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小组自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以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象,研究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疗法,观察组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1周后及治疗1月后,观察组动态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LVDS、LV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观察组动态血压降低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心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由此得出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常规药物疗法 动态血压 心功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动态葡萄糖监测的集体治疗方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招募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参与者,并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葡萄糖监测和集体治疗方案的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参与者在动态葡萄糖监测下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事件的发生,并改善生活质量。集体治疗方案通过促进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支持,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样本规模较小、观察性研究设计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采用更严格的研究设计,以进一步验证基于动态葡萄糖监测的集体治疗方案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葡萄糖监测 集体治疗 社区 管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五点血糖测量干预法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期间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数,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五点血糖测量干预模式,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实施三个月后,将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糖水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M患者应用五点血糖测量干预法,可有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血糖测量仪 五点血糖测量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4h动态心电图诊断T2DM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T2DM伴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收取时间段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分组,一组观察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诊断、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每组100例,再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不同发作类型心律失常诊断准确性和对照组相比,更高(P

  • 标签: T2DM伴冠心病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 心律失常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准确性。方法:2022.5-2023.10,选择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活检病理学,以活检病理学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核磁共振扫描的结果和效能。结果: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的阳性、阴性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大于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P<0.05)。结论: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准确性大,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癌 核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 活检病理学 准确度 敏感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床旁超声下视神经鞘直径(ONSD)运用于深镇静下神经重症患者颅内压水平及动态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 按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纳入的100例深镇静下神经重症患者(脑出血或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40例患者接受有创颅内压监测的同时接受床旁超声下ONSD监测作为A组,依此推导出益阳地区人群视神经鞘直径提示颅内压升高的阈值,另30例患者单纯接受床旁超声下ONSD监测作为B组,每小时测定ONSD,重复3次取平均值,以ONSD>阈值为判断颅内压升高的预警,立刻复查头颅CT,若显示神经影响学阳性结果则可判定颅内压升高;另30例患者作为C组(空白对照组),只以单侧或双侧瞳孔扩大为颅内压升高的预警,也立刻复查头颅CT,若显示神经影响学阳性结果则可判定颅内压升高;最后比较B/C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 A组阳性率72.50%,颅内压升高者平均直径0.54cm,推测益阳地区人群视神经鞘直径提示颅内压升高的阈值为0.54cm。而B组阳性率86.67%,C组93.3%,2组的阳性率接近(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存在显著差异。以28天存活作为抢救成功的标志,B组抢救成功率90.00%高于C组66.67%(P<0.05),且入住ICU时间短于C组(P<0.05)。结论 床旁超声下视神经鞘直径的评估价值较高,能够对深镇静下神经重症患者颅内压水平进行监测,每小时监测1次的频率比较合适,对比没有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病人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并缩短入住ICU时间,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压 床旁超声 神经重症 视神经鞘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