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利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生活自理能力量表(Barthel)对299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认知能力的评估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发现现存的问题,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各个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99例脑卒中患者中,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占181例,发生为60.5%。多数患者以轻度认知障碍为主,占38.1%。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学历、有无合并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生活自理能力有关(P<0.05或P<0.01)。但与患者的性别无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较高,且高龄、低学历水平、合并患有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几率更大。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能力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升结肠倒镜检查技术对升结肠息肉检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半年行顺镜观察升结肠的586例患者(A组)顺镜结合倒镜观察升结肠的462例患者(B组),对比两组结肠息肉的检出。结果A组检出升结肠息肉患者19例,检出为3.24%;B组检出升结肠息肉患者31例,检出为6.71%。两组之间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结肠顺镜结合倒镜检查,能显著提高患者升结肠息肉检出

  • 标签: 倒镜观察 升结肠息肉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及相关危险。方法调查2014年10月—2016年4月在我院骨科诊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60例,统计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并分析了影响感染的各方面因素。结果160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8例(占5.00%)。结论骨科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几率不仅与治疗水平有关,与患者的自身年龄、体质、住院时间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 标签: 骨科 手术切口 感染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药学干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获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药学干预前后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我院临床合理用药为99.33%显著优于实施前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药学干预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1.33%也显著低于实施前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因用药不合理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医疗纠纷,实施药学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药学干预 临床合理用药率 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产科医护人员洗手的作用。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流程中影响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洗手的主要要因,针对主要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的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结果产科医护人员的洗手从品管圈活动前的23%上升到活动后的93%。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工作中洗手依从性,提高产科医护人员洗手认识度和洗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 护理人员 品管圈 洗手率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对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发表于近5年的有关品管圈对护士针刺伤影响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对针刺伤的发生进行定量合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合并值为0.56,95%CI0.36~0.8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针刺伤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回顾总结56例高分辨食管测压的护理配合,认为测压前认真进行护理评估和相关准备、测压中密切观察病情和做好护理配合、测压后的导管消毒、维护和保养等,是高分辨食管测压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高分辨率 食管测压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麻疹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麻疹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探讨12例麻疹患者胸部CT及高分辨CT(HRCT)资料,分析该病的影像特点。结果胸部CT表现胸膜下病变及间质性损害12例;累计双肺(≥3叶)9例;结节影9例;树芽征8例;磨玻璃影7例;晕征7例;肺气肿5例;胸膜增厚3例;片絮影或球形4例,其中2例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成人麻疹肺炎以肺间质损害并双肺胸膜下多发多形态病变为主要改变,常伴有肺气肿、多形性病灶,甚至出现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征象。

  • 标签: 成人 麻疹 病毒性肺炎,计算机体层成像 HRCT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临床实习前对外周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实习期培训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向。方法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2011版指南自行设计“实习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问卷”,对两所医学高等专科院校的266名大专实习护生分别于实习前在校毕业考试时和来医院后实习岗前培训时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留置针知识掌握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知道的所占比例低为8.6%部分知道的所占比例为18.9%;不知道的所占比例高达72.5%。结论实习护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知识知晓极低,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建议学校加强《护理学基础》中静脉留置针输液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同时,实习医院应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知识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教学。

  • 标签: 实习护生 静脉留置针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进行输液的44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及责任制护理组各22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责任制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责任制护理,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输液满意。结果责任制护理组输液环境、护理态度、输液技术、等待时间、换药时间及整体输液质量患者满意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其中护理态度输液技术、换药时间及整体输液质量满意两组比较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输液满意

