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波及关节面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波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病人36例(Paley分型Ⅱ型8例,Ⅲ型23例,Ⅳ型5例)42足,采用切开复位AO跟骨异型钢板固定治疗后期配合透骨灵仙汤外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平均6个月(3~24个月)随访,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显示优23足,良16足,可3足,优良率为92.85%。结论只要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粉碎性骨折病人身体条件许可,就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重建跟骨形态,后期透骨灵仙汤外洗,恢复足部功能。

  • 标签: 跟距关节面跟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解剖板透骨灵仙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导致腕管综合症的成因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患者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后导致腕管综合症的成因,治疗措施,治疗效果。4个月后随访,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手部感觉完全恢复。结论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早期不宜为追求骨折端良好复位而过分牵引,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待病情稳定后再予调整。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腕管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钢板内固定加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8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术中均接受髂骨植骨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加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双钢板内固定 髂骨植骨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征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共计选取60例。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给予其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由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28(93.33%)要显著优于对照组22(73.33%),观察组患者的畸形愈合率2(6.67%)要显著低于对照组8(26.6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对于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治具有较高的效果,愈合率高畸形愈合率低,可在临床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四肢创伤 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外侧切口入路和后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股骨骨折中的对比。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股骨骨折患者70例,回顾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用股骨外侧切口入路(A组),另外35例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B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对比分析其差别。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均完成了预期的股骨骨折内固定修复治疗,结果发现B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相比A组更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且生活质量也得到更好的改善。两组间上述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股骨外侧切口入路 股骨后外侧切口入路 股骨干骨折 应用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闭合复位顺行空心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中上段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优势。方法C形臂协助下闭合复位顺行空心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中上段骨折16例。结果16例均获随访7—19个月,骨折顺利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闭合复位顺行空心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中上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感染率低、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是治疗股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 标签: 闭合复位 股骨干骨折 空心交锁髓内针
  • 简介:目的及时发现股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并有效处理。方法对我院于2000-2007年股骨骨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40例病人进行分析,包括关节僵硬,感染,骨延迟愈合、骨不连,断钉、断板、弯曲松动退出、畸形愈合短缩等,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积极二次治疗。结果40例病人经及时的二次治疗,临床均获较好效果,经过6月~2年的随访,无再次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发现并发症,立即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进行个体化治疗,争取最好的疗效。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术后 并发症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旨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股骨骨折不愈合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锁定板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术中状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功能优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差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在膝功能恢复状况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49,P<0.001)。两组在并发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能够显著缩短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也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骨折不愈合 带锁髓内钉 锁定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及远端锁钉改进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骨科就诊施行带锁髓内钉及远端锁钉手术治疗股骨骨折的患者40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每个患者均采用随访、观察、记录统计其预后情况,随访时间均为1年。结果经1年随访统计,40例患者股骨全部愈合,且愈合时间较一般传统治疗短,平均15周左右,且无其他不适反应或感染。按照患肢愈合后活动情况和愈合时间长短把手术的疗效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总有效率达97.5%。结论带锁髓内钉及远端锁钉改进治疗股骨骨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传统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理,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及闭合性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42例骨折进行正规的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并辅以理疗及肌皮瓣转移治疗。结果软组织损伤的条件对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复杂骨折股骨髁异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26例股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复杂骨折应用股骨髁异型钢板的治疗情况及效果。结果26例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股骨髁异型钢板在股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复杂骨折的治疗效果满意,有效地防治了病人肢体的伤残。

  • 标签: 股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复杂骨折 股骨髁异型钢板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胫腓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胫腓粉碎性骨折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一年随访骨性愈合90例(97.8%),37个钉道感染(10.1%),再骨折1例(1.1%).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易愈合及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是治疗胫腓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骨折手术治疗之后会有骨折延迟愈合的并发症,该并发症会让患者出现骨不愈合的情况。我院根据2006年至2013年接收的13例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骨不连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使用中西结合的原位植骨和中药治疗,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股骨干骨折 骨不连
  • 作者: 史嫦娥胡美华王海霞高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2)  【摘 要】目的:探析股骨干骨折患者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7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前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后一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带锁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组30例和带锁髓内钉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和膝关节活动状况间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与带锁髓内钉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诊疗优良率、膝关节功能活动有效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不愈合效果较好,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隐性创伤性骨折应用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股骨颈隐性创伤性骨折患者60例,双盲法分组,分为探究组及参比组,探究组实施MRI诊断,参比组利用CT诊断,对比股骨头下、经股骨颈、股骨颈基底等部位检出率。结果:探究组股骨头下、经股骨颈、股骨颈基底等部位检出率相比于参比组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MRI股骨颈隐性创伤性骨折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可对于患者明确诊断,效果优于CT检查。

  • 标签: CT MRI 股骨颈隐性创伤性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颈以下,到肱骨内、外上髁这一段骨体叫做肱骨干。肱骨干骨折系指肱骨外科颈以下,至肱骨髁上之间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31%。本文将就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与护理进行讨论。

  • 标签: 肱骨 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