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银黄退热洗剂对小儿外感发热外感热证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收治于 2019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的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银黄退热洗剂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在就诊时的体温以及用药后 30min、 2h、 4h的体温,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在入院时两组患儿体温比较无差异( P> 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银黄退热洗剂对小儿外感发热外感热证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地使得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银黄退热洗剂 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热证 疗效
  • 简介:[摘要]复方芩兰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均有治疗外感热之功效,通过对两种口服液药物方剂组成、药材成分、药性及药理作用等对比分析探索,综合评价两种口服液药物在临床方面的药效表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比热感冒应用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9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热感冒患者;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均分2组,1组为应用中药颗粒治疗的对照组(n=48),1组为应用中药饮片治疗的观察组(n=48);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开始退热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痊愈时间方面,观察组(11.13±4.04、29.42±3.46、39.16±3.01h)同对照组(19.71±3.72、36.92±3.10、43.54±3.65h)相比显著较早,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5.83%)同对照组(81.25%)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热感冒治疗中药饮片疗效整体疗效优于中药颗粒,具有高安全性、药效显著优势,可促使患者疾病尽早康复;建议推广。

  • 标签: 风热感冒 中药颗粒 中药饮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芍药甘草汤合大定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促进病症改善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共计6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组名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30例。参照组患者实常规治疗,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芍药甘草汤合大定珠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症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语言功能均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相较于参照组更为显著,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汤联合大定珠能够极大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风偏瘫痉挛 芍药甘草汤 大定风珠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在脑梗死合并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合并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6例,进步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中,显效13例,好转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脑梗死合并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较仅使用西医治疗方式更加理想,患者疾病控制情况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脑梗死 风痰瘀阻型帕金森综合征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钠与疏解毒胶囊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解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复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复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与疏解毒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症状与体温复常时间快。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疏风解毒胶囊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1例24岁男性癫痫患者长期口服丙戊酸钠疗效不佳。后改为口服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1片,3次/d;复方苯硝那敏片午餐后2片,晚餐后1片;九龙化丸4丸,3次/d。服药约1个半月后患者颜面、躯干、上肢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后蔓延至全身,伴有口唇溃烂、高热、颜面部水肿、咳嗽咯痰。停用上述药物。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742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79U/L,碱性磷酸酶406U/L,γ-L-谷氨酰转肽酶1123U/L,C反应蛋白57.4mg/L,肌酸激酶235U/L,肌酸激酶同工酶60U/L,α-羟丁酸脱氢酶561U/L,乳酸脱氢酶899U/L。诊断为抗癫痫药联用所致药物超敏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治疗。治疗6d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肝功能:ALT165U/L,AST55U/L。入院第25天.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抗癫痫药 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片 复方苯硝那敏片 九龙化风丸 超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