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探讨黄昏查房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每天傍晚下班前,护士长带领当班责任护士、护士等相关人员进行查房。通过查房,加强护理,住院期间患者未发生护理性并发症,患者出院满意率达100%。在妇科护理管理中开展黄昏查房,对提护理高管理水平和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体检中风险因素及管理策略,减低体检风险,保证体检质量。方法针对医院体检中存在的风险,寻求提高体检质量的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医院体检中容易出现风险因素,查找原因,经过健全管理制度,防微杜渐的管理措施,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有效地提高医院体检质量,赢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院体检日益重视的同时,减少医院体检风险,加强管理措施是提高医院体检质量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医院 体检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管理中患者的安全管理管理的核心,护理安全管理在整个医院安全管理中占重要的地位,事关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护理安全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医院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安全 管理 病人 自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病房分病种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制定符合病房分病种的管理,将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分病种管理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病种管理规范、操作性强的诊疗服务模式。

  • 标签: 护士 分病种管理 实施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和评估骨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结果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消除不安全因素,达到了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结论通过分析和认识骨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率,有助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骨科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抗生素药物的管理,探索PDCA循环理论在抗生素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自2011年4月份正式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抗生素药物的临床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具体实施,对临床病人进行个体化管理及调控,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抗生素使用规范、抗生素用量及病人的病情。结果应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的方法,抗生素的使用规范性明显提高,减少药物滥用,在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保障下,提高了抗生素使用效率,减少耐用风险。实施PDCA循环后滥用药程度分类、滥用的用药强度(AUD)程度和用药疗程3个角度的不合理病人例数均明显低于对实施常规管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临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使抗生素用药更加规范、科学,提高用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抗生素药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中药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确保中药管理的科学与规范,保证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绩效考核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56名护士进行绩效考核,采用我院自制的绩效考核表,包括两个部分,基础分为100分,考核项目包括仪容仪表、组织纪律、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专业技能等12个方面,团队加分50分,包括组长岗位考评、分管病房评定、护理工作质量评定三大方面。在绩效考核评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自评和科室他评,确定每个护士的总成绩。月绩效工资根据绩效考核评分进行浮动,且根据成绩评选“技术之星、服务之星和态度之星”并给予奖金。结果考核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比考核前大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考核可以显著提高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 标签: 绩效考核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我院20个科室的管理中心的150名职工进行随机抽样,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本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进行满意度适应度调查分析。结果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1)管理中心的人力分配资源不得当。(2)工作人员不能快速完全适应高度信息化管理模式。(3)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操作能力不足。(4)医院的管理设施及方案还不够完善。(5)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信息管理效率不足。结论针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进行综合培训,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优势,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由于电子病案而产生的医疗纠纷,并研究相应的电子病案管理对策。方法2010年2月到2014年6月因电子病案发生医疗纠纷共计266例进行归纳、总结与整理,分析其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果导致医疗纠纷的问题错误填写,没有保存;安全与隐私;规范、完整性差;法律问题。解决对策责任到位;复查与监督;完善的技术保障;保密与隐私;严格的规章制度。结论电子病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医生诊治及患者的治疗。但是随着其不断发展、管理和技术水平也需要逐渐提高。首先技术水平要跟得上。其次各项规章制度要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第三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第四要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电子病案使用培训与相关的法律培训,尽量避免由于电子病案而产生医疗纠纷。

  • 标签: 医疗纠纷 电子病案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室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引发原因,以及针对引发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的措施。为医护工作者对于血液透析护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血液透析室的成功案例以及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我院实行的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的降低风险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患者的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行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后,我院血液透析室各项工作秩序井然,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风险。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前,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46%,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后,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6%,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前,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5.6%,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后,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4%,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医院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血液透析中心发生的风险事件设定必要的奖惩措施用以督促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的提高、护理责任心的加强。上述种种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避免发生医患纠纷事件。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质量管理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医疗档案(包括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和病案等)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被现代的管理系统所替代。医院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网络化管理意义重大实现医疗档案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强信息开发能力,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为患者提供高效服务;社会和医院本身也迫切需要共享医院档案信息资料,降低成本和风险。

  • 标签: 档案 信息资源 网络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陪护工职业素质及其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提升医院服务品质,更好地维持成为我国医疗系正常诊疗秩序、提高医疗质量。方法以开展对医院陪护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为途径,通过分析探讨医院陪护的需求,存在问题、管理对策,并有针对性地对陪护工实行统一、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培训、定期考核、奖罚有度的管理模式。结果陪护工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增高了,医患纠纷减少了,陪护工队伍也稳定了。结论统一管理和培训医院陪护工既方便了病人家属,又便于病区管理,可有效提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 标签: 陪护人员 陪护质量 对策 统一管理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检验科实行标准化感染预防管理,并将管理效果与2012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常规管理模式下的感染控制效果比较,总结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结果实施标准化感染预防管理后,观察阶段检验人员对感染管理的满意度为85.0%,高于对照阶段,且观察阶段发生疾病职业暴露的几率为10.00%,较对照阶段的30.00%有明显下降,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现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化,有利于降低传染性疾病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检验科 医院感染 处置 管理
  • 简介:摘要一体化管理可以整合资源,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效能。医院手术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室)的一体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优势,从而整体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医院手供一体化管理实践的探索和研究,试图使人们对手供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好地发挥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

  • 标签: 手供一体化 管理 前提 具体做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体会。方法将我院2012年与2013年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讨论分析,2012年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为对照组,2013年实施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为观察组,将两组病人的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处理、急救仪器使用、危重患者抢救、病情观察能力、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等进行比较,进行考核评定。结果2013年实施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后,观察组护士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础理论的学习能力,实施规范的临床护理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个人能力,建立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

  • 标签: 护士 规范临床教学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为了缓解护理人员紧张,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满足患者需要,提升满意度,我院自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通过改变原有的统一排班模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使用具备专科特色的弹性排班模式,在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 标签: 人力资源 弹性排班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