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癫痫是小儿神经科的第一大类疾病,是成人神经科的第二大类疾病,是老年神经科的第三大类疾病。我国现有癫痫患者约1000万,每年新增癫痫患者约50万,其中约1/3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反复癫痫发作,给患者带来神经功能和认知损害以及羞耻感,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影响驾驶等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能使其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

  • 标签: 癫痫 外科手术 前颞叶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61例,男性87例,女性74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62例)、双支病变组(44例)、多支病变组(55例).检测三组血脂、血糖、血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水平并计算Gensini总积分.结果三组年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T4、TSH、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海拔地区冠心病患者的TSH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冠心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促甲状腺激素 高海拔地区 GENSINI积分
  • 简介:目的总结经右腋下小切口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手术经验,探讨其疗效、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缺损大小5~36mm.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在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做直切口,长度2~4cm,经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通过输送导管在食管超声监视下释放房间隔缺损封堵伞.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无恶性心律失常和气栓发生;术后无脑部并发症.1例封堵伞脱落至右房,经原切口改行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术后有2mm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随访残余分流消失.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是一种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右腋下小切口 外科封堵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 简介:随着支架植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多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患者选择植入支架的治疗策略而非外科搭桥,但是对于这类患者中外科搭桥与介入治疗孰优孰劣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近日发表于JACC杂志的一项大型研究纳入了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发现,选择介入治疗的患者5年内发生卒中的风险要远低于选择外科搭桥的患者。该研究纳入了来自11项对比PCI和外科搭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共计11518例受试者(PCI:n=5753,CABG:n=5765),平均随访时间3.8年,发生了239例卒中。

  • 标签: 支架植入技术 患者 搭桥 外科 卒中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