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全程体化救治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8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以腹部损伤为主的123例多发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及救治效果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探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全程体化救治体会。结果123例多发伤患者中,治愈116例(94.3%),死亡7例(5.7%),行手术治疗85例。结论通过开通绿色急救通道,采用专业化救治模式,合理运用损伤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损伤 多发伤 一体化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暴露实验设计,观察北京市雾霾天气对在外活动的健康年轻人呼吸道炎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外活动2小时的健康年轻人,其呼出气氧化氮浓度水平比暴露前上升52.6%;而这种上升在暴露结束24小时后回复原状。该实验从流行病学角度验证了大气污染物致人体健康损害的炎性机制假设,并发现在雾霾天气中,即便是对于健康年轻人,其呼出气氧化氮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非常显著的增加。今后在临床上、以及公共卫生角度上,都应注意发掘能降低个体暴露的方法、更好的保护人群健康。

  • 标签: 雾霾 健康年轻人 呼出气一氧化氮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出气氧化氮测定在成人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2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在选择同期的25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以上患者分别行肺功能检测、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及FeNO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而FeNO和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实施治疗后,FEV1/FVC、FeNO明显改善。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呼出气氧化氮测定,可以有效的检测其FEV1/FVC、FeNO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型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CO中毒后迟发型脑病患者7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加用高压氧,联合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等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等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后迟发型脑病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型脑病 依达拉奉 高压氧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1例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表型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通过血小板计数、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出血时间测定、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进行表型诊断;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αⅡb和β3的含量;PCR法扩增先证者基因组DNAαⅡb和β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采用末端标记双脱氧法进行直接基因测序,对发现的突变位点采用AS-PCR法扩增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和正常人相对应的片段.结果:先证者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涂片血小板分散不聚集,出血时间明显延长,凝血象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的反应基本正常;先证者血小板表面未检测到αⅡb,β3阳性血小板仅占8%,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先证者在αⅡb基因外显子4存在C470A纯合突变,导致αⅡb氨基酸序列Pro126His(P126H)替换.父母为近亲婚配,均为该位点的杂合突变.AS-PCR排除了该突变为基因多态性的可能.结论:整合素αⅡb基因外显子4C470A(P126H)纯合错义突变是导致该患者GT的分子机制,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的种新的整合素αⅡb基因错义突变.

  • 标签: 血小板无力症 整合素αⅡbβ3 流式细胞术 突变 核酸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急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护理质量作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与影像技术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放射科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体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待检时间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改善循环法后患者满意度、待检时间和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给予护理与影像技术体化管理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待检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步应用和探索。

  • 标签: PDCA改善循环法 放射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中、重度牙周炎70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分象限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研究组与参照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比对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短,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中、重度牙周炎采用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效果理想,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 根面平整术 重度牙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实施医护体化联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的效果。方法将5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均采取溶栓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医护体化联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护理3个月够观察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行溶栓治疗的患者,采取医护体化配合微信平台诊疗护理,可强化溶栓治疗效果。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微信平台 急性脑梗死 溶栓
  • 简介:病例:患者,女性,67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起病后约1个月,患者出现间断性谵妄,每次持续1-2min。患者遂至外院行脊髓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检查,结果示潘台试验阳性(微量),白细胞计数137×10^6/L↑,蛋白0.889g/L,糖2.28mmol/L,遂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给予抗病毒、激素、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存在间断谵妄。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 简介:目的:对1例ABO正反定型不致患者的血标本进行鉴定,并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血清学标准方法鉴定ABO血型,并进行血浆总体A糖基转移酶(glucanotransferase,GTA)活性测定。对ABO基因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行PCR扩增、直接测序或克隆后测序分析。结果:本例血清学鉴定为AxB亚型;血浆总体GTA活性明显下降(效价为±);ABO基因外显子1的第2位核苷酸存在T〉C错义突变。结论:ABO基因c.2T〉C突变导致翻译起始位点被跨膜结构域或茎区域中的Met替代,从而形成N端截短的GTA的表达,进而引起此例患者AxB表型。

  • 标签: ABO亚型 启始密码子 错义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在急性牙髓炎中实施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编号后分为次性组与常规组,分别实施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观察指标为近期总有效率、远期成功率及总治疗费用。结果次性组与常规组近期疗效分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有效率稍高于后者,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性组远期成功率稍高于常规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性组总治疗费用远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与常规根管治疗的近远期效果相近,两者均疗效确切,但是前者所用的费用更少。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常规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 治疗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体化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的3200件手术器械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将手术器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600件,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使用体化管理,对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以及20名医生满意情况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及消毒合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体化管理的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质量,提升合格率,减少手术感染的几率,预防医患纠纷,临床中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手术器械 清洗消毒工作 一体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医护康体化的快速康复模式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医护康体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脊柱外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压疮、下肢静脉血栓、便秘、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废用综合征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3%(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P<0.05)。这表明在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期间采取有效的医护康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脊柱外科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 脊柱外科患者 围术期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因我院收治的左半场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给予观察组期切除吻合术,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给予期切除吻合术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可行性都能与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媲美,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一期切除吻合术 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脑膜炎及败血症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病区管理,落实隔离措施,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合理使用药物及营养供给。进过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 标签: 李斯特菌败血症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6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9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3.17%,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率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49%和15.73%。结论采用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7月1日-2012年1月1日收治的患有根尖周炎患者17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7例患者,其中采用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炎为观察组,常规根管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程度级别,并追踪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有83例患者为0级疼痛,2例1级疼痛,2例2级疼痛,疼痛发生率为4.60%;对照组中82例患者为0级疼痛,3例患者1级疼痛,2例患者2级疼痛,疼痛发生率为5.75%,两组患者疼痛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1年后继续跟踪观察,其中观察组67例患者显效,有效1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80%;对照组显效67例,19例患者有效,无效1例,有效率为98.9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均能得到较高的有效率,但是次性根管治疗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常规 有效率 疼痛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