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成人非酒精脂肪肝病的易感因素,为肝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127例成人NASH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家族史)、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52例健康体检成人的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体重指数偏高者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并且有脂肪肝或其他肝病家族史者的比率高于健康成人,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体重指数偏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遗传因素和性别差异是成人非酒精脂肪肝病的易感因素。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成人 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呼吸道的预防,对一些医务人员佩戴口罩基本状况进行干预并使用措施之后,医务人员佩戴口罩改进方法,使医务人员在佩戴口罩方面能够获得正确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统一形式的调查表,在2016年1~6月运用直接观察法,通过医院中EICU科室中负责感染的专门人员针对医务人员佩戴口罩状况调查3次。结果在3次调查中,医务人员佩戴口罩整体的依从以及正确率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依从率由干预之前的89.28%提升至干预之后的92.59%;配戴口罩的正确率由干预之前的50.00%提升求至干预之后的100.00%;由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口罩配戴的干预,医务人员佩戴口罩整体呈现升高的趋势,为此,应该与多样化的干预措施进行结合,以此提升医务人员佩戴口罩的依从与正确率,进而实现呼吸道传染病的防制工作的加强。

  • 标签: 医务人员 佩戴口罩 依从性 正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周血炎标志物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哮喘儿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IgE及血常规,对两组的IgE及血常规的炎症因子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哮喘儿童外周血的炎标志物如IgE、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中性粒细胞比率哮喘组低于对照组(P=0.034)。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数目及中性粒细胞数目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及IgE在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分布不一致,表明上述几个炎症因子可作为判断哮喘发生发展的炎标志物,辅助临床医生对哮喘发作的判断。

  • 标签: 哮喘 炎症因子 IgE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护理干预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服药依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的系统红斑狼疮患者84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在住院期间给予针对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激素服药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系统红斑狼疮激素服药患者进行针对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激素治疗依从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 激素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延续护理应用于慢性酒精肝病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酒精肝患者152例,分为两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7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回访五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的戒酒率与治疗依从。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中患者在护理后的戒酒率与治疗依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运用到酒精肝患者的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酒精性肝病 戒酒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文拉法辛和米氮平的有效及安全。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抑郁症老年病人2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药物米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文拉法辛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14%,较对照组的88.57%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是13.57%,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是12.86%(P>0.05)。结论在难治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文拉法辛和米氮平可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较高,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老年人 文拉法辛 米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治疗痛风关节炎的有效和安全,以期为痛风关节炎的患者提供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有疼痛症状的痛风关节炎患者40例,臭氧大自血治疗的浓度为25ug/ml,收集治疗前、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后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沉(ESR)、尿酸、CRP、VAS评分及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第一趾指关节的滑膜厚度,及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ESR及VAS评分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CRP、ES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滑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双氯芬酸钠组比较,治疗组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臭氧大自血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痛风 臭氧大自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状况,以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送检的5260例非淋菌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10种抗生素对支原体的敏感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送检的5260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2964例,检出率为56.35%。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2430例(46.21%),人支原体(MH)感染148例(2.8%),解脲脲原体与人支原体混合感染386例(7.34%)。对支原体较敏感的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较高的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UU)为主,交沙霉素及强力霉素可做为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用药前做好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实验对降低耐药性及防止复发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药敏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送检的261例新生儿溶血病筛查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探讨发生ABO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的血型模式,溶血三项试验之间阳性率的差异,以及追溯孕妇产前IgG血型抗体效价来分析其与ABO-HDN发病的相关。方法均采用微柱凝胶法。结果261例送检标本ABO-HDN的发病率为26.8%(70例),以A型较多;70例ABO-HDN溶血三项试验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最高;70例ABO-HDN中,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越高所占有的比率越大。结论及早进行相关实验室相关检测,及早对患儿治疗对阻止溶血的进一步发生极为重要。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IgG抗体效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分析HPV+TCT检测的临床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宫颈癌筛查妇女1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宫颈病理活检,此外对患者于临床展开高危HPV检测以及展开TCT检测。最终对比检测灵敏度等存在的差异。结果在检测灵敏度方面,HPV检测灵敏度高于TCT检测灵敏度非常明显(P<0.05);在特异度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在阳性预测值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在准确度方面,HPV低于TCT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疾病患者在实施筛查的过程中,有效选择HPV+TCT联合诊断的方法,可以将宫颈癌疾病出现漏诊的概率显著降低,从而有效确保对于宫颈癌疾病可以做到早期治疗。

