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1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指南》提出,构建覆盖全国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多点对多点的跨地域、均等化、体系配套的远程医疗服务,将全国近千家大型综合性医院高端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辐射到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提供种定位准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电极电位稳定,波形清晰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3月到2013年9月就诊的喉癌,腮腺肿瘤,老年性白内障,声带息肉病人83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点状电极,对照组使用临床上常用的环状空心橡胶球电极。结果点状电极在电极牢固程度,电极电位稳定程度,心电图波形清晰度都优于环状空心橡胶球电极。结论种胸导联点状电极固定牢固,电位稳定,波形清晰,可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点状电极 牢固程度 电极电位 稳定程度 波形清晰度
  • 简介:摘要经口气管插管在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中是个重要手段。气管插管脱出是临床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是防止气管导管意外脱出的重要方法。通过介绍医用脱脂绷带双套结在牙垫固定翼前后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并列固定法,说明对使用插管过程中造成的牙龈和口腔黏膜损伤起到定的保护作用,且固定更加牢靠。

  • 标签: 气管插管 牙垫 胶布 医用脱脂绷带 固定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入性麻疹暴发的特征和原因、为预防控制输入性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病例血清进行麻疹、风疹IgM检测。结果2012年5月27日-6月4日在个家庭发生5例麻疹病例,麻疹IgM检测4例阳性,4例确诊病例、1例临床诊断病例。结论5名病人为外籍人员且为外地感染,此次疫情为“起输入性麻疹暴发”,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未发生二代病例,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 标签: 输入性 麻疹 暴发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门诊般外伤的缝合、诊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30例门诊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清创缝合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治疗后7d、14d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0例患者中伤口Ⅰ期愈合的27例,占比例的90%;伤口Ⅱ期愈合的3例,占比例的10%;伤口Ⅲ期愈合的为0例。患者治疗后1周痊愈的11例,治疗有效的12例,治疗无效的7例,总有效率为36.7%;患者治疗后2周痊愈的24例,治疗有效的3例,治疗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为80%,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彻底的清创缝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疾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社区门诊 外伤缝合 诊疗
  • 简介:摘要静脉输血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1,但在寒冷季节输液,由于液体温度较低,常致使病人的肢体发凉,发麻、涨痛、甚至全身发冷而打寒颤,常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造成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尤其是术后病人、婴儿、老年病人、发烧病人,低温大容量输液常造成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能障碍、伤口愈合缓慢、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寒冷气候,术中术后体腔冲洗液则应加温至37℃左右,以防冷水刺激,引起膀胱,胃肠道痉挛。在输注前对血液、静脉输液及冲洗液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体温的下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消除多种并发症,可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体现人性关怀3。而以往血液、静脉输液等的加温多采用输液加温器或电子加温器进行,但输液加温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搬动,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加温器只是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加热面积较小,温度不恒定,容易产生气泡,发生气体栓塞4。市场也出现了次性液体加热袋,但该类产品加热效率低,不能长期使用,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抢救病人和快速冲洗体腔时常采用气体加压的方法,对急需输入药液、血液和冲洗液的病人起到加快输注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输液的加压装置,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种可实现输液袋加热加压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袋 加热 加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对二”带教对新进实习护士带教效果观察。方法对进入科室实习的322名新进实习护士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带教组(A组)、“对二”带教组(B组),观察和对比实习同学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特点、护理观察要点、健康教育、以及呼吸科专科技能等掌握情况。结果B组较A组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对患者护理观察要点、健康教育、护理技能操作掌握相对较好。结论“对二”临床带教在临床工作中优于“”临床带教。

  • 标签: 新进实习护士 带教 方法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儿童普通感冒由于家长及医师认知的缺乏,普遍存在过度治疗、不合理治疗的现象,本文综述儿童普通感冒相关的治疗理念,以及该疾病儿童用药安全的相关进展。

  • 标签: 儿童 普通感冒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欧盟首次批准一种干细胞疗法可以在欧盟范围内临床使用。这种干细胞疗法用来治疗一种可导致失明的眼部疾患。这种被称为Holoclar的疗法对80%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病例有效。欧洲药品管理局说,这一决定是干细胞治疗领域一个重大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施图仑滴眼液对电脑族视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电脑族视疲劳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眼液滴眼进行治疗,以每日4次为标准。实验组在聚乙烯醇眼液滴眼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及超声雾化治疗方式。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38%,有效率为42%,无效率为20%。实验组显效率为62%,有效率为35%,无效率为3%。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施图仑滴眼液治疗电脑族视疲劳,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视疲劳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施图仑滴眼液 视疲劳 聚乙烯醇眼液 滴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积极探索供血体化的路子,保证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安全。方法统设立供血库,为济源市24家医疗机构储血、配血、发血等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人员设备及工作流程符合规范,且资源共享。结论供血体化管理体制是我市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举措。

  • 标签: 供血一体化 供血库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学习消毒供应中心“两规标”培训的意义。方法医院从消毒管理规范和要求标准中入手,对消毒供应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同时制定了定的清洁灭菌的效果标准,规范每个物品的消毒工作,将工作落实到位。结果采用了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制约后,提高了医院的清洁力度,确保了医院的卫生安全。结论学习“两规标”,保障了医院的医疗环境卫生安全。

  • 标签: 两规一标 培训 意义
  • 简介:摘要生理学实验课的主要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验,严重影响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改革中,实验教学也在不断革新。本文针对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与实验体化教学的模式,并对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生理实验 一体化教学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手术方案和治疗方法对患者肿瘤复发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例直肠间质瘤患者始治疗至死亡的全程随访,回顾、分析早期手术方案、治疗决策与后续治疗以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单行肿瘤局部切除无法避免肿瘤的复发,也只能有限的延长患者生存期。结论初治疗手术方方案的选择和早期化疗对患者生存期延长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直肠间质瘤 手术方案 化疗 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