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改变Zn、Sn、NaCl含量的方式,借助机械球磨法制备了Al、Zn、Sn与NaCl有机结合的Al-Zn-Sn-NaCl材料,研究了Zn、Sn、NaCl掺杂对铝合金与水反应水解制氢的制氢速度的影响,并对其组织结构以及反应产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Zn、Sn的加入有利于该系列合金化学活性的提高,尤其是Al+7%Zn+7%Sn+20%NaCl(质量分数)材料,氢气产量为336mL/g,产氢速率为11.2mL/(min·g)。

  • 标签: 铝合金 制氢 机械球磨
  • 简介:利用相转化工艺制备了两类化学结构不同的两性离子聚酰亚胺超滤膜,并分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了两种膜的断面形貌和表面亲疏水性。通过多次循环超滤实验显示,这两类两性离子聚酰亚胺超滤膜的抗污染能力明显优于参比的聚酰亚胺超滤膜,特别是不可逆污染明显减少,实现了超滤膜的稳定运行。

  • 标签: 两性离子 聚酰亚胺 超滤膜 抗污染
  • 简介:以钛酸正丁酯为前驱体,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出了具有良好性能的PBT/纳米钛系化合物复合功能聚酯,并对其可纺性及纤维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钛酸正丁酯的添加量小于2%(质量分数)时,聚合反应稳定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同时纳米钛系化合物在原位聚合产物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不会对纺丝性能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而且单根纤维强力达到了3.5cN/dtex。用该复合功能聚酯制得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 标签: PBT/纳米钛系化合物 功能聚酯 原位生成
  • 简介: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粒径为40~50nm的硼酸镍纳米微粒,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分析仪、FT-IR光谱仪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水溶液中的摩擦学行为,并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考察了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硼酸镍纳米微粒作为水基添加刘能显著提高水的抗磨减摩性能.作用机理是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副表面生成了含Ni2O3、B2O3、FeO和Fe2O3的复合润滑膜.所以能有效提高水的抗磨减摩性能

  • 标签: 硼酸镍 纳米 水溶液 摩擦学性能
  • 简介:以InCl3·4H2O和乙二胺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合成了立方晶系的In2O3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材料的组成、形貌、晶粒的大小、直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直径为80-100nm,晶粒直径为4-10nm的纳米线。用产物In2O3纳米线制备气敏元件,气敏测试结果显示,合成的In2O3纳米线对NO2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器件的最佳工作温度为360℃。

  • 标签: 氧化铟 纳米纤维 模板法 气敏元件 二氧化氮
  • 简介:用环氧树脂(ER)及酚醛树脂(PR)与硬而脆的氰酸酯(CE)进行共聚改性,从而提高氰酸酯的韧性和弹性。通过凝胶时间曲线和DSC曲线对改性CE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CE固化时形成了韧性结构。研究了改性CE的力学性能热性、电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环氧和酚醛树脂的加入能增加CE韧性,同时保持热稳定性。当CE/ER/PR的质量比为70/15/15时,改性CE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从改性前的113.6MPa、5.2kJ/m^2提高到134.5MPa、16.7kJ/m^2,而耐热性及电性能仅略微下降。

  • 标签: 改性 树脂 刚性 韧性 DSC
  • 简介:针对冷水机组和冷凝器的传热过程建立模型,采用Matlab对冷却水变流量前后冷水机组的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定流量相比,冷却水变流量运行会增大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不会显著影响制冷剂在冷凝器出口焓值及制冷剂循环流量,会影响冷水机组的运行EER。该研究成果将对冷却水变流量改造的节能量认定提供支撑。

  • 标签: 冷水机组 变流量 冷凝器 EER
  • 简介:在建筑空调实际使用时,所需负荷和运行状态均会因实际需要发生改变,对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冲击较大。本文在性能评价系统上,模拟随着实际水流量和水温的变化,测试变容量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变工况时的各项性能指标,以此了解离心式冷水机组变工况、变负荷运行时的性能参数,同时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降低空调系统的建设投入和运行成本提供依据,也为空调系统的节能挖潜、降低能耗提供研究方向。

  • 标签: 离心式冷水机组 变容量 节能
  • 简介:电动汽车热泵空调是用于解决电动汽车冬季无法制热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的新型平行流换热器。通过对换热器的冷凝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入口速度条件下的换热及阻力特性,并与经验公式进行比较,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分析不同的翅片倾斜角度及翅片间距下换热及阻力特性变化,得到优化的结构参数,为电动汽车热泵空调换热器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电动汽车 热泵空调 冷凝器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 简介:本文介绍巴基斯坦三集薄膜有限公司在薄膜芯层中使用了HD915CF的效果。该产品不仅改善了流延膜的刚度,而且有益于整个复合包装,从而使材料性能发挥超越了预期。包括封口层的密封性能变得更加一致,甚至增强了氧气和水蒸气的阻隔性能

  • 标签: 薄膜性能 CPP 利用 巴基斯坦 复合包装 材料性能
  • 简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Bi/Bi2O3晶格复合热电薄膜,考察了溅射功率对单层Bi薄膜表面粗糙度和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溅射功率为22W时,薄膜具有最小的表面粗糙度16.3nm,电导率和功率因子分别为2.9×10^4S/m和5.74μV/k^2m,单层Bi薄膜最佳的工作温度为85~105℃。Bi/Bi2O3晶格复合热电薄膜最佳的溅射层数为5层,其电导率和功率因子分别为9.0×10^4S/m和21.0μN/k^2m,分别比单层Bi薄膜提高了2.1倍和2.65倍。