  • 标签: HPV检测 TCT 宫颈癌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人中IG、TC、HDL-C、LDL-C在病理状况下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建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CDO-PAP)检测不同年龄正常人和患者血脂水平。结果糖代谢异常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血脂指标的变化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187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HbA1c、CHOL、TG、Apo-B、的检测结果得知,随着病程进展而增高,呈正相关,与HDL-c、Apo-A1呈负相关。结论血脂测定可作为检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一项特异性指标。

  • 标签: 血脂测定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于检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进行检查的200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查手段,归纳分析两者对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方法检出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100%,而常规心电图为5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检出与评估中,有着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律失常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学检测中痰培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感染患者36例痰直接涂片和常规培养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感染患者36例痰标本检出菌株数31株,病原菌分离阳性率86.11%。结论按照正确、标准的操作方式采集标本可提高痰标本中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临床检验痰标本主要是采用病原菌进行检查,而使用其方法进行检查结果有较高的效果,但检查结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实现诊断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痰培养 检测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和蛋白类饮食对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和各单位健康体检的人群3165例,根据年龄的差异分为青年组(20~45岁)、中年组(45~60岁)、老年组(>60岁),三组研究对象均服用300mL牛奶,50~100g面包以及1个鸡蛋(约60~70g)。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就餐前和就餐2小时后的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就餐前和就餐2小时后的血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脂肪和蛋白类饮食对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肝功能检查能在任何时候进行抽血送检,不受就餐因素限制。

  • 标签: 脂肪 蛋白 饮食 肝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测项目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观察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观察组(尿路感染者),各60例,对比两组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WBC>25个/uL为75.00%、NIT阳性率为58.33%、LEU阳性率为81.67%、三项并联阳性率为75.00%、三项串联阳性率为46.67%,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尿常规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尿路感染 诊断 尿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自身免疫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联合检测情况及联合检测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结果对照组血清ANA及ENA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率0%,观察组ANA检测,阳性率SLE患者96.72%,SS患者90.91%,MCTD患者87.5%,PM/DM患者85.71%;RA患者50.0%;PSS患者80.0%。SLE组抗Ro/SSA抗体检出率最高85.24%,SS组抗La/SSB抗体81.81%,SLE组抗Sm抗体检出37.70%;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检出情况,SLE组77.04%,SS组72.72%,MCTD组87.5%,PSS组20.0%;Scl-70抗体PSS组检出40.0%;抗Jo-1抗体PM/DM组检出57.14%。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ANA和抗ENA抗体检测具有互补,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和检出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抗核抗体(ANA)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健康人群血清CA50含量以及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华东疗养院健康体检的2000名体检者,根据年龄分成5组<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用化学发光法分析各组血清CA50水平。结果<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组间两两比较,CA50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分别与≥60岁组CA5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增加CA50对不同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应采用多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

  • 标签: CA50年龄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检测仪预测阳性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产前检查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系统产前妊高症检测阳性患者90例(观察组),将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妊高症预测阳性30例(对照组)通过对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早起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在入院时给予常规护理,未给予早期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重度子痫前期以及轻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转阴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高症检测仪预测阳性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对母婴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妊高症检测仪 预习阳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RP联合CysC检测对痛风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采用CRP检测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CysC检测法,对比两组检测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特异度、灵敏度、误诊率。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特异度、灵敏度与误诊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痛风早期肾功能损伤检测的过程中,采用CRP联合CysC检测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 标签: CRP Cysc 痛风 早期肾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联合检测对于肾损害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6月进行尿液联合检测的对象100例进行检测分析,并且分为患病组和健康组各50例,对患者进行尿液联合检测检测指标主要有α1-MG、mALB和β2-MG,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和检测水平。结果患病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尿液联合检验能够诊断早期的肾损害疾病,并且操作简单,检测指标敏感性高,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检测价值。

  • 标签: 尿NAG 联合检测 肾损伤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