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后,发生VAP12例,其中10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加强护理手段是控制VAP,降低死亡率的最重要措施。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回收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体输血组与自体血回收组,每组各2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输血反应,以及术前半小时,术毕缝皮时,术后1天,术后7天,四个时相的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PLT(血小板)、PT(凝血酶原时间)、KPTT(白陶土法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间以异体输血组输血反应多见。自血回收组术后第1天RBC、Hb高于异体血输入组(P<0.05),两组的PLT均低于术前,PT、KPTT也较术前延长(P<0.05)。术后1周各项凝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血液回收应用于骨科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呼吸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干预对策,以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呼吸使用中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报警原因及安全隐患,总结事故防范措施。结果98例患者发生呼吸报警239例次,以气源报警(21.8%)、分钟呼气量低限报警(20.9%)、氧浓度报警(17.6%)、气道压高限报警(17.6%)发生率高,其中机器故障103例次(43.1%),居第一位,人为因素45例次(18.8%),居第二位。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呼吸安全使用意识,熟悉呼吸原理、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规范护理措施,以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护理 安全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微型耕田损伤治疗效果。方法将农用耕田损伤43例患者分为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组、传统方法治疗组比较研究。结果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缩短,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农耕损伤的贯通伤、盲管伤、开放骨折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贯通伤 盲管伤 开放骨折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重症患者普遍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患者插管的同时就需考虑到何时撤,尽管撤已经被临床医生重视,越来越多的撤指标被应用于临床指导机械通气撤离,但撤失败依然屡见不鲜,早期撤的失败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如何准确评估机械通气撤机时机成为医学界的向往。本文就机械通气撤离的指标进行综述,为临床撤机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指标 新进展
  • 简介:[摘要]呼吸为人体支持通气与进行呼吸治疗的设备,在进行病人生命体征维系的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呼吸产生的各种故障会直接影响设备使用,通过对故障类型的整理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呼吸各项故障,有效帮助故障排除。本文介绍了呼吸常见故障,分享了一例多起故障合并的维修案例,通过故障可能性分析,从气泵、气路检查到管路、流量传感器及电路板维修,一步步找到问题所在,解决该台呼吸系统故障和潮气量忽大忽小等问题,为该台设备正常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

  • 标签: []呼吸机 系统故障“25” 气路检查 电路板维修
  • 简介:摘要:呼吸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设备,如果带病运行或产生故障,会极大的增加医疗风险,因此,呼吸的维修 与保养成为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呼吸概论出发,对呼吸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 出呼吸的维修与保养具体措施。

  • 标签: 呼吸机 常见故障 维修 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集束护理对 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 100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集束护理,对比两组 VAP 的发生率、机械通气与 ICU 住院的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 VAP 的发生率明显更低( P<0.05 ),干预组的 机械通气与 ICU 住院的时间明显更短 ( P<0.05 ) ,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 ( P<0.05 ) 。 结论: 集束护理对 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明显,能降低其发生率,促进患者脱机,缩短住院时间,提升 患者对护理的 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干预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无创呼吸老年患者鼻部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实验组61例。对照组患者带前采用常规的皮肤护理,实验组患者带前在鼻部周围贴惠尔水胶体敷料,观察两组患者鼻部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5.27%;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3.08%。结论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有助于降低患者鼻面部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康惠尔水胶体 无创呼吸机 压疮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球比成分输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患者血清胆红素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于我院确诊并随访的60例目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换血的血球和血浆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监测患者换血前后的血清胆红素、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同组换血前后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两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呈现不同趋势的减少,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换血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低钙血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换血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指标来看,控制球比成分输血可能更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后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硝唑胶含漱液在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牙菌斑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胶含漱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菌斑指数(PI)以及牙龈出血指数(BI)。结果治疗4w后,观察组患者PI0度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w、治疗后8w的PI以及BI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相同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胶含漱液可以有效的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硝唑胶浆含漱液 老年 牙周病 菌斑指数 牙龈出血指数
  • 简介:目的:探究基于心理舒适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间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为25例。观察组给予基于心理舒适理念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好转例数、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基于心理舒适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治疗患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心理舒适化理念 护理干预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性护理模式下的慢阻肺无创呼吸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样本资料均来自我院,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1月,样本例数共62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研究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与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满意度为93.55%明显高于常规组70.97%,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治疗时,采用人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模式 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 满意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阻肺无创呼吸患者实施人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介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对63例慢阻肺无创呼吸患者展开规范分组操作;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予以人性护理;针对两组动脉血气、护理满意度展开评价。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两组动脉血气、护理满意度均有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动脉血气改善幅度较大,且护理满意度高达96.80%,与对照组77.40%评估结果比较,前者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慢阻肺无创呼吸患者实施人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改善机体动脉血气。

  • 标签: 慢阻肺 无创呼吸机 人性化护理 动脉血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呼吸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减或呼吸功能不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主要用于帮助病人提高肺通气量,以解除病人缺氧和二氧化碳在病人体内的滞留,改善病人的换气功能。它对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造福患者,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呼吸机 通气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168例实施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64例,占38.1%;机械通气时间3~47d,平均19d;发生VAP的主要原因包括口鼻咽部定植菌误吸、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结论:人工气道吸痰方法的改进、呼吸环路管理及做好口腔和消化道护理,对减少和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机 肺炎 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T检查属于影像学上的检查,其工作原理与PET类似,概括来说就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发射正电子,然后经过人体后由于身体各部位密度的不同,对电子的透过情况也不同,从而在后方的成像板上形成不同电子密度的阴影,从而进行显像。CT运用的是X射线,通过扫描然后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形成影像图像。通常运用CT得到的图像分辨率是较高的,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很好的影像图像,CT在医疗卫生领域受到了青睐。下文从剂量指数、层厚的检定、定位灯等中心的校准和防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医用CT机 放射 剂量指数 层厚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