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DTS)在肺结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中选取到院进行治疗的肺结节患者共48例,分别使用DR、DTS、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实施胸部正位DR摄片显示肺内结节为65个,直径最长为5~30mm,在这之中最长直径在10mm以内的有6个,在10mm~20mm之间的有19个,超过20mm的结节有40个;胸部DTS出现肺内结节的有127个,其中结节的最长直径在2~30mm以内,最长直径在10mm以内的有51个,在10mm~20mm之间的有33个,超过20mm的结节有43个;CT为金标准计算DTS及DR的敏感度为91.67%(33/36)及27.78%(10/36),与DR相比,DTS的敏感度偏高,(p<0.05)。结论:CTS的空间分辨力高,能够降低使用剂量,胸部结节敏感度高,能够补充X线平片检查结果。

  • 标签: 数字化 断层融合技术 肺结节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1年02月的90份病案展开此次研究,并依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常规管理和病案信息技术管理,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参照组,观察组书写不规范、书写错误及病案归档返修率均显著降低,并且病案利用率相对较高,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 医院 病案利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分析在口腔种植手术中应用数字化导板不翻瓣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选择80例例行口腔种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抽签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黏膜翻瓣种植,观察组应用数字化导板不翻瓣技术,分析治疗后的术后用药时间、术后消肿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消肿时间、用药时间、疼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数字化导板不翻瓣技术 口腔种植 疗效 黏膜瓣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急诊医学教学中采取以问题为中心(PBL)数字化学习共享平台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8级四年制临床专业学生总计132人,所有人员采取传统PBL教学后并参加网络PBL教学,对比两种教学教学成果。结果 网络平台PBL教学中理论考核、病例考核成绩高于传统PBL教学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数字化学习共享平台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对急诊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医学 教学 数字化学习平台 以问题为中心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法医病理学领域出现了一项新的技术-----虚拟解剖技术,它以医学影像技术为基础,获取尸表及尸体内部详细影像学数据,建立完整的三维立体图像,从而对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近年来,虚拟解剖技术在法医学病理上的运用,使其与传统的尸检、病理学解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是一项值得在法医学上广泛运用的新技术。本文通过利用虚拟解剖技术、多刚体动力学进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重建及法医病理学检验,将传统的法医学鉴定和数字技术相结合,使得法医病理鉴定理论基础更为科学、高效。

  • 标签: 法医病理 数字化 新技术
  • 简介:摘要:为解决目前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医院统计工作统计体系落后、信息质量低等问题,本文提出定期更新统计分析体系、提高信息质量等工作方法,以期为提高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化医院统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大数据 数字化 医院统计 工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模型测量中,采用数字化模型扫描技术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2年12月接收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13例,为其提供正畸治疗,并进行数字化印模制取和常规模型制取,分别获得数字化模型数据和石膏模型数据。对两种方法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结果:数字模型、传统模型TW、T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TD(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上颌与下颌D-RMS均值均在0.2mm范围内。结论:证实数字化模型扫描技术能够获得与传统印模技术相同的模型,且可大幅降低制作成本,保证其使用的精度和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化模型 扫描技术 口腔正畸 测量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规培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本院本科室24例临床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以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的规培带教的为对照组,行数字化种植技术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在师生互动、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学技术在口腔种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数字化技术 口腔种植规培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应用于病案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23年6月前采取传统病案管理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2023年6月展开数字化病案管理,随机抽取100例为研究组,两组接受病案调阅时间、差错率的对比研究。结果:与对比组相比较,研究组病案调阅时间更短且差错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应用于病案管理中,能够减少病案调阅需要的时间,降低查阅中差错风险的出现。

  • 标签: 数字化 病案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作为重要公共服务机构,需要保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病案承载着病患数据信息,有助于推动医疗事业的稳步发展。文中以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为着手点,分析医院工作中应用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的作用,大幅度提升医院工作的实效性。