  • 标签: 热电材料 射频磁控溅射 薄膜 晶格复合结构
  • 简介:文先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ZnO进行改性,再通过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ZnO/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改性纳米ZnO用量对复合乳液的紫外吸光率、复合乳胶膜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TEM、紫外吸收光谱、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抑菌率测试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改性纳米ZnO用量为3.0%时,所制备的复合乳液抗紫外性最强、复合乳胶膜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当纳米ZnO用量升至4.0%时抑菌率显著提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3%和80.0%。

  • 标签: 纳米氧化锌(ZnO) 改性 聚丙烯酸酯 原位聚合法 抗菌
  • 简介:据报道,最近,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陈韦研究员课题组在碳纳米管和生物聚合物分子的复合材料的可控电驱动性能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采用简单的溶液超声混合、蒸发成膜的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物薄膜,其中,高导电的碳纳米管在不导电的壳聚糖体中形成了均匀的导电网络结构。

  • 标签: 生物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驱动性能 壳聚糖复合物 聚合物分子 高导电
  • 简介:以钬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硝酸银作为银源,通过合适的配比以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纯TiO2m米粉体及不同银含量掺杂的TiO2m米粉体.采用XRD、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XRD结果表明,掺杂银和未掺杂银的TiO2纳米粉体均为锐钬矿型,平均粒径约为9-13nm,适量银的掺杂有效抑制了TiO2粉体粒径的增大以及向金红石型的相转化.光催化活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掺银TiO2比纯TiO2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活性有了明显提高.

  • 标签: 溶胶-凝胶(Sol-gel) Ag-TiO2 光催化
  • 简介:采用溶液聚合法成功制备壳聚糖与聚丙烯酸(CS/PAA)纳米微球。将壳聚糖直接溶解于丙烯酸溶液中,在N2保护下,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在反应后期再加入戊二醛引发壳聚糖表面交联致密,即得所需要的纳米微球,在此基础上,制备了CS/PAA包覆SiO2纳米微球,并运用SEM、TEM、XRD、FTIR和PL等技术进行形貌、分散性及荧光性能表征,简单探讨其形成机理。

  • 标签: 纳米微球 壳聚糖 丙烯酸 二氧化硅
  • 简介:介绍一种以沸石-水作为工质对的吸附式制冷空调系统,并对其热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循环时间840s,驱动热源为80。c的热水,流量为2.80m3/h;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C,供冷凝器冷却水的流量为2.74m3/h,供吸附床吸附时冷却水的流量为4.27m3/h;冷冻水进口温度为22。c,流量为0.71m3/h。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在420~840s循环周期内,制冷量范围为1679~1905W,系统COP的范围为0.02~0.66。

  • 标签: 吸附式制冷 沸石-水 热力性能 试验研究
  • 简介:采用己二胺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脂肪族胺类固化剂B,并用它与添加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环氧树脂固化制备了B/MWNTs/环氧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Novocontral宽频介电谱测试仪对合成固化剂B的结构及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从电导、介电常数、损耗3个方面与常用固化剂DDS/MWNTs/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固化剂种类对MWNTs/EP复合材料的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使用含有导电π键的DDS作为固化剂要比长碳链的胺类固化剂B更容易达到逾渗点,即使添加少量MWNTs就可以达到好的电性能

  • 标签: 固化剂 碳纳米管 导电复合材料 电性能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Zn含量掺杂的SrTiO3光催化剂(Zn-SrTiO3),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镜显微(SEM)和荧光光谱(PL)对其进行了表征,用亚甲基蓝(MB)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rTiO3经Zn掺杂后仍然保持了钙钛矿结构,Zn2+进入SrTiO3晶格对Sr2+进行了替位掺杂,导致晶格畸变;热处理温度升高,样品发生热团聚;适量的Zn掺杂,能有效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提高SrTiO3的光催化活性;当掺杂量n(Zn):n(Sr)=1.5:100,热处理温度900℃时制备的样品光催化活性达95.5%,明显优于同等条件下纯SrTiO3活性58.5%,样品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锌掺杂 钛酸锶 光催化
  • 简介:对比了纯PP纤维、PP/PS改性纤维和PP/Hy-PS(Garamite)改性纤维的上染率、染色深度K/S值、颜色饱和度C^*值。试验表明,由于PP/Hy-PS(Garamite)共混纤维中纳米膨润土上带有大量羟基,从而提高了聚丙烯纤维与染料分子的亲和作用,因此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相近规格(纤度、取向度、结晶度相近)的纤维PP/Hy-PS(Garamite)体系的上染率、染色深度R/S值、颜色饱和度C^*值都较PP/PS体系有着进一步的提高。另外,耐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和耐汗渍牢度试验表明,PP/Hy-PS(Garamite)改性共混纤维的染色牢度都比较好,均在4级以上,完全满足服装用要求。

  • 标签: 聚丙烯 细旦纤维 可染性 分散染料 纳米膨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