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心智发育水平与其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2016年 7月— 2017年 7月之间的 40例由于存在语言问题的患儿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对患儿测试《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及 0~ 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中的有关指标,对不同 DQ水平儿童的 ABAS-II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并较深入地分析了 spearman相关性。结果:在 ABAS-II评分方面,正常 DQ水平儿童明显高于其它儿童,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DQ与 ABAS-II评分相关系数( r=0.522)与显著性检验值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心智发育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其心智发育水平的明显改善对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发育 心智发育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社会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时间自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其按照住院单双号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2)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n=32)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步行速度、步行功能(FAC)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OH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及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早期 康复治疗 社会功能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医疗事业,医疗体制也在深化改革,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培养模式是公共管理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社会、生物及心理作为主要内容的医学模式。在本篇文章中探讨了我国高校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总结当前该专业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特点,分析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展开比较分析,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 标签: 社会医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双主体班学生临床课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56名二年级护生组成护理二主体班,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学生进行课间见习教育。 比较教育前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生感受到的教师支持度。 结果,第三学期前、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56名学生学业效能感量表的学力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和总分依次上升,第三学期期末、第四学期期末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维度得分均高于第三学期前的得分(均P

  • 标签: 社会学习理论 护理双主体班 临床课间 见习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自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学与临床特征,为相关部门开展酒精成瘾的研究与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6年来在我院非自愿住院形式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他们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加以分析、归纳,得出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结果:非自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外地务工人员为,他们平均年龄(40.90±8.00)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75%在初中及以下)、因出现了危害他人或社会秩序的行为被非自愿住院,疾病类型主要是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综合征、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健康饮酒、科学饮酒,预防酒精成瘾的发生。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非自愿住院 临床表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烧伤中青年患者康复期社会支持及生活需求,旨在为改善烧伤患者预后提供更多。方法:本项研究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选用此时间段到笔者医院接受救治的重度烧伤患者30例为病例组,并以健康体检3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社会支持总分、生活质量总分变化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发现,病例组社会支持总分欠佳,且在文化程度、不同职业、有无配偶、性别等方面相比社会支持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生活质量上,病例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较低,且烧伤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学历水平、职业、受伤原因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性回归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存在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水平低下情况,对烧伤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中青年 重度烧伤 社会支持 生活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出院准备度、领悟社会支持与出院指导质 量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对湘潭市中心医院产科的 100 名产妇进行调查,采 用 Spearman 相关性检验法分析推断瘢痕子宫产妇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 领 悟 社 会 支 持 的 相 关 性 。 结 果: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瘢痕子宫产妇的出院准备度、领悟社会支持与出院指导质量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且三者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 标签: 瘢痕子宫 产妇 出院准备度 领悟社会支持 出院指导质量 现状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应用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设置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联合应用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的观察组。对两组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小组训练能够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稳定情绪以及改善社会功能、精神状态等诸多方面。

  • 标签: 生活技能 自我管理小组训练 精神发育迟滞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经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伴随着心理需求的增加和复杂化[1]。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以及提供相应支持的策略,包括社会支持和专业心理干预。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特点,并探讨了有效的支持方式,旨在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人心理需求 社会支持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人口老龄化
  • 简介:摘要 :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是糖尿病医疗管理中必须持续进行的行为 ,因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个体或家庭执行自我管理任务的能力 ,从而致使个体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全面、深入了解能够改善和促进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可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结局。本文旨在对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以期为促进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一些在过去难以见到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近几年,作为生活中常见病之一的糖尿病也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糖尿病的研究与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糖尿病医疗管理中必须持续进行的行为是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因为人生存的环境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对个人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条件,要想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自我管理信息。因此,研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社会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各类的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如常见病-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已经得到开展,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患者及其家庭自我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本次笔者着重探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管理 心理社会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干预分组,平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只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宣教,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家庭干预,为期1年,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进行治疗评价,并统计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APGAR、SDSS及N-BPRS评分显示,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干预后1年,研究组各项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家庭支持,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且能够有效控制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家庭干预 精神分裂症 家庭支持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比较,按照护理干预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个性化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26例。个性化组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个性化组和常规组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量表(SSP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前的BPRS评分以及SSPI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个性化组的BPRS评分和SSPI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个性化组的治疗依从性24例(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16例(61.5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血液属于稀缺资源,对于保障外科手术的成功,危重患者的抢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血液需求量逐年上升,保障临床血液的供应已成为采供血机构最大的难题。我国从有偿献血-计划献血-自愿无偿献血不断转变,建立起固定的献血队伍,由低危献血队伍采集比较安全血液是现阶段无偿献血发展的新方向,这也是国内外普通认同的安全献血方式。我国不同地区在固定献血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不过,由于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结合实践研究经验,本文简单的探讨无偿献血者社会招募员队伍的建设及其团体招募实践。

  • 标签: 无偿献血 招募员 队伍建设 团体招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前后大学生心理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变化,了解疫情应激状态下影响大学生产生生活压力的因素以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差异,为相关部门采取正确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来自川北医学院4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疫情期间受访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0.28%,而疫情基本控制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降为15.02%;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均是疫情期间影响大学生心理与社会支持状况发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校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现象,通过有效的社会支持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 心理状况 社会支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