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银杏酮酯(Ginkgobilobaextract,GBE50)改善衰老大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出生24h内乳鼠的海马组织,提取海马神经元,H2O2建立神经元衰老模型,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神经元纯度,并用GBE50和阳性对照药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预处理,免疫印迹方法检测Beclin1蛋白水平。21月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BE50组和EGB761组,1月龄大鼠作为正常组,其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GBE50组和EGB761组分别每日予100mg/kg的药物灌胃。疗程60d,结束后避暗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Real-timePCR方法检测海马Beclin1mRNA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海马Beclin1、LC3-Ⅱ和SynapsinⅠ蛋白表达。结果:(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光镜下观察培养6~7d时海马神经元逐渐成熟,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元纯度达到90%以上;GBE50组和EGB761组的衰老海马神经元中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2)动物实验结果显示,GBE50组和EGB761组大鼠避暗实验潜伏期明显较模型组延长,海马Beclin1mRNA和蛋白表达及LC3-Ⅱ和SynapsinⅠ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GBE50改善衰老相关学习记忆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海马Beclin1表达有关。

  • 标签: 银杏酮酯 衰老 BECLIN1 学习记忆能力 自噬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例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反复血压下降的观察护理。方法在术前护士应向患者介绍病情及手术的过程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对手术情况有初步了解并对医护人员树立信心。术后出现血压反复下降予以多巴胺等对症治疗,间断使用地塞米松抗过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患者沟通,增强患者预后的信心。注意休息配合饮食护理。同时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感染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结果本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及时科学地观察护理为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支架置入后 血压下降 观察 护理
  • 简介:张琪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临床专家,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他将惊悸、不寐、健忘、癫狂、痴呆、百合病等神志活动异常类疾病统称为神志病,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验案 张琪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uppressorofcytokinesignaling,SOCS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UC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纽和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UC大鼠模型。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分别进行隔药灸和电针治疗,每目1次,连续治疗14d。光镜观察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学变化,采用PAS—AB、HID—AB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粘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结肠黏膜IGF-1和SOCS2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UC大鼠结肠溃疡形成和炎症,结肠黏膜粘蛋白减少(P〈0.01),IGF-1表达升高(P〈0.01),SOCS2表达降低(P〈0.01);隔药灸、电针治疗后,结肠黏膜病理损伤减轻,粘蛋白增加(P〈0.01),IGF-1表达降低(P〈0.01),SOCS2表达升高(P〈0.01)。结论:UC大鼠结肠黏膜粘蛋白分泌减少,IGF-1表达升高、SOCS2表达下降;隔药灸、电针能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调节结肠粘蛋白的分泌及IGF-1和SOCS2的表达。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针灸疗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使用人参皂甙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肝脏组织中HSP-70表达、MDA含量、SOD及GSH-px活性水平的变化,分析人参皂甙、HSP-70和氧自由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人参皂甙保护肝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变化及肝组织中HSP-70mRNA的水平变化。结果:人参皂甙能提高肝脏组织中HSP的表达,并且增加肝组织中SOD、GSH-px的活力,且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减少。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脏组织中氧自由基增加,使用人参皂甙后HSP表达增加,并能减轻组织的过氧化损伤。提示人参皂甙可能通过提高HSP70的表达这一途径来对抗过氧化损伤。

  • 标签: 缺血再灌注 HSP 人参皂甙 过氧化损伤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并提出防止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的调查方式,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此次食物中毒为典型的亚硝酸盐中毒,符合食物中毒评定标准。结论:此次中毒事故是由于经营者人为误用亚硝酸盐所致。

  • 标签: 亚硝酸盐 食物中毒 调查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13例广西肝癌高发现场筛查的肝癌患者及113例同地区的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比较XRCC1Arg399Gln不同基因型与肝癌发病的关系。[结果]变异型等位基因XRCC1399Arg/Gln和GlrdGln的出现率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29.20%和14.16%(P〈0.05);而野生基因型XRCC1399Arg/Arg出现率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70.79%和85.84%(P〉0.05)。[结论]XRCC1Arg399Gln基因多态性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XRCC1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胶元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血清IL-1β、TNF-α表达及其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探讨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氟米特组、穴位埋线治疗组、来氟米特+穴位埋线治疗组。ELISA法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含量变化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滑膜组织MVD计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中IL-1β、TNF-α及滑膜组织MVD均明显下降(P〈0.01),且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血清IL-1β、TNF-α表达而发挥抑制关节滑膜血管新生作用,这可能是姜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穴位埋线 细胞因子 微血管密度
  • 简介:[目的]观察Caveolin-在不同程度牙周炎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对牙周炎症的影响。[方法]收集15例牙周健康、15例轻度牙周炎和18例重度牙周炎的受试者,记录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牙龈组织中Caveolin-的表达分布和蛋白含量。[结果]Caveolin-的蛋白表达水平随着牙周炎症的加重而升高,重度牙周炎组的牙龈组织中Caveoli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轻度牙周炎组(P<0.05)。Caveolin-的表达水平与取样位点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牙龈组织中的Caveolin-含量与牙周炎病变程度的趋势相一致,提示Caveolin-可能在牙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CAVEOLIN-1 牙周炎 牙龈指数 探诊深度 附着丧失
  • 简介:<正>炎见宁片主要由管玄参、毛冬青、广防己等组成,有报道对该制剂中苦玄参进行检识,但未见有对该制剂含量测定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炎见宁片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并对其中主药苦玄参的有效成分苦玄参甙I_A进行了含量测定。1实验材料和仪器CS—900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公司);苦玄参甙I_A对照品(广西植物研究所提供);炎见宁片(广西梧州

  • 标签: 苦玄参 炎见宁片 定性鉴别 玄参甙 广防己 毛冬青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胃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中40例患者采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胃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改善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使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晚期 胃癌 化疗 程序性死亡蛋白1
  • 简介:目的:对直肠前突(Ⅲ度)进行治疗,达到根治。方法:经肛闭式切除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Ⅲ度)。结果:术后经过近期及远期随访,疗效显著。结论:经肛闭式切除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Ⅲ度)有效。

  • 标签: 直肠前突 出口梗阻型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