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预防和减少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建立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方法,快速准确诊断唐氏综合征,降低出生缺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102例孕妇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检测,再根据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通过唐筛软件算出风险系数。结果102例孕妇血清中高危5例占筛查总数的4.8%,低危97例占筛查总数的95%,方法稳定可靠。结论孕妇中期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进行产前干预对预测异常胎儿,防止先天缺陷有一定实用价值,是降低先天愚型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合征,降低出生缺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102例孕妇血清进行甲胎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检测,再根据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通过唐筛软件算出风险系数。结果102例孕妇血清中高危5例占筛查总数的4.8%,低危97例占筛查总数的95%,方法稳定可靠。结论孕妇中期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进行产前干预对预测异常胎儿,防止先天缺陷有一定实用价值,是降低先天愚型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产前干预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出生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对急性周围面瘫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60例周围面神经瘫痪病人,均进行过肌电图测定,并给予标准治疗,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价。结果应用肌电图诊断周围面神经麻痹为神经失用的预后,明显较诊断为轴索断裂者好(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判断病损、面肌预后转归有效、直观,是一种简便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肌电图 周围性面瘫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曾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传染病的防制措施是指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具体方法,包括预防措施和防疫措施两种。本文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与防疫措施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传染病预防性措施防疫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鼻内镜下对慢性肥厚鼻炎患者实施消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耳鼻喉科在近期内接诊的73例慢性肥厚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对此73例患者实施消融治疗,并应用鼻内镜检查及视觉模拟评分对73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以评价鼻内镜下消融治疗在慢性肥厚鼻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本组73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面对慢性肥厚鼻炎患者时,在鼻内镜下对其实施消融治疗的疗效是非常理想的,该种治疗形式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措施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肥厚性鼻炎 鼻内镜 消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染色体异常与两畸形的关系。方法笔者对1994年至2010年就诊的41例两畸形患者中行了病史的采集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生殖腺活检,确诊了39例假两畸形患者,并检查出临床上非常罕见的2例真两畸形患者,通过认真的进行染色体分析,基本弄清楚了染色体异常与两畸形的关系。结果遗传因素的影响;性激素用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母体疾病的影响等是导致两畸形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前期及孕期的优生优育的健康教育,避免使用影响胚胎和胎儿发育的药物等对孕妇的不良影响,重视早孕的孕期保健,同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是减少两畸形发生的良策。

  • 标签: 探讨 性染色体异常 两性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将收治80例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组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采取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球蛋白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切断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收治的380例脑瘫患者,根据痉挛部位不同,选择相应周围神经进行部分切断,包括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坐骨神经、闭孔神经和胫神经。结果术后痉挛缓解率100%,其中82例患者肌力下降,142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6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痉挛缓解率为95%。95%患者行走步态好转。结论周围神经选择切断术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安全、有效的神经外科方法。

  • 标签: 周围神经 脑瘫 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弥漫血管内凝血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6例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及时治疗结合有效的针对护理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能够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合适的体循环、适当氧合及酸碱平衡,皮肤及口腔黏膜未发生创伤,皮肤完整,病人能够主动表达焦虑的原因,并能够应用有效机制控制焦虑,护理满意度达91.7%(33/36)。结论针对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弥漫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效果,使凝血系统恢复并维持稳定状态,使患者皮肤保持完成,有助于患者对焦虑的控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阜新市传染病院2010-2012年诊治的68例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经综合治疗,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非酒精脂肪肝病患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应经常进行肝功能、血脂、血糖等相关项目的监测,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脂肪肝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室心律失常是一种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快速心律失常会对患者的血液循环产生影响,导致心功能不全、室颤甚至是猝死,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及时且正确的救治是改善临床结局的关键,本文对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手段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患者并对其实施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有5例患者在术后并发感染(占4.81%);有4例患者的胆总管中有结石残留(占3.85%);有1例患者发生胆汁漏(占0.96%);有7例患者多器官出现功能衰竭(占6.73%);共计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16.35%);其余87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及时地为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实践中十分有必要。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手术治疗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实质脏器闭合损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检查在腹腔闭合损伤诊断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2月~2016年2月黑龙江省绥滨农场职工医院收治的腹腔实质脏器闭合损伤147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结果147例患者中,肝破裂55例,超声正确诊断48例,诊断符合率达87.3%;脾破裂75例,超声正确诊断68例,诊断符合率达90.2%;肾破裂17例,超声正确诊断15例,诊断符合率达88.2%。总诊断符合率为89.1%(131/147)。结论依据超声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查体及其他辅助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超声 腹腔 闭合性损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顽固霉菌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顽固霉菌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口服氟康唑治疗,观察组氟康唑、克痒舒洗液、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克痒舒洗液、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治疗顽固霉菌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顽固性 霉菌性阴道炎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结核脓胸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共收治慢性结核脓胸患者2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照其治疗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130例对照组(内科抗痨治疗)与150例观察组(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4.67%>75.3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慢性结核脓胸患者提供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确保其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结核性脓胸 外科手术治疗 内科抗痨治疗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妇科肿瘤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临床医生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肿瘤的病理诊断,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癌前期病变以及交界性病变,病理诊断的准确更是关系到患者的手术范围、预后情况以及今后的生活质量。文章以宫颈上皮肿瘤与卵巢交界上皮肿瘤两种典型妇科肿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理诊断的研究现状问题及方式。

  • 标签: 宫颈上皮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用于急性梗阻化脓胆囊炎手术患者的正确护理措施,为临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6例急性梗阻化脓胆囊炎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全面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并记录所有急性梗阻化脓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得出结论。结果26例急性梗阻化脓胆囊炎患者经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抢救,且痊愈出院,成功率为100.00%;患者置管引流时间为6至22天,平均引流时间为12.9±0.7天;发生并发症人数为2人,所占比例为7.69%;患者住院时间为11至2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6.6±0.6天。结论对急性梗阻化脓胆囊炎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心理与饮食护理相结合的综合围术期护理,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 梗阻 化脓性 胆囊炎 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