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基本药物目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及《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2010版),对2010-2012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的用药信息、应用药物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本药物配备率持续上升,全部实行零差率和按照医保甲类收费,药价明显下降.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广大病人受益,将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

  • 标签: 基本药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药物利用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严重用药错误(SME)的发生情况及成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0至2013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从中选出所有E~I级(E级:对患者造成暂时性伤害;F级:导致患者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G级: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H级:导致患者生命垂危;I级:导致患者死亡)ME(即SME)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SME的分级、临床表现、发生原因、涉及药品和科室.结果共收集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11份,其中SME报告80份,占15.66%;2010-2013年SME报告在当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的占比分别为22.52%(59/262)、16.67%(10/60)、3.95%(3/76)和7.08%(8/113).80份SME报告中,2010、2011、2012、2013年分别占73.75%(59份)、12.50%(10份)、3.75%(3份)、10.00%(8份);E、H、I级ME报告分别占95.00%(76份)、3.75%(3份)、1.25%(1份).E级ME以皮疹多见;H级ME均为过敏性休克;I级ME造成患者死亡.80份报告涉及81例次ME,发生原因为单次用药剂量过大者78例次(96.30%),日剂量过大、溶媒用量过少和有禁忌证用药各1例次.81例次ME涉及18种药品,其中76例次(93.83%)涉及14种抗菌药物.80份报告涉及14个科室,占比居前3位者分别为急诊科(46.25%,37/80)、骨科(15.00%,12/80)和普外科(11.25%,9/80).结论我院SME以E级为主,主要原因为单次用药剂量过大,但也有导致患者死亡的I级ME发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SME的防范.

  • 标签: 用药错误 药物监测
  • 简介:日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专家梅举教授对一名82岁的老年患者实施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成功拆除了该患者体内一长度约为10cm,直径达7cm,内壁还附有大块血栓的巨大胸主动脉弓部瘤。对如此高龄患者实施该手术在国内还属首次。主动脉弓部瘤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当直径达到5cm以上时,动脉瘤随时会破裂,危及生命安全,

  • 标签: 巨大 胸主动脉 医院 军医大学 鼻手术 首次
  • 简介:毗邻于上海虹口商业中心提篮桥、座落于霍山路327号的提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提篮桥地段医院,是由东长治路地段医院和海门地段医院拆建而成)为一级甲等医院,属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并在唐山路71号、东长治路966号、西安路99号分别设有二个分中心和一个服务点,在霍山路71号设有口腔科,主要承担提篮桥街道9.4万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47人,其中中高级专业人员31人。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居民 医疗服务 上海市 街道 供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自我管理现状调查。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1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血压水平、降压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自我管理现状。结果:140例患者平均年龄(73.85±4.46)岁,平均病程(12.75±7.26)年,平均收缩压(SBP)为(148.43±15.16)mmHg,平均舒张压(DBP)为(86.72±9.24)mmHg。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钙离子通道阻断剂(CCB)及利尿剂为常见用药,30.00%患者采用单一用药,CCB使用最多(42.86%),利尿剂使用最少(9.52%);70.00%患者采取联合用药方式,以两联用药应用最多(47.86%)。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评分为(62.12±5.74)分。结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采取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但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现状仍不够理想,应加强高血压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降压药物 血压水平 自我管理
  • 简介:医院制剂作为药品市场供应的一个补充,由于进行临床试验便利,能够及时满足临床对病人的个体化用药和科研用药等优势,有其存在的必要性[1]。随着国家对医院制剂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简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医院制剂品种有所减少,但特色的品种临床使用却有增无减。

  • 标签: 医院制剂 生产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特点及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150例老年2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资料、血糖水平、常用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与并发症情况。结果:150例患者平均年龄(70.33±5.17)岁,平均病程(17.72±8.53)年,平均FPG(7.12±0.83)mmol/L,平均2hPG(8.84±2.11)mmol/L,平均HbA1c(8.62±1.31)%;MMAS评分为(4.65±2.14)分,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9.33%;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胶囊及伏格列波糖分散片为最常用的三种药物,分别占处方使用次数的49.33%、31.33%及21.33%;胰岛素占总处方使用次数的12.00%;药物使用方面,采用两药联合方案治疗者最多(48.00%),三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者最少(8.67%)。结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高、病程长,多采用两联药物治疗,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以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药物使用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感染科治疗肝炎口服辅助药和抗病毒药的应用情况,分析2008—2010年该类药物的使用数量、消费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对本院治疗肝炎的口服辅助药和抗病毒药使用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本院感染科药房2008—2010年治疗肝炎的口服辅助药和抗病毒药的使用数量、消费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我院治疗肝炎的口服辅助药和抗病毒药的消费金额逐年增长比例分别为27.05%和34.78%,增幅较大。限定日费用(DDC)排名第1位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降幅排名第1位的药物是胆宁片。总金额排序/DDDs排序值总体均接近1,正偏离最多的品种为联苯双酯片,负偏离最多的品种为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结论:我院感染科治疗肝炎的口服辅助药和抗病毒药的消耗近年呈上升趋势,以抗病毒药物为主,用药基本合理。

  • 标签: 肝炎辅助药 抗病毒药 DDDS DDC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世博家园门诊部(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的限定日费用(DD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0—2012年我院西药库出库记录,提取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及不同剂型抗菌药物相关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抗菌药物的DDC进行排序、分析。结果:3年中共用9大类抗菌药物,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的DDC在2011年为最高(64.81元),硝基咪唑类药在2012年为最低(0.09元)。头孢菌素类药中,DDC最高的是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120.84元),最低的是头孢拉定分散片(2.41元),第1代头孢菌素各品种的DDC均未超过9.00元。大环内酯类药中,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与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DDC逐年下降,且在2012年大环内酯类药仅有1个注射与2个口服品种。氟喹诺酮类药注射与口服剂型的DDC均低于大环内酯类药,其中,2012年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DDC为21.25元,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为1.90元,诺氟沙星片为0.77元。结论:2010—2012年,我院大多数抗菌药物的DDC均呈下降趋势,但同一品种不同剂型、剂量或不同厂家的DDC存在差异。

  • 标签: 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 限定日费用
  • 简介:“第12届亚洲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会议暨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学术大会”于2013年7月9日至13日在上海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与亚洲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联盟共同主办,第二军医大学承办。大会共收到论文七百多篇,共有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九百余名代表注册参加会议,实际参会人数超过了一千人。

  • 标签: 亚洲太平洋地区 中国药理学会 药理学家 上海市 会议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