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福建地区围海、围垦造地迎来新一轮发展。福建地区海相淤泥土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即含水率高达60%以上,局部可达80%,普遍高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沿海滩涂地海产养殖业发达,土壤生物质富营养化对淤泥土性状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在该地区对深厚超软地基类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时,针对性经验缺乏。本文通过福建地区大面积深厚超软地区填海工程实例分析,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时间和效益等因素,对深厚超软地基真空预压处理,提出工艺技术参数建设性建议。

  • 标签: 大超载比 深厚超软地基 处理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汛情的发展状况,以及防汛指挥调度措施的运用.根据遥感动态的监测结果,详细分析了汛情的发展和调度措施运用后汛情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次洪水发生过程中,防汛指挥调度是成功的,洪水没有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多时相、连续动态的汛情遥感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汛情的发展及变化情况.

  • 标签: 淮河流域 汛情 调度 遥感 监测 分析
  • 简介:在华北平原地区,混凝土输水渠道分布较广,在运行过程中,冻害破坏是威胁衬砌混凝土渠道安全的主要因素。该文结合南水北调总干渠混凝土衬砌渠道设计、施丁及运行管理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造成混凝土衬砌渠道冻害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为提高类似工程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

  • 标签: 衬砌混凝土 冻害破坏 预防措施
  • 简介:对222团竖井排灌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水文地质效应分析,得出竖井排灌工程在本区降低潜水埋深较为显著,灌溉条件下农田土壤脱盐使潜水矿化度升高。同时竖井排灌即排水灌溉又可减轻土地盐碱化对干旱区农业生产的双重作用是适宜高效的。

  • 标签: 灌区 竖井排灌 盐碱化治理 潜水埋深控制 三工河流域
  • 简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三峡永久船闸地下输水系统工程的混凝土衬砌施工中,出现了工程结算价款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以致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资金运作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困难。为了弄清其中原委,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一、十一工程组成的联总公司对此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论证工作,在维护合同条款、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施工规范、施工手段、施工条件和设计变更等方面的内容,对所有涉及合同条款中界定的变量因素,进行了全方位不同层次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找到了工程成本巨额亏损的原因。

  • 标签: 索赔变更 量化分析 地下输水系统 混凝土施工 永久船闸
  • 简介:桃林口水库设计条件下不承担防洪任务,但遇中小洪水年份,在水库未蓄满时,可以发挥“以蓄代泄”的削峰作用。利用桃林口水文站实测系列,采用时历法兴利调节与洪水调节联合进行的方式,分析水库的削峰作用。分析结果表明:5~10年一遇标准洪水水库削峰作用明显;20年一遇洪水水库基本不起削峰作用。

  • 标签: 桃林口水库 洪水 削峰 泄量
  • 简介:综合考虑水文、水力不确定性因素对汛限水位控制下的水库防洪极限风险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模拟方法计算极限防洪风险率。应用一阶季节性自回归模型模拟多场入库洪水序列,考虑水力不确定性对泄洪能力的影响,在给定调洪规则下对不同汛限水位方案进行调洪,得到水库最高调洪水位和防洪极限风险率。实例结果表明:水文因素的随机性和防洪调度规则是水库防洪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力因素对防洪风险影响不大,同时得出了水库面临汛限水位所能承受的极限风险率,为决策者安全度汛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 标签: 汛限水位 极限风险率 随机模拟 控制指标
  • 简介:利用2015-2016年地下水埋深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选取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的及不同行政区域的6个地下水浅层井,从地质因素、降水因素、人为因素及年际变化因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衡水市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到降水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因素及年际变化因素影响不明显。提出了利于衡水现状下的几点措施,衡水市应该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节水意识,改善农业种植及节水灌溉方法,才能有效地利用浅层地下水。

  • 标签: 浅层地下水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 简介:JLT水电站最大坝高157m。水库蓄水后量水堰测得的渗漏水量相对较大,文中根据工程前期以及后期补充的资料,从渗流原因、坝体、坝基及两岸渗流稳定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证实目前的渗漏只是带来很小的电量损失,对坝体、坝基及两岸安全并不能构成威胁。同时对水工建筑物渗流控制工程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总结。

  • 标签: 混凝土面板砂砾-堆石坝 渗流 渗流控制 渗透稳定性
  • 简介:以南水北调中线磁河渠道倒虹吸为例,对倒虹吸淤积状态下过流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倒虹吸管内淤积厚度与过流能力的关系。

