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10月12日教育部教技函[2007]68号文公布了2007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人选名单,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研究团队被正式列为教育部2007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2008—2010年,资助经费300万元,项目负责人为长江学者夏庆友教授。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教育部 研究所 创新 蚕学 大学
  • 简介: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激发师生们对艺术业余爱好的追求,该所成立了“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插花艺术爱好者协会”,特别邀请到从日本留学5年归国的小原流派四级教授向玉冰老师,利用周未业余时间为该所16位插花爱好者讲授“小原流插花艺术”。

  • 标签: 蚕学 西南大学 “小原流插花艺术” 技术培训 系统生物学 研究所
  • 简介:以桑叶为原料,通过自然发酵与直投式发酵方式生产桑叶酸菜。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比较分析了两种发酵方式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的桑叶酸菜共鉴定出75种风味物质,醇类的相对含量最高,为35.21%;其次是酯类,为25.53%。直投式发酵的桑叶酸菜共分离鉴定出71种风味物质,酯类的相对含量最高,为37.21%;其次是醇类,为22.98%。两种发酵方式的主要香气成分类似,但相对含量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味。

  • 标签: 桑叶 酸菜 自然发酵 直投式发酵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文章以扎陵湖乡河源新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从社区治理的视阈出发,对河源新村生态移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与此同时,深刻剖析了导致河源新村生态移民问题的主客观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社区治理中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迁入地"落地生根"。

  • 标签: 藏区 生态移民 民族社区 社会治理
  • 简介:有机肥料是一种完全肥料,含有作物生育所必须的各种养分。其大量的有机物质,对改良土壤,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改善土壤中的空气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前人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桑田施用有机肥可获得持续增产的效果。亦有不少报导。而对其叶质改善和原蚕收成率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有详细的报导。为了探明施用有机肥与原蚕收成的关系,我们曾于1988~1990年进行此项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选择桑树生长均匀,同一树龄,同一品种的桑田进行。

  • 标签: 原蚕 桑树生长 改良土壤 保肥能力 空气状况 规范化研究
  • 简介: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赫氏蒲螨未吸血雌成螨、雄成螨和寄生不同时间雌成螨进行观察,发现雌成螨螯肢特化成口针和口针鞘,须肢特化成细针,有气门和倒卵形假气门器,在末端有双瓣状生殖孔,足Ⅰ趾节特化成钩形爪,足Ⅱ、Ⅲ、Ⅳ趾节为双叶状爪垫,随着寄生吸血时间不同,末体部迅速膨大;雄成螨螯肢完全退化、须肢发达,无气门和假气门器,前足体部背面有突起一对,外生殖器发达,在末体部尾端有阴茎呈竹管状,足趾节均为钩形爪。

  • 标签: 家蚕 赫氏蒲螨 超微形态 扫描电镜
  • 简介:2008年8月4日上午,重庆市童小平副市长在政府办公厅、重庆市科委、教委等部门领导视察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周泽扬教授、鲁成教授等向童副市长介绍了该所家蚕基础研究及产业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童副市长对该所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发等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不断与向院士等进行探讨,童副市长还指示要十分关心该所的平台建设和条件的改善。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重庆 童小平 副市长 蚕学 西南大学
  • 简介: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研究人员代方银等研究揭示了家蚕体色突变“暗化型”(melanism,mln)的成因。研究论文《Mutationsofanarylalkylamine--n--acetyltransferase,BM—IAANAT,areresponsibleforthesilkwormmelanismmutant》于2010年3月23日在《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杂志在线发表,6月18日正式出版。这是目前中国科技工作者利用本土资源和科技力量独立完成的第一篇关于家蚕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研究的论文。

  • 标签: 研究论文 突变基因 定位克隆 生物化学 家蚕 杂志
  • 简介: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s,GST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生物体的重要解毒酶系。它的功能广泛,主要包括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有毒亲电子化合物扼合,以增加毒性物质的水溶性而排除体外;作为过氧化物酶,对脂质过氧化产物进行解毒,从而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及以隔离机制被动结合杀虫剂等。昆虫GSTs主要分为6个已知的基因家族,其中Delta和Epsilon为昆虫特异的家族,已鉴定的抗药性相关基因则主要分属于这两个家族。本文主要对昆虫GSTs的比较基因组学及在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昆虫 杀虫剂 基因组学 抗药性
  • 简介:近年来我省蚕种生产担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后期死蛹的严重发生是重要原因之一。据1986~1987年调查,我省各蚕种场(站)后期死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发生率为5~10%,较严重的为20~30%,更甚者高达50%以上,因此,加强对原蚕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预防的研究,对提高我省蚕种质量、提高担茧制种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关于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规律和防治,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及发生规律的结论不尽相同,较多学者侧重认为细菌性、创伤感染造成的,防治的主要方法是推迟

