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在近几年的民族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局内人和局外人”、“主位观与客位观”这两对概念出现的几率非常之大,说明了它们在研究中所起到的、并正在起着的巨大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其在民族音乐研究中的有效性与相对性,其中包含:层面1:局内人与局外人的自然存在与“主客位观”的有效性;层面2: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混淆与“主客位观”的相对性;层面3:我们都是局外人和“我”只能作为“我自己”。本文认为,这些概念是动态变化的,表现出了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由人与音乐的关系,逐渐演变成了人与音乐的距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而形成了研究者在研究中只能作为自己而存在。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局内人 局外人 主位观 客位观
  • 简介:"运音法"(articulation)这一概念的本意指演奏者连接音符的方式(连奏或是断奏),但同时它也泛指乐曲中乐段、乐句、乐节之间的连接和分离关系。因此,运音法记号不仅影响了音乐结构的划分,还直接决定了音乐的语气、风格。在古典主义时期,运音法记号主要分为连线和断奏记号。而在所有莫扎特亲自标注的标记中,数量最多、最细致的就是运音法记号。

  • 标签: 断奏 古典主义时期 顿音 浪漫主义时期 重音记号 巴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