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脾八珍糕+布拉酵母菌对腹泻患儿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n=47,两组患者均给予布拉酵母菌治疗,观察组另增加健脾八珍糕联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脱水消失、止泻、退热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给予健脾八珍糕+布拉酵母菌作联合治疗,在改善患儿肠道生态微环境,调节患儿脾胃,缓解症状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泻 健脾八珍糕 布拉氏酵母菌 肠道生态微环境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种植体支抗在安Ⅱ类错牙合患者中远移上颌整体牙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科的22例安Ⅱ类错牙合病例,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 U1-SN角、U1-L1角、U6-Ptv距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较治疗前没有变化,左右两侧脱落率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抗进行上颌牙列远移的效果显著。

  • 标签: [] 早期矫正 Twin-block功能矫正器 固定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应用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针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6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4例,给予对照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给予观察组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针固定术治疗,将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伸直角度(178.63±1.61)度、弯曲角度(150.36±2.37)度、提携角(6.77±1.05)度均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应用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针固定术治疗可以提升疗效,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采取纳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效果;方法:经过在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进行分析中,通过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化疗组实施化疗,双免疫治疗组实施双免疫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双免疫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纳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效果。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更好地理解免疫治疗在MPM中的作用机制,并解决其面临的挑战,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 标签: 恶性胸膜间皮瘤 纳武利尤单抗 伊匹木单抗一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外固定架(未使用克针固定),观察组实施闭合复位克针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DASH评分和Gartland-Werley评分都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优13例,占65.0%,良5例,占25.0%,差2例,占10.0%,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10例,占50.0%,良3例,占15.0%,差7例,占35.0%,优良率为65.0%。两组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27,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名患者发生移位,中移率为5.0%,对照组有5名患者发生移位现象,中移率为25.0%,两组中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23,P<0.05)。结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克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关节功能。

  • 标签: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针固定术治疗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接受闭合复位经皮克针固定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4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2.02-2023.02,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更高;睡眠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评分更低。结论 对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针固定术治疗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菌(Typ1-HGF)对束缚-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预防组、对照组。造模前用Typ1-HGF给预防组大鼠灌胃,隔天一次,共灌胃6次,每只大鼠3ml/次,

  • 标签: 肝细胞 生长因子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大鼠 应激性胃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3B自锁托槽在安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中的优势。方法选取安I类错颌非拔牙患者(拥挤度〈4mm)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2_3~17.5岁,分为两组,A组60例使用3B自锁托槽矫治,B组60例使用3B滑动直丝弓托槽矫治。记录两组排齐整平时问、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及牙弓宽度。结果A组排齐整平时间(5.1±1.7)个月,B组为(7.9±1.8)个月:A组平均复诊时间8周,B组为4周;A组复诊次数(7.00±1.09)次,B组为(16.00±1.43)次;A组总疗程(12.15±1.46)个月.B组为(17.49±1.8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均有显著变化,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的矫治中,自锁组治疗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明显低于直丝组。

  • 标签: 3B自锁托槽 滑动直丝弓托槽 安氏I类错颌 畸形 矫治
  • 简介:目的:本研究是在前期细胞水平实验的基础上将携带NK4基因或IL-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菌(Ty21a-PcDNA4-NK4及Ty21a-PcDNA4-IL2)通过口服方式给药,观察外源基因在小鼠体内分布、产生的免疫效应及抗肿瘤的作用,探讨减毒沙门菌作为口服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及NK4基因、IL-2基因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NK4基因 IL-2基因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 小鼠肿瘤 防治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ctic-associoteddiarrhea,AAD)的疗效及对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106例AAD患儿,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53例。单一组予以匹多莫德治疗,联合组予以布拉酵母菌散联合匹多莫德治疗,两组均予以补液、补充水电解质及抗炎等常规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临床症状缓解及留院观察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TNF-α、IL-6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单一组(81.13%),且复发率(3.77%)显著低于单一组(20.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临床症状缓解及留院观察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TNF-α、IL-6水平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CD3^+、CD4^+/CD8^+、CD4^+水平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与布拉酵母菌散联合应用于小儿AAD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降低TNF-α、IL-6水平,缩短留院观察时间,降低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匹多莫德 布拉氏酵母菌散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布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布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初次诊断接受血清学与细菌学联合检验的为A组,只接受血清学检验的为B组,仅接受细菌学检验的为C组,然后对三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阳性检出率远远超过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菌病患者应用血清学检验联合细菌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血清学检验或者是细菌学检验。

  • 标签: 布氏菌病 血清学检验 细菌学检验 价值对比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龙整脊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1.02-2023.07)我院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2例。遵照随机分组方式划分组别,各自含有41例。单独组:予以核心肌力训练治疗,研究组:予以龙整脊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评析、处理不同治疗下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均比单独组更低,治疗效果比单独组更高(P<0.05)。结论:应用龙整脊疗法联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可以使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现象得到缓解,同时,还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腰椎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使用。

  • 标签: 龙氏整脊疗法 核心肌力训练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给于口服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Typ1-HGF)后检测胃溃疡愈合情况及局部c-Met和CD34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基因药物Typ1-HGF对乙酸性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乙酸性胃溃疡动物模型77只,并随机选出5只用于检测给予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后GFP在大鼠胃壁中的分布,

  • 标签: HGF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实验性大鼠 胃溃疡 CD34 c-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