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痰核一病临床上多以西医常规治疗,但一些慢性病人往往迁延难愈,笔者分享针药并用治疗结核验一例,详尽分析其病机及治疗,以供同仁拓展思路。

  • 标签: 痰核 淋巴结肿大针药结合
  • 简介:摘要:动眼神经麻痹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动眼神经及其支配的组织肌肉功能失常的一类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障碍以及瞳孔改变等[1]。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梁栋富主任医师临床工作60余载,对癫痫的诊疗颇有心得,他提出“从督论治、从痰论治、疏肝理脾”的临床思路,现通过探讨与总结其辨治癫痫的特色取穴与用药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借鉴。附验一则,以资验证。 

  • 标签: []针药结合,取穴特点,癫痫,验案。
  • 简介:摘要:桂枝人参汤出自于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篇。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文中提及协热而利,利下不止。笔者就治疗小儿腹泻一结合原文,对桂枝人参汤证数下之因,下药为何药,何为协热,下利不止之成因,桂枝的用意给出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桂枝人参汤   腹泻 抗生素相关腹泻 协热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为儿童青少年伤害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直报的广东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分析2019—2020学年深圳市宝安区哨点监测12所中小学校伤害监测结果。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共报告中小学生伤害事件95例,其中男生69例(72.63%),女生26例(27.37%)。小学生伤害发生人数最多72例(75.79%);伤害发生意图非故意伤害最多(70.53%);伤害类型前3位分别为跌倒/坠落(58.95%)、钝器伤(33.68%)、刀或锐器伤(3.16%);伤害发生地点在学校最多(85.26%)。结论 应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对不同性别、年级学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加强和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对学生伤害的综合监督管理,改变危险行为方式,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 标签:  中小学生  伤害  伤害发生率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伤害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制定伤害预防控制、干预策略。方法 2013-2018年青岛市市北区全国伤害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8年青岛市市北区共监测98823例,男性57336例,女性41487例,易发年龄25~44岁,32814例,占33.20%。伤害发生原因主要为跌倒或坠落42607例(43.11%)、钝器伤22598例(22.88%)、刀/锐器伤12888例(13.04%)。伤害发生时活动为休闲活动32466例(32.53%)、家务22228例(22.49%)和工作11509例(11.65%)。通过对伤害发生原因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青岛市市北区2013-2018年伤害发生原因为跌倒或坠落、钝器伤、刀/锐器伤,25~44岁组发生率最高。

  • 标签: 伤害 监测 流行病学
  • 简介:摘 要:邓悦教授进行临床工作已经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不断地临床施治和经验总结,邓悦教授认为“风邪搏于心”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病机。吾师善运用三参汤加减治疗心房颤动,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心悸 三参汤 验案
  • 简介:摘 要:本研究围绕刘芳教授提出的滋阴清热法在治疗小儿阴虚内热型便秘方面的临床实践展开,旨在解析此方法的理论基础,并通过临床案例验证其有效性。该研究首先对中医滋阴清热法的原理进行探讨,阐释了小儿阴虚内热型便秘的病因病机,进而总结刘芳教授的临床应用经验。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及数据分析,评估了滋阴清热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该方案对改善该类便秘症状具有显著疗效,提供了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参考依据。文章最终概括了该治疗法的实践意义,旨在为中医小儿便秘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提供案例支持。

  • 标签: 滋阴清热法 小儿便秘 阴虚内热 临床应用 中医治疗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基于“络病”理论研究T2DM合并NAFLD,提出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脏关系密切,湿痰瘀阻互结、痹阻肝络为其基本病机,立“疏肝健脾通络”之法,以柴苓调肝汤在临床中治疗本病,应用多年,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肪肝 肝郁脾虚证 验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吴文笛副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吴老师为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第四代传人,第三代学术继承人。他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胃、脾、肾密切相关,脾肾阳虚、气机上逆、相火上扰是致病因素,因此治疗中尤为关注疏肝降甲、和胃降逆与温阳扶正,运用乌梅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用药独特,临床上疗效颇佳。

  • 标签: 吴文笛     乌梅丸    胃食管反流     临床验案
  • 简介:[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由遗传因素所引起的以铜离子代谢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变异性疾病,祖国医学对此并无专病专方,本案完整报道了一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果,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采用调阴和阳针刺法,结合现代针刺基础研究及神经内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整体施治的前提下,辅以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详细病理学阐述及针对性取穴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在目前中西医结合康复的背景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 肝豆状核变性 神经系统 功能障碍 神经内科 针刺
  • 简介:【摘要】段亚亭教授认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闭经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脾肾亏虚为其根本,应治以健脾补肾,故属脾肾亏虚之妇科诸病均可以自拟双补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

  • 标签: 自拟双补汤 妇科 段亚亭
  • 简介:【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及盆腔周围疼痛不适等症状。本文介绍积聚理论、任脉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并自拟通任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

  • 标签: 积聚 慢性前列腺炎 通任方
  • 简介: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易反复发作。吴耀持教授擅于运用针灸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效果显著。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针灸 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