  • 标签: 输液 门诊 责任制护理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短信随访回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科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出院的374名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短信随访。结果6月的总体回复较1月降低13.2%(71.4%vs84.6%,P<0.01)。在1月和6月时,所留的患者和家属的电话号码个数越多,回复越高(P<0.05);在6月时,患者或家属的文化程度越高,回复越高,小学及以下、中学和大专及以上的回复分别为17.1%、27.6%和38%(P<0.01);在年龄方面,60岁以下患者或家属的回复高于60岁以上患者或家属。结论短信随访可有效获得大多数出院患者的信息。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短信随访 回复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宣教时机的选择对提高床位护士知晓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采用不同的宣教时间与方式,查看患者对床位护士知晓的情况。结果患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宣教,可明显提高床位护士的知晓。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宣教时机与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床位护士知晓,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呼唤关系,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宣教时机 床位护士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对门诊处方合格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到2016年5月期间的门诊西药与中成药处方18536份,对2015年8月—2015年12月PDCA循环实施前的门诊处方和2016年1月—2016年5月PDCA循环实施后的的门诊处方合格情况予以对比。结果PDCA实施前门诊处方合格85.33%,PDCA实施后门诊处方合格提高至95.2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可使门诊处方合格显著提高,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 门诊处方合格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健康教育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1月~2011年12月间初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由专业的产科护理人员在孕期系统地为孕妇选宣传有关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母乳喂养的技巧。对照组30例,通过传统的常规门诊检查和咨询,分别统计两组的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为93.3%,对照组的母乳喂养为56.7%。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孕期对初产孕妇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母乳喂养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健康教育 初产妇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主题选定,通过鱼骨图分析导致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的原因,制定计划和目标、实施对策、效果确定,最后形成标准作业。结果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11.3%下降为3.7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会阴伤口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眼科门诊儿童斜视的患病情况,为斜视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成都普瑞眼科医院门诊体检的2198例3~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儿童的视力、斜视检查方法采用角膜映光法和遮盖去遮盖法,计算斜视在3~12岁儿童中的患病。结果全部受检的2198例儿童中,发现斜视患儿44例,斜视患病2.00%,其中外斜11例,内斜33例。男童斜视的患病略高于女童(2.23%vs.1.75%;χ2=0.639,P=0.424),但尚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3~5岁、6~8岁、9~12岁三个年龄组男女患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斜视的患病呈现下降的趋势(χ2趋势=6.046,P=0.014),3~5岁、6~8岁、9~12岁儿童斜视的患病分别为3.17%、1.49%和1.35%。男童亦均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斜视的患病呈现下降的趋势,3~5岁、6~8岁、9~12岁男童斜视的患病分别为3.63%、1.68%和1.37%,χ2趋势=4.453,P=0.035;女童中年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岁、6~8岁、9~12岁女童斜视的患病分别为2.65%、1.30%和1.32%,χ2趋势=1.729,P=0.188。结论3~5岁儿童斜视的发生最高,该年龄段是儿童斜视介入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同时应当加大对儿童用眼卫生、眼健康等相关眼科知识的宣传普及以有效的减低斜视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斜视 患病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室包装缺陷,以保证包装质量,方便临床使用,保证病人安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包装缺陷进行调查分析,寻找真因、设定目标及衡量指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效果评价及标准化。结果消毒供应室包装缺陷由1%降至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降低了包装缺陷,保证了病人安全,而且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明显提升。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室 包装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餐前胰岛素漏打。方法2014年7月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QCC的步骤及品管圈手法,对本病区糖尿病患者漏打胰岛素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进行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餐前胰岛素漏打率由品管圈活动前25%降低至活动后5.3%,进步78.8%。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胰岛素漏打,提升工作效率。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 漏打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成立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小组,开展小组的持续督促,以期提升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成立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小组,小组以持续质量管理模式(plan-do-check-action;PDCA)为指导开展月督察,联合双层激励模式,带动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和客观填写电子护理文书。结果2016年1月—2016年12月,各类电子护理文书错误逐渐下降,书写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明显促进护理文书质量提高,减少电子护理文书书写错误

  • 标签: 电子护理文书 质量控制小组 双层激励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依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优质组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服务。结果肺部感染优质组患者术后未见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为0.00%;常规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7例,肺部感染23.33%。优质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预防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术后肺部感染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