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痰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7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在治疗初期进行止咳、辅以吸氧以及退热化痰等辅助治疗,同时施以阿奇霉素的序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痰清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治疗后其退热化痰、止咳、住院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的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明显变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对照组为48.57%(17/3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45,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清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好,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及身体相关的体征消失较快,发热时间大大缩短,因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痰热清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比风感冒应用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96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风感冒患者;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均分2组,1组为应用中药颗粒治疗的对照组(n=48),1组为应用中药饮片治疗的观察组(n=48);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开始退热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痊愈时间方面,观察组(11.13±4.04、29.42±3.46、39.16±3.01h)同对照组(19.71±3.72、36.92±3.10、43.54±3.65h)相比显著较早,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5.83%)同对照组(81.25%)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风感冒治疗中药饮片疗效整体疗效优于中药颗粒,具有高安全性、药效显著优势,可促使患者疾病尽早康复;建议推广。

  • 标签: 风热感冒 中药颗粒 中药饮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医院2021年5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中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随机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冰毯和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物理降温的基础上对鼻饲羚角钩藤汤加减方法加以应用,实时对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比观察组更短,且SF-36(生活质量评分)总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患者时能够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助力,让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降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羚角钩藤汤 急性脑卒中 中枢热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医院2021年5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中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随机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冰毯和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物理降温的基础上对鼻饲羚角钩藤汤加减方法加以应用,实时对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比观察组更短,且SF-36(生活质量评分)总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急性重症出血性脑卒中中枢患者时能够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助力,让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降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羚角钩藤汤 急性脑卒中 中枢热 体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2级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利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北京地区13家2级甲等医院2009年1~6月份的抗高血压药用药数据.包括药品名称、数量、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大类抗高血压药品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小有变化,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AT,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销售金额占前三位,用药稳定。这三类药品销售金额占销售总金额的860g%。13家2级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品销售金额2月、5月份走低.尤其2月份降幅明显.2~6月销售金额增长率分别为-21.46%、96.16%、-8.57%、-7.46%、40.74%。结论:北京地区13家2级甲等医院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良好控制血压的同时.兼顾保护靶器官。CCB、ARB、ACEI占北京地区抗高血压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分析
  • 简介:目的对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官兵智齿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提出干预意见.方法对我院所保障的亚热带地区体系部队的部分官兵进行智齿体检,收集其智齿萌出、曾患病、拔除及其引起危害情况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调查总体智齿萌出3729人,占总人数83.31%;曾患病3374人,已拔除159人,需拔除3279人;引发急、慢性冠周炎最为常见.结论部队官兵主要年龄段正是智齿萌出的时期,萌出过程及萌出后引发的危害不可小视,应建立合理的智齿处理机制.

  • 标签: 磨牙 第三 军事人员 亚热带
  • 简介:为了解丹东市学校(幼儿园)饮用水卫生状况,我们对347所学校和幼儿园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自建式供水基本都无《卫生许可证》,83.5%的自建式供水不消毒,41.2%的自建式供水无卫生防护,卫生管理很不规范。高达14.3%学生使用未经消毒或无卫生防护水源供应的生活饮用水,存在着很大的卫生安全隐患。我们提出各级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共同解决现有问题,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 标签: 学校 饮用水卫生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杭州地区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及趋势。方法:根据杭州地区11家三甲医院和9家二甲医院2011-2013年的用药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和数据汇总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杭州地区20家医院头孢类抗菌药物品种数为37种,其后两年数量骤减并维持在28~29种,购药金额从2011年的5.5亿元逐年递减至2013年的4.7亿元,其中2011年头孢类抗菌药物购药金额首次出现大幅下降(-20.68%)。从购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来看,杭州地区头孢类抗菌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最为广泛.其次是第二代头孢。结论:杭州地区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受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影响明显,为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趋于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 标签: 杭州地区 头孢类抗菌药物 购药金额 用药频度
  • 简介: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是唯一含青蒿素的蒿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疟疾等功效。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对恶性疟疾、脑型疟疾有特效,是WHO推荐的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诱导多种细胞凋亡的作用。多年来,商用青蒿素主要依靠野生青蒿资源。青蒿的品质与环境、气候、

  • 标签: 青蒿 青蒿素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蒸发光散射检测
  • 简介:我们对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有ABO血型记载的10052名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了青岛地区ABO血型与疾病的关联,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0~1903年在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和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052名输血患者。

  • 标签: ABO血型分布 青岛地区 联调 胆道结石 风湿性 青岛医学院
  • 简介:目的调查某区海军部队官兵肾结石发生情况及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在某区部队医院进行体检的1000名驻地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和B超检查,用Chi-squared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肾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某区部队官兵肾结石患病率为4.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兵种(OR=0.620,95%CI:0.426,0.901)、饮食习惯(OR=0.687,95%CI:0.489,0.966)、饮水量(OR=0.608,95%CI:0.409,0.903)和泌尿系感染史(OR=3.054,95%C1:1.424,6.551)。结论兵种、饮食习惯、饮水量和泌尿系感染史是某区部队官兵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应该高度重视,加强防控。

  • 标签: 军事人员 肾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院 64 例肾病综合征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常规协同优质护理。 结果: 出院时,乙组生活质量量表( SF-36 )评分较高 ( P< 0.05)。乙组住院时间短于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甲组 ( P< 0.05)。 结论: 给予肾病综合征出血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其生活质量,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发热动物模型,研究4℃时蛙皮素的降温作用及其与cAMP的关系.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4℃下侧脑室微量注射蛙皮素、白细胞介素-1β,观察大鼠体温变化情况,并测定下丘脑和血浆中cAMP含量.结果:在IL-1β诱导发热大鼠中,下丘脑及血浆中cAM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1);蛙皮素可以降低大鼠正常体温,下丘脑cAM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亦随之降低(P<0.01);预先侧脑室注射蛙皮素能翻转大鼠IL-1β性发热,且下丘脑cAMP含量与IL-1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结论:4℃时蛙皮素能抑制IL-1β发热,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cAMP合成或释放实现的.

  • 标签: 蛙皮素 白细胞介素-1Β CAMP 发热 下丘脑 体温调节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喜炎平与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600例随机分成3组各200例。治疗1组采用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组采用毒宁静脉滴注治疗;gO照组单纯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3组用药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及各项化验室指标。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7.0%,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且治疗1、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值得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喜炎平 热毒宁 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