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在刚刚揭晓的2015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排名中,《英语学习》(教师版)位居《中学外语教与学》转载第3名,《小学英语教与学》转载第5名,双双跻身TOP5,再创佳绩.今年《英语学习》(教师版)共有24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其中《中学外语教与学》转载16篇,《小学英语教与学》转载8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

  • 标签: TOP 5 报刊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 社科期刊 转载量
  • 简介:本文在英漠、漠英平行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封汉语原本与英语的汉语译本中动态助词“了”的功能负荷量的对比研究,发现动态助词“了”英译时主要对应于英语的过去时、完成体及少量其他形式。究其原因,这主要与动词分类以及助词“了”的语用功能、语境意义等因素有关。

  • 标签: 翻译 语料
  • 简介:<正>“知道”作为一个常用的动词,它的构造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迄今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陆志韦认为,它是“实在不能归类的例子”,“我们简直不能肯定是并列格还是偏正格”。(《汉语的构词法》12页,1965年修订本)赵元任也说,“知道”等“不合于正常的语法结构规律,在描写的平面上它们是非语法结构的,近乎‘不能分析的复合词’。”又说“历史的研究可能发现它们的来源”。(《汉语口语语法》184页)袁家骅把“知道”视为单纯词,尽管在一些方言中有“知不道”这样的否定形式,他又说,“方言现象的比较还需要历史材料的印证,才能说明每个词形和词义的发展。”(《汉语方言概要》50页,1983年第2版)徐世荣则把它

  • 标签: 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语法 动态研究 方言现象 汉语方言 否定形式
  • 简介: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唐诗被译为英文,而唐诗的诗体形式和意象加大了翻译难度。本文将运用“动态对等”理论,评析、比较李白《送友人》的两个英译本,从“动态对等”理论探讨唐诗英译。

  • 标签: 唐诗 英译 《送友人》 动态对等
  • 简介: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为了适应不同的商务场合而形成了独特的词汇和语句系统。它除了针对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训练外,还要求其掌握商务交际礼仪、社会文化、相关经济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成。动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将商务英语教学过程分阶段、有重点的展开来,实现多元化和趣味性教学,成为构建商务英语新型课堂的重要理论基础。

  • 标签: 动态系统理论 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
  • 简介:摘要大气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需不断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尤其应将大气环境监测当做重点,以准确、及时掌握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并通过分析与研究监测数据,掌握大气环境污染规律,预测未来污染趋势,从而结合实际寻找有效的预防手段,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为人们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大气环境。

  • 标签: 污染物 检测
  • 简介:本文在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基础上,对2005年中国15种主流报纸的全部语料四字成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文章还对成语的用字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此次调查存在的问题及还需进行的工作。

  • 标签: 成语 四字格 主流报纸 动态流通语料库(DCC)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2004——2006年国内语言学论文的分布,对近三年国内语言学的研究动态做了综述,并着重分析了“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功能认知语法”、“语法化”、“历史层次”四个热点。

  • 标签: 语言接触 功能认知语法 语法化 历史层次
  • 简介:在多数论文中,研究者倾向于讨论交传中笔记使用语言对口译质量的影响,以期决定使用目标语或者目的语更利于口译的流利产出,从而推荐口译实践者进行笔记语言的选择。然而,通过分析,交替传译中笔记的语言并非对着口译产出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即笔记的语言并不是产出质量的原因,两者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笔记语言仅为潜在产出质量产出的表现,其决定因素正是决定着口译产出的质量的因素,即:语篇内容、语体类型、语速快慢、语音语调等客观因素和信息检索、搜集与分类能力、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篇内容的熟悉度、语言能力(包括源语的听解以及译入语的快速转换能力)。

  • 标签: 交替传译 笔记语言 产出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是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指标体系,是实现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前提。文章在充分吸收国外有关语言生态要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包含人口、地理等12个要素、33个具体指标和指标权重关系建模系统的语言生态监测分级指标体系,以及语言生态质量分级评估标准。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直接用于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运用于我国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具体实践。

  • 标签: 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 监测与评估 指标体系
  • 简介:今年(2005年)10月21日,笔者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组织并主持召开了本校首届中西文明碰撞与对话国际研讨会。应《世界汉学》邀请,笔者写此短文,对该研讨会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给国内同仁学者提供有用信息。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和JamesR.Martin提出的语篇语义分析方法,以对CSIS的四篇政论进行汉译为例,讨论在对政治评论语篇进行汉译时对源语语篇的意识形态、意义和功能等进行识别,并将其在目的语中归化或显化体现,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动态对等的技巧。

  • 标签: 系统功能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 语篇语义学 政论汉译 动态对等
  • 简介:本文以《国语学》杂志1999~2003年5年间刊登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日本世纪之交国语研究的动态进行一个概观及展望。《国语学》杂志是日本语言学界几大学会的会刊杂志中历史较长、也较具主导作用的代表杂志。笔者所选论文刊登的期间正值“国语学会”及其会刊《国语学》进行大幅调整的重要过渡期,密切关注它在研究领域、方向、内容以及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动态,不仅对我们了解日本国内日语研究的沿革、发展及其趋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在研究方法及理论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 标签: 国语 日语学习 日本语 日语研究 语言学 论文
  • 简介:在应试教育模式以及淡化语法思想的影响下,中学语法教学水平日益下降,这一点强烈反映在一线教师对高考语病辨析题的解析中。目前很多中学教师仍旧默守着传统的静态语法观,缺乏动态视野和必要的语法素养,因此树立正确的语法观用以指导中学语法教学势在必行。以高考语病辨析题的解析为例,通过分析一些存在的解析错误,指出这一改革的必要性及一些建议。

  • 标签: 动态语法观 中学语法教学 高考
  • 简介:文章从汉语本体研究的角度,就如何监测与搜获新词语的问题提出若干意见。全文包括三个部分:从“粉丝”说起;关于跟踪相对新词语的问题;新词语监测工程及其实施方略。

  • 标签: 新词语 原有词语 监测 搜获
  • 简介:文学史教学应该展示一个时代里作家的互动,突出他们之间的共时性影响。这样可以还原生动的文学活动原貌,有助于学生厘清文学发展的脉络,把握个别作家与整个时代的文学特征。英国伊丽莎白时期文坛互动的三个实例,锡德尼等人对高松攻击诗歌的回应,斯宾塞和哈维在通讯中有关参与"诗法社"英语新诗格律试验的讨论,以及坎皮恩和丹尼尔就诗歌押韵展开的论争,即是文学史教学中动态展现作家共时性影响的个案。

  • 标签: 共时性影响 诗人 诗学 文学史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