  • 标签: 医院工作 数字化病案信息 技术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数字三维技术在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的应用。方法入组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5例(119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慢性静脉性溃疡患者,采集其下肢CT静脉造影数据,利用数字三维技术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对119条下肢静脉三维模型进行详细的手术方案设计及可视化手术预演,寻找小腿部、溃疡底部及其周边功能不全的交通支并准确定位,指导术中行大隐静脉激光闭合+交通静脉激光闭合术。术后根据手术效果,评价数字三维技术在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的应用价值。结果119条患者下肢静脉三维模型与实际患者完全吻合,深、浅静脉及各交通支相互关系清晰;术后119条肢体浅静脉曲张条消失,所有溃疡均在术后7-28天完全愈合,疗效满意;随访6-30个月,未见静脉曲张及溃疡复发。结论数字三维技术有利于下肢交通静脉的寻找及定位,准确处理功能不全的深、浅静脉及交通支,有利于激光闭合静脉曲张及下肢慢性溃疡的愈合,减少静脉曲张及溃疡的复发。

  • 标签: 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性溃疡 数字三维技术 三维重建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运用在医院工作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本院病案500份纳入对照组,抽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本院病案500份纳入实验组,对照组常规管理,实验组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管理,分析管理价值。结果:实验组病案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书写不规范发生率、书写差错发生率以及病案归档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运用在医院病案管理中,可明显提升病案管理质量,降低差错率,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 医院 病案管理质量 差错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数字化成像对减小医生和患者所受X线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234例不孕症采用数字透视作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并连续记录3个月中病人每次检查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结果子宫输卵管均正常者86例(36.7%),单纯输卵管疾患112例(47.8%),单纯子宫疾患17例(7.2%),子宫粘连合并输卵管阻塞14例(6.0%),子宫畸形合并输卵管阻塞3例(1.3%).连续记录86例每次检查X线曝光时间为63s~212s,平均106s.结论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配合造影方法上的改进,不仅可获得满意的诊断图像,并且可以大大减小医生和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

  • 标签: 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造影 数字化 X线辐射
  • 简介: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熟催生了一系列应用成果,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数字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和转变。本文结合现阶段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创新思路和构想,希望能够为推动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档案管理创新 计划生育 管理数字化
  • 简介:摘要:伴随国家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逐渐被运用,可在此项技术的发展当中,通常会有影像质量问题法神,对诊断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很大程度的影响主治医师对病患病情的判断以及医院的名誉。所以,此项技术的具体运用务必要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提升其检查质量。

  • 标签: 数字化放射 医学影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在胸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影像学资料调查法,对我院胸椎骨折和病变的直接数字X摄影资料进行调研,对同时行传统X线摄影患者资料进行重点选定。结果此次高危人群共369例,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早胸椎骨折和病变数156例,直接数字X摄影患者筛查出151例,占96.79%,传统X线摄影筛查出患者124例,占79.49%。结论直接数字X摄影诊断胸椎骨折和病变价值确切,明显优于传统X线摄影,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直接数字X摄影 传统X线摄影 胸椎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x线数字拍片遮线器在临床影像学观察中的应用意义进行探索,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接受X线数字拍片的15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外,选取150位接受传统方法拍片的患者作为对比,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拍摄部位一直,采用剂量测定软件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身体上剂量的照射面积乘积值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拍片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归纳和统计,我们不难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的辐射剂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少。吻合式遮蔽器摘除后辐射DAP百分比降低程度明显比传统方法较大,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式遮线器显著降低了原发射线的散量,提高了影像的辨识度。结论x线数字拍片遮线器在临床影像学观察中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较传统技术的遮挡更加科学,显著提高了影响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数字拍片 遮线器 临床影像 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13-01
  • 简介: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是一个可供全球期刊快速链接的管理系统,整个系统由国际DOI基金会(IDF)进行全球分布式管理。

  • 标签: 数字信息 中华医学会 发表论文 杂志 管理系统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