  • 标签: 蚕期 蚕种质量 上簇 适熟叶 原蚕区 创伤感染
  • 简介:今年6月,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申报的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蚕桑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已获国家批准立项,项目实施年度为5年,牵头专家为向仲怀院士。

  • 标签: 产业技术 专项经费 公益性 立项 蚕桑 科研
  • 简介:为害桑树的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又称褐天牛,展鞘翅目,天牛科,也是川东蚕区普遍发生的重要害虫。据近期调查危害率,老树在80%左右,壮树44.5%、幼树20%,连当年嫁接和扦插成活苗木也受其害。桑天牛主要为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造成桑树空心,致使树势衰竭,生长不良,甚至枯死。同时,成虫也咬食新梢皮层,摄取补充营养。若咬食后成环状,则造成枯枝,其产卵痕,遇大风引起枝条折断。据研究幼虫被害

  • 标签: 桑天牛 褐天牛 扦插成活 天牛科 危害率 补充营养
  • 简介:用野生桑12份、栽培桑品种6个选配不同类型、不同倍数性的远缘杂交组合32个,研究远缘杂交的结实性和成苗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桑二倍体×栽培种二倍体的成籽率、成苗率优于野生桑六倍体×栽培种二倍体的成籽率和成苗率;栽培种二倍体×野生桑二倍体的成籽率、成苗率优于栽培种二倍体×野生桑六倍体的成籽率和成苗率;栽培种×野生桑的成籽率、成苗率优于野生桑×栽培种的成籽率和成苗率.

  • 标签: 二倍体 六倍体 杂交结实性 种子成苗能力 野生桑 远缘杂交育种
  • 简介:为了解决传统的蚕桑生产中存在着费工、费时,且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的难题,围绕着“省力、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开展小蚕(以下指1-3龄)每日1回育,大蚕(以下指4-5龄)每日2回育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小蚕每日1回育,大蚕每日2回育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蚕工效,只要技术处理得当,产茧量、茧质、幼虫生命率等与普通充(每日四回育)无明显差异,而且有提高的倾向.

  • 标签: 省力化养蚕技术 小蚕每日一回育 大蚕每日二回育
  • 简介:新型蚕用消毒剂“克孢灵”是广东顺德市化学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共同研制并生产的高效广谱杀菌剂。1990年初进行养蚕消毒室内试验,在肯定消毒效果后,1991年春蚕开始,进行“克孢灵”生产中试。现将“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研究及生产试验报告如下:一、“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试验<一>试验材料及方法(一)试验材料1.消毒药液配备:①“克孢灵”消毒药液配制:在含有效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药液配制 有效氯含量 蚕桑生产 广谱杀菌剂 丝绸公司
  • 简介: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蚕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蚕学专业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的必要性;对目前蚕学专业教育现状进行归纳阐述和对蚕学专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发展意见,希望从学生、学校、政府方面进行着手提升,以培养更多蚕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发扬中国传统蚕丝文化。

  • 标签: 蚕学 教育 现状 对策
  • 简介:2008年7月18—20日,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在重庆永川中华茶艺山庄召开2008上半年工作总结会,研究所全体在职人员参会,会议由副所长夏庆友教授主持。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研究所 蚕学 大学 西南 中华茶艺
  • 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建所以来共获得科研成果15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项,省(部)级奖项51项,院(市)级奖项31项,其他奖项11项,通过鉴定53项。另外,获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项,7个品种通过审定,建成各级科研平台17个。

  • 标签: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研成果 研究所 平台 柑桔 软件著作权
  • 简介:电子商务的发展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趋势,在人类的生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正逐步影响企业的生产与人民生活方式的深度变革,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支撑。笔者于2011年9月-2016年9月连续5年对中山市100多家大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调研统计发现:大多数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人才规格以“商务型”人才为主,达到95%,而技术与管理型人才仅为5%;同时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要求,首先是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其次才是商务能力和电子商务等核心技能,这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和专业设置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中等职业学校教 电子商务 专业设置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