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2/3缺血性卒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其卒由大动脉粥样硬化或小动脉血管病变引起。脑缺血由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或来自复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子脱落导致血流减少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狭窄最主要原因,其过程复杂,涉及血管内皮损伤、炎症、脂质沉积、血管平滑肌增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纤维化、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鉴于他汀类药物(以下简称他汀类)降脂治疗与卒防治研究渐成热点,现将他汀类在卒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及重要临床试验证据综述如下。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卒中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防治 血管平滑肌增生 动脉血管病变
  • 简介:在卒实验性研究,发现胆红素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呈负相关,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尚无胆红素水平与卒相关临床数据。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内科Perlstein等推测,较高胆红素水平,也许能降低卒发生率,并能改善卒患者预后。一项能代表美国普通人群横截面调查———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在1999—2004年调查了胆红素与卒关系。在13214例具有卒史、血清总胆红素检查和卒危险因素资料成人参试者,453例报告有卒史。其中138参试者报告发生了卒不良预后,即由卒引起、长期健康问题,或因卒中导致残疾。校正人口学特征和卒危险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评价危险度(OR值)和95%可信区间(CI)。校正多变量后,在所有参试者,胆红素增加至1.71μmol/L(0.1mg/dl)水平,卒中发生概率降低9%(OR:0.91;95%CI:0.86~0.96);在有卒参试者,卒不良预后概率降低10%(OR:0.90;95%CI:...

  • 标签: 卒中预后 水平卒中 胆红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与等比重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等比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90%,低于重比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4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药物,能够达到满意麻醉效果,且并发症相对较少,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等比重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妇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5月~2016年7月于陆军总医院干四科收治高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患者104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双心护理。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借助超声心动图对其心功能进行评估,并对其遵医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指标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遵医依从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96.15%vs.76.9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8.08%vs.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心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高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遵医依从性,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心护理 高龄患者 冠心病 焦虑抑郁 心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201T1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运动负荷心电图(ES-ECG)诊断冠心病(CAD)临床价值。方法: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为标准(将冠脉管腔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96例做过CAG患者被分为CAD组(n=55)和非CAD组(n=41)。所有患者均行运动负荷MPI和ES-ECG检查。对比分析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结果: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敏感性分别为0.98、0.82;特异性分别为0.85、0.39;准确性分别为0.92、0.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0、0.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7、0.62。结论:运动负荷MP1与CAG有较好一致性,而ES-ECG是一种较好筛查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方法。方法40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选取图像质量较佳22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88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6.80%,特异性为86.20%,阳性预测率为76.47%,阴性预测率92.59%,假阳性率13.70%,假阴性率13.30%。对诊断有临床意义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率为60.0%,阴性预测率93.3%,假阳性率30.0%,假阴性率10.0%。两者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项可靠冠心病诊断方法,作为一项非创伤性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重要筛选手段。

  • 标签: 冠状动脉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卒预防主要手段。与对照组(无治疗)比较,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可减少2/3心源性卒发生,但其抗凝效果难以预测,治疗指数较窄,而且需要常规监测凝血状况,增加了患者和医疗系统负担。维生素K拮抗剂这些缺点促使新一代选择性抑制凝血酶或凝血因子Xa抗凝药发展。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心源性卒中 预防 维生素K拮抗剂 口服抗凝药 试验
  • 简介: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性心肌病并心衰治疗过程临床价值。方法在自2011年8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患者,抽取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患者予以治疗期间,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40)患者施以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常加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辅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认知程度,树立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扩张型心肌炎并心衰
  • 简介:不同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在环境刺激下,具有表型转化能力^[1]。在生理状态下,VSMC形态表现为收缩状态,具有调节血流大小、维持血管张力作用。当血管环境或血流条件发生改变时,VSMC可发生炎性反应和基质重塑,从而使VSMC由收缩型细胞向炎性反应细胞发生转化^[2]。研究显示,VSMC表型转化在血管粥样硬化等一系列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3]。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平滑肌细胞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P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41人为实验组,采用BPL教学方式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39人作为对照组,在实习期间则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方式。在出科前对两组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查房质量提高。

