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上越来越多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增加了医院对脑血管疾病的重视,全脑血管造影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脑血管疾病的确诊几率,但是在临床上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术时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并发症的产生,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血肿和痉挛等;临床上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对常见的产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重视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提高医院的治疗效率。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DSA)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5月出现并发症患者7例,分析其成因及处理经验。结果7例患者未留下后遗症。结论正确认识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数字脑血管造影(DSA)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血管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临床拟诊VBI的中老年住院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行数字主动脉弓及DSA,分析脑血管结构特点。结果45例VBI患者中,有28例(62.2%)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6例(21.4%),单纯后循环病变10例(35.7%),前后循环均存在异常12例(42.9%),另17例(37.8%)患者无血管结构异常。结论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是导致VBI的常见原因,但前循环血管异常也是重要致病因素。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尼莫地平与未应用尼莫地平术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2月—2017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16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7例患者术前常规使用静脉微泵注射尼莫地平,对照组85例患者术前未使用静脉微泵注射尼莫地平,对比术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来观察全脑血管造影术是否需要使用静脉微泵注射尼莫地平来控制血压。结果术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试验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23.5±24.8)mmHg,对照组为(141.3±23.9)mmHg;手术后试验组的平均舒张压为(73.5±12.2)mmHg,对照组为(89.8±16.2)mmHg。试验组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使用静脉微泵注射尼莫地平可以控制血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尼莫地平 全脑血管造影 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对策,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总结和分析数字脑血管造影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如拔鞘管反应、皮下淤血、血肿、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皮质盲、尿储留、脑血管痉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皮温下降、造影剂肾病、术后感染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述10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在2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6例出现急性脑梗死症状,10例患者在穿刺部位发生血肿现象,1例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现象,4例出现血管痉挛症状,1例因造影剂而产生过敏症状。患者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无后遗症。结论客观的认识到其对患者有诱发严重并发症的可能,要求护士应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熟悉检查的过程和必要性,注意术后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检查更加安全可行。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急性脑梗死 护理对策
  • 简介:  侧支循环相对于脑供血动脉系统而言是一套辅助性的血管性网络,它是通过相邻血管的终末交界区的沟通血管(如颅内的软脑膜血管)或经过血管性的通道(如前、后交通动脉)向缺血区域提供一定的补偿性的血液灌注方式.当脑供血动脉闭塞时,侧支循环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2].……

  • 标签: 侧支循环 脑血管造影术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做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76例,给予病情观察和全程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严密护理和观察。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DSA成功率100%,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发生率为7.9%。其中2例为穿刺部位出血、皮下血肿;1例为支架塌陷;2例为脑血管痉挛;1例为脑出血。经术后治疗与护理后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脑血管造影术是检查脑血管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疾病可得到有效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介入治疗,但作为有创性检查,脑血管造影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精心护理。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术后观察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药氧干预脑血管造影病人术前焦虑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74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治疗前均进行心理辅导,对照组( n=37 )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 n=37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药氧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 SAS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中药药氧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降低患者心率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中药药氧 脑血管造影 术前焦虑
  • 简介:脑血管造影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临床已广为应用。尿潴留是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后常见并发症,既往报道约有32.2%的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致尿潴留。心理因素、不习惯平卧位排尿是术后尿潴留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呢?本研究旨在探索苯巴比妥针联合术前排尿功能训练对减少DSA后并发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尿潴留 苯巴比妥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分析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价值。方法:从我院1年以来收治的DSA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抽取4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经比对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样本数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我院深化改革的围手术期护理,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各项数据进行比对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身体状态表现更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DSA全脑血管造影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收治的全脑血管造影术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简列数据,验证实施预防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并做详细阐述。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21.4月-12月期间,择本院78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以单双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将护理后期尿潴留发生率、护理有效性作对比分析,再引用统计学将患者对其护理满意程度予以处理分析,以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案效果较理想且护理质量显优,其尿潴留发生率占比明显降低,以致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100%,引用统计学予以计算,检验结果差异性明显(P

  • 标签: 护理干预 全脑血管造影术 尿潴留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给与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方法:以100例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为例,时间为2022.05-2023.01之间,将10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50例)。结果:2组术后PSQI量表中除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外各项评分对比数据后发现实验组均更优,统计显示差异明显较大(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给予科学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脑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筛查中的价值。我们对一组患有急性脑梗死症状的患者进行了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分析了其影像学结果与临床诊断的关联。结果显示,脑血管造影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脑血管图像,有助于准确诊断脑梗死的类型和位置。此外,脑血管造影还能够发现潜在的血管狭窄或阻塞,为早期干预提供了机会。综合分析表明,脑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筛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急性脑梗死 诊断 干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患者的治疗中优质护理的运用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救治的50例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存性总概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术后并发症为8%,显然低于对照组44%,P<0.05。结论: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地提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事件,更好地促进了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介入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是指排除了其他肾脏损害因素在使用造影剂后2d~3d发生的急性肾损害[1]。随着医学的发展,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用于临床。介入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使造影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CIN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引起急性肾衰竭的第3位致病因素[2]。CIN的发生不仅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使病死率明显增加。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肾病 护理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手术保持脑组织灌注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如果术中破坏血供,术后可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在脑血管病变的手术中,因此发展实时术中血流评估技术对神经外科医生非常重要。作为术中脑血流评价的新方法,近红外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简便、快速、实时,非常有应用前景。本文就近红外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吲哚菁绿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