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紊乱,以持续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规律运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物质代谢。科学的运动是有益于患者的,而不合理的运动反而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CT特点及其急性期预后关系。方法将119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死,对照组89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控制好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糖尿病药物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有传统的促胰岛素分泌剂、肠促胰岛素、胰岛素增敏剂、各种作用时间不同的胰岛素等。本文将各种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以及最新研究有可能用于糖尿病的药物分七大类作一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新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108位患者被分为2组病例组54例,对照组54例,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被搜集。结果贫血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肌酐,C反应蛋白(CRP),尿蛋白是明显高于非贫血患者,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明显低于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与白蛋白,肌酐清除率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肌酐,CRP,尿蛋白,年龄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蛋白,糖尿病病程是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蛋白,糖尿病病程也是糖尿病患者贫血影响因素。结论贫血是多因素的结果,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尿蛋白,糖尿病病程,微炎症不同程度的影响血红蛋白浓度。

  • 标签: 贫血 糖尿病 血红蛋白 白蛋白 肌酐
  • 简介:摘要1例63岁男性患者,因“鼻咽恶性肿瘤”给予静滴奈达铂约6min时,患者突发胸闷憋气,伴大汗,血压下降,憋喘貌。另1例51岁男性患者,因“恶性间皮瘤”给予静滴奈达铂约3min时,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周身大汗,血压下降为,伴腹痛。考虑两位患者情况为“过敏性休克”,均采取立即停药,并予以地塞米松及异丙嗪等紧急措施,患者情况逐渐好转。

  • 标签: 奈达铂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分析92例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24H)、al-微球蛋白(α1MG/24H),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4H)、尿肌肝(CR/24H)、尿尿素氮(BUN/24H)、尿尿酸(UA/24H)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根据MALB/24H水平和临床蛋白尿及血肌酐将患者分为4组无DN组、DNⅡ组、DNⅢ组、DNⅣ组。结果DNⅡ组MALB/24H、α1MG/24H较无DN组高(P<0.05),并且下一组比上一组水平高(P<0.05),NAG/24H和CYS-CDNⅥ组水平比无DN组、DNⅡ组和DNⅢ组高(P<0.05),而CR/24H、BUN/24H和UA/24H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alpha 1微球蛋白 N-乙酰-&beta -D氨基葡萄糖苷酶 胱抑素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例1男,66岁,周身红斑、丘疹伴痒5月,红斑水疱20天,头面、四肢、下腹部色素脱失斑25年。例2女,74岁,因周身红斑水疱伴痒2周,周身色素脱失斑10年。皮损组织病理示例1示表皮与真皮交界处见一大疱,大疱内见少许嗜酸性粒细胞,真皮纤维组织增生。例2示上皮脱失,表皮下水疱,真皮层水肿,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

  • 标签: 白癜风 大疱性类天疱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因口腔癌在我科进行颈淋巴清扫术时发现的颈内静脉窗式变异,并追溯迄今为止见于中、英文报告的同类病例21例,依照Downie等提出的分类方式重新分类,回顾分析其成因、临床特点及意义。发现窗式、重复型颈内静脉变异发生率接近,颈淋巴结清扫术、尸体解剖及颈部血管影像学检查这三种途径被发现。其中4例患者伴有颈静脉扩张症,临床表现各异。对颈内静脉解剖变异的充分理解有助于在颈内静脉穿刺、颈淋巴结清扫术时减少损伤风险,有助于放射科医师的影像学诊断。

  • 标签: 颈内静脉 窗式变异 穿刺置管术 颈淋巴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vWF及相关指标,探讨其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将86名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及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观察不同组的vWF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结论vWF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施行针灸治疗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名肥胖2型糖尿病患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施行针灸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分析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敏感指数、身体质量、体质情况以及病患的肥胖率和体质百分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针灸治疗之后,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指数有明显下降,身体质量以及体质情况和肥胖率也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增加,本次针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73%。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帮助肥胖2型糖尿病患减轻肥胖状况,平稳血糖,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肥胖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高危状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干预的有效性。方法自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60岁以上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高危因素筛查,并对筛查的不同人群进行不同干预措施。结果1152例患者获得随访,先前糖耐量及HbA1c正常的患者,410获得随访,其中有38例新发糖尿病;335例糖尿病患者获随访,仅26例病情恶化或因相关并发症死亡,其余血糖得到良好控制。438例糖尿病高危状态患者获得随访,57例新发糖尿病。结论对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高危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非常重要,加强干预是减少新发病例,提高糖尿病患者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江川县住院产妇乙肝携带情况,有效阻断母婴乙肝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2012年住院分娩产妇进行乙肝二对半检测,筛查出乙肝携带者,对阳性所生的婴儿24小时内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其他二针按1.6个月程序完成接种,新生儿全程接种后采血,检测乙肝二对半,接种完成后1-2年跟踪调查。结果产妇筛查率为99.15%,检测乙肝携带率为2.97%,乙肝疫苗(10ug)及时接种和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三针全程为100%,新生儿HBsAg阴性率100%,阻断率为100%,抗-Hbs阳性率94.01%,对完成接种后1-2年跟踪调查监测,1年后抗体阳性89.22%,2年后抗体阳性76.05%。结论江川县对住院分娩,有利于掌握产妇是乙肝携带情况,有利于及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达到有效的阻断母婴乙肝传播,减少婴儿对乙肝的感染机会,同时在1-2年内乙肝抗体仍然存在较高的免疫水平,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住院分娩 乙肝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中选出50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健康组,对两组对象进行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在COX-2的四个基因型(-1195A>G、8473T>C、-765G>C、1795G>A)分布方面病例组与健康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的发生风险之间不具备相关性。

  • 标签: 环氧化酶2 基因多态性 口腔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