  • 标签: PBL教学 临床护理 教学查房
  • 简介:脑缺血基因治疗是颇具前景治疗手段,以病毒为载体基因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关系到最终治疗成败。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adeno-associatedvirus,rAAV)载体作为目前安全性最好病毒载体系统,在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rm,CNS)已进行了有效转导。随着国内外研究日趋深入,rAAV在脑缺血基因治疗应用也越来越倍受瞩目。现就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动物模型 脑缺血 病毒载体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滤网保护装置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应用。方法配合应用滤网保护装置,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36例次(其中颈动脉33例次,椎动脉起始部3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进行了支架置入术,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O。血管狭窄率由支架前81.4%下降至支架后14.1%;病理学检查显示,27例患者保护装置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75%;保护装置捕捉到有形成分包括纤维蛋白、斑块碎片(坏死组织、胆同醇碎片、钙化成分等)。结论滤网保护装置可以捕捉到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碎解斑块成分,降低术栓塞性并发症发生概率;目前临床治疗应用滤网保护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成形术;滤网保护装置应进一步向微型化发展,以适应更多部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标签: 椎动脉 狭窄 颈动脉 术中 并发症 支架置人术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60名临床上具有高危因素可疑及已确诊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人,在有创血管造影前一天进行对比剂增强64层CT检查,其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共780个节段,712个节段能满足管腔评价(每例均对冠状动脉13个节段进行分析),68个节段因严重钙化、运动伪影无法对管腔进行评价。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64层CT在检测狭窄程度方面,测定狭窄程度分别〈50%、〉50%、〉75%病变敏感性分别是75%、81%、88%,特异性达97%。冠状动脉管壁钙化程度分析显示,同一年龄段人群,冠心病高危组钙化积分明显高于低危组,低危组钙化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有较高诊断准确性,与钙化积分结合可作为评价、筛查冠状动脉狭窄一种元创检查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缺血性卒是致死致残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证实,发病4.5h内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有效方法[1],但可发生出血转化,引起患者早期死亡或对神经功能恢复产生不良影响。t-PA治疗24~36h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为1.7%~6.4%[2]。脑缺血可导致局灶性大脑功能迅速丧失,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可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脑屏障 出血转化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少见并发症原因及其处理技巧。方法给5例颈动脉起始段狭窄率〉98%患昔行CAS治疗,对术中出现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斑块碎裂1例,保护伞导致病变血管急性闭塞2例,保护伞撤出困难1例,支架到位困难1例。5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术中和术后卒中发作或死亡。结论正确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是避免术致残、致死关键。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手术中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方法:收集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护理)和双心医学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双心医学模式心理干预),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双心医学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93.00%比98.00%,P=0.07);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双心医学组住院时间[(7.85±1.31)d比(6.23±1.27)d]、住院费用[(10441.53±3042.75)元比(6336.23±1400.36)元]均明显减少(P均=0.001);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双心医学模式组治疗后SAS[(55.79±7.13)分比(52.15±6.88)分]、SDS[(55.76±6.83)分比(53.70±6.00)分]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双心医学模式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改善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 标签: 冠心病 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41人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式带教。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39人作为对照组,在实习期间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带教。在出科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法带教实习护生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带教质量提高。

  • 标签: PBL教学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SIRT1)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通过对各种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去乙酰化作用,调控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病理过程和生命活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着重要保护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炎性反应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综述
  • 简介:目的对窦性早搏二联律、3∶2文氏型窦房阻滞及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导致长短二联律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在漳州市医院心电图室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26例确诊为窦性心律失常二联律患者,采用Lorenz散点图与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相结合方法进行分析及计算机作图。结果对窦性早搏二联律、3∶2文氏型窦房阻滞及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所致长短二联律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依靠常规心电图,而应结合Lorenz散点图、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才能对这三者做出较为准确鉴别诊断。结论利用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窦性心律失常二联律现象进行鉴别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并降低漏诊率。

  • 标签: 心电图学 心电散点图 窦性早搏 文氏型窦房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 二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