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拉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利用293F细胞表达重组拉病毒糖蛋白GP1,固相化在腔室玻片上,加入GP1抗血清,最后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拉病毒IgG抗体。结果制备了重组拉病毒糖蛋白GP1,GP1抗血清效价〉1∶1000000;拉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专一性强(检测20份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较高(抗血清在1∶1000稀释时仍有较强信号)的特点。结论建立了拉病毒IgG抗体的快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可用于口岸拉病毒的快速筛查。

  • 标签: 拉沙病毒 免疫荧光法 真核细胞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坦对高血压病降压效果,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所有病例全部停用其他降压药,每人每天在上午7—9时服用氨氯地平片5mg,替米坦20mg,同时监测血压。结果180例患者显效103例(57.22%),有效77例(42.78%),总有效率100%。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坦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而且副作用少、费用合理,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米坦的长效降压效果,持续时间,安全性,耐受程度及副作用。方法本次采用口服替米坦对200例高血压者(1级高血压患者52例,2级106例,3级42例)进行临床观察,用药8周为一疗程。结果显效104例,有效8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5%。替米坦可有效维持24h的降压作用,昼夜降压差异无显著性,且不影响生理节律变化。原有心绞痛患者,服药后发作症状,持续时间及次数明显减轻,减少,缩短,心率失常发作频繁者发作频率减少,心功能不全者改善1级16例,2级7例。治疗过程中对肝脏及肾脏功能,血糖,血脂无影响,无停药反跳现象,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替米坦对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治疗确切,作用持久,缓和,对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明显降低左右,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新型长效药剂。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替米沙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依那普利与厄贝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共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62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厄贝坦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结果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0/6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9/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血压降低幅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依那普利,且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对比
  • 简介:摘要临床32例胃癌、结直肠癌疗人应用奥利铂化疗的神经毒性反应的护理,通过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观察对症护理效果,认为神经毒性反应减轻或有效控制,病人均完成全程化疗。

  • 标签: 奥沙利铂 护理 神经毒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实施罗司他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5月-2022年11月期间到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2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实施罗司他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 (HCT)及铁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实施罗司他治疗,可改善血红蛋白水平及铁代谢指标,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罗沙司他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铁代谢
  • 简介:摘要:利伐班在不同适应症中的剂量各不同相同,其依据来自多项I期、II期和III期临床实验结果。对于房颤适应症应用利伐班15mg bi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说明书中并无说明,而相关临床实验数据并不支持该剂量在房颤中的应用。

  • 标签: 利伐沙班 剂量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采取干扰素联合马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2例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1例),对照组采取马替尼治疗治疗,观察组采取干扰素联合马替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CCR发生率(4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采取干扰素-α联合马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 干扰素-&alpha 伊马替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56例,在此基础上加载依曲康唑口服。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第14的治愈情况及治疗后第1、3个月(月经结束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3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曲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 标签: 伊曲康唑 克霉唑阴道片 霉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各31例,斑膦酸钠组给予班膦酸钠治疗,帕米膦酸二钠组给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2组均用药2~6个周期。观察2组用药后止痛效果、骨修复、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第14天时班膦酸钠组临床获益率为87.1%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6d班膦酸钠组临床获益率为90.3%,帕米膦酸二钠组为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乏力,严重程度与骨质损害呈相关。结论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略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两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伊班磷酸钠 帕米膦酸二钠 骨转移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安罗替尼联合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立替康治疗,观察组42例采取安罗替尼联合立替康二线治疗,进一步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观察组疾病客观缓解率为6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24%,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14%、9.52%,均偏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安罗替尼联合立替康二线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助于病情缓解,并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高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安罗替尼 伊立替康 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制霉菌素联合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1.10月,1年内妇科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使用制霉菌素治疗)和治疗组(40例,实施制霉菌素联合曲康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制霉菌素联合曲康唑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140例创伤骨折病人经传统哈医接骨“握什技术”方法外固定和到医院拍X线拍片后透视机子下外固定术后病人的骨折愈合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比派克斯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中共收集了190名青少年牙髓和根尖病变患者212颗患牙,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颗患牙。实验组用比派克斯糊剂,对照组用氢氧化钙加蒸馏水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结果实验组根尖诱导有效率(95.2%)明显优于对照组(76.5%)。结论比派克斯在根尖诱导和其他制剂相比,其优越性能是突出的。

  • 标签: 比塔派克斯 年轻恒牙 根尖诱导 诱导剂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鼻咽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采用罗森尔效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罗森尔效应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两组患者CRF程度评估中,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实施罗森尔效应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疾病带来的并发症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护理 鼻咽癌术 辅助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复治性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23例复发或进展的小细胞肺癌,立替康60mg/m2静脉滴注,d1,8,15,DDPmg/m2静脉滴注,d1;每28d为1个周期。结果23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率为13%(3/23),部分缓解率为30.4%(7/23),总有效率CR+PR为43.5%;稳定6例(26.1%),进展7例(30.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症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5.2%(15/2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4.8%(8/23);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2.6%(19/23);腹泻发生率较高,为87.0%(20/23),其中Ⅲ、Ⅳ度腹泻为56.5%(13/23)。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立替康联合顺铂作为二线方案治疗复治性晚期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伊立替康 顺铂 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