  • 标签: 倒虹吸 淤积 过流能力
  • 简介:桃林口水库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三道河村附近,工程始建于1991年7月,2000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060km~2,总库容8.59亿m~3,兴利库容7.09亿m~3,多年平均调节水量6.33亿m~3。桃林口水库为多年调节运用水库,主要以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旅游。

  • 标签: 桃林口水库 水质评价 兴利库容 秦皇岛市 竣工验收 流域面积
  • 简介:瀑河水库自建库以来,多次发生坝基渗漏、坝后管涌和下游沼泽化等渗流破坏现象.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分析,提出引起坝基渗流破坏的几处薄弱地带.经过渗流稳定理论计算,预测在高库水位条件下主副坝均存在渗流破坏的可能性.为消除大坝可能出现的渗流稳定安全隐患,建议在坝前增设土工膜水平防渗;在主坝段增设坝后贴坡排水.

  • 标签: 瀑河水库 渗流稳定 加固处理 土工膜
  • 简介:随着施工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施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崭露头角,但是对于许多企业而言由于缺少国外施工管理经验不能适应国际市场要求导致企业经营非常困难,常常是负债经营,因此如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2011年我单位现有国际工程项目统计资料显示,施工项目设备、物资成本所占比重占总投入成本的已达到80%以上,因此降低保障成本已成为国外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中的重点。成本与效率向来是相互矛盾的两个主体,同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如何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运作方式与管理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水电站建设的保障效率,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学习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运营成本和保障效率两个方面出发,对国际工程的保障工作进行分析,以进一步说明采取寄售形式的保障供给方式在现有国际项目运营中对于提高保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成本管理 寄售 国际项目
  • 简介:采用了AFTimpulse3.0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上惠南庄泵站的管网模型,并对泵站过渡过程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后,发现对于大流量的管线按照自流形式布置的泵站,泵站掉电过程中并未产生正压水锤,泵后水流流速大,掉电后容易在泵后形成比较大的负压,且在备用泵后的盲管端更易产生较大的负压,采用空气阀对泵后负压的控制比较有限,有效的方法是加大泵的转动惯量。

  • 标签: AFT IMPULSE 3.0 负压 转动惯量 水力过渡过程
  • 简介:常规的研究发现,高拱坝高坝大库所产生的库盘变形影响是必然存在的,由于其变形规律的不明确性,有必要对高坝大库的库盘变形规律进行研究。本文仅考虑库盘变形的弹性部分,利用线弹性有限元方法,建立高拱坝大范围直线型河道库盘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直线型河道库盘变形规律,并确定合理的库盘建模范围,在此后实际工程的坝体变形分析中,为全面考虑库盘变形对坝体变形性态的影响奠定了基础,确保能够有效地监控大坝的安全运行。

  • 标签: 高拱坝 库盘 直线型河道 变形规律
  • 简介: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提出,是水资源保护工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革,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对维持生态环境用水的要求更为迫切.从维持河流的合理流量、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和城市环境需水并维护水体的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计算,确定邢台市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今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地表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 生态环境需水量 邢台市
  • 简介:通过对大洺远水库地基土层的3次有关试验资料的分析,运用几种不同的载荷理论及计算方法,并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正确地确定了该地基土层的承载力,认为工程设计中,地基承载力按280kPa进行考虑是可行的,并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 标签: 载荷理论 老粘性土 临塑荷载 临界荷载 极限荷载 地基承载力
  • 简介:利用石家庄市1985~2014年共30年的降水资料,运用距平百分率、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近30年来降雨量变化特征,为预测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提供借鉴。

  • 标签: 石家庄 降雨量 距平百分率
  • 简介:根据调查收集的北方寒冷地区的气象资料和河流的冰情资料,对这些地区的气温分布及主要河流冰情的发生、演变过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描述了北方河冰灾害的几种主要形式,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冰情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为我国已建和在建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 标签: 寒区河流 冰情与冰灾 调查与分析
  • 简介:基于广西25个气象台站1958-2016年的气象资料,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Lee-Heghinan变异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广西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表现出微弱增加趋势;各气象要素分别在1979年、1974年、2011年、2002年和1997年发生变异;各气象要素均表现出多时间尺度耦合的复杂特性,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2a、29a、31a、26a和13a;各气象要素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未来变化趋势将继续与过去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空间上,广西年日照时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

  • 标签: 气象要素 趋势分析 变异分析 周期分析 空间分析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