚细胞定位的HMGB1发挥不同的功能。一方面,HMGB1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介导免疫逃逸与免疫耐受;另一方面,HMGB1能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调节抑癌基因表达,抑制细胞侵袭与转移,提高抗肿瘤治疗功效,从而实现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MGB1与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明确HMGB1的功能将为肿瘤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启示,本文主要围绕HMGB1在肿瘤发展中的双重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双重作用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B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之中,收诊的200例孕妇,与孕妇孕周35~37周做阴道分泌物、肛周分泌物采集,对比分析细菌培养、PCR检测的B链球菌阳性率;并抽取院内阳性、阴性各50例孕妇,进行分娩结局、并发症对比分析。结果:PCR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检测率(P<0.05);阳性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阴性组无差异(P>0.05);阳性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对孕周35~37周的孕妇,通过PCR做B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可以判断孕妇分娩情况,通过尽早干预保证分娩安全,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产前筛查 B族链球菌快速抗原检测 PCR检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口腔溃疡治疗作出探讨,分析泛酸和B维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本院2022年7月~2023年4月期间,抽选本院收治的90例口腔溃疡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组,45例对照组应用B维生素,另外45例联合组,实施泛酸和B维生素治疗,详细探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其红肿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灼痛消失时间更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率相比之下,联合组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将泛酸和B维生素联合使用的效果理想,便于患者临床各项症状得以尽快缓解,促进溃疡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泛酸 B族维生素 口腔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