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10月21日晚,南京炼油厂万吨汽油罐发生恶性燃爆事故,几十米高的火焰映红天际,一触即发的严重后果揪着每位市民的心。消息传来,《金陵时报》迅速作出强烈反应,派出得力记者组直奔火场;第二梯队记者立即进入市政府指挥核心和各大医院、总救护站、主要物资部门守候消息;增开两部“大哥大”热线电话沟通与市民的联系并回答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组织好精干的编辑指挥班子,随时处理前方记者发来的消息。热线电话里传来真挚的话语,深深地打动着我

  • 标签: 重大事件报道 南京炼油厂 前方记者 电话沟通 燃爆事故 主要物资
  • 简介:本文以“南京梧桐树事件”为分析案例,探讨网民在挑战官方政策合法性的过程中,如何采用话语转译与意义勾连两种话语和行动策略,进行情感动员、资源动员与“政治机遇”扩大。这对于管理部门深入理解网络集体行动的多元逻辑、正确面对冲突与矛盾、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话语转译 意义勾连 互联网
  • 简介:网络群体事件是我国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差异,国外没有出现如我国的研究聚集现象。我国研究基本表现为研究面广,研究逐步深入,研究逐年增长的特征,并且研究触及诸如概念界定、分类即生成机制等不同领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综合研究分析,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基本趋势表现为三个方面。

  • 标签: 网络群体事件 研究现状 趋势
  • 简介:<正>自海湾危机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对有关海湾的局势进行了大量报道。北京时间1月17日7时30分,海湾战争打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当日8时18分10秒开始将战争爆发的消息向全国报道。随之,广播电视大规模的有关海湾战况的报道在整点新闻、半点新闻、插播新闻中向公众报道。这在我国近年来有关重大突发性国际新闻报道中尚属首例。对这次海湾战争爆发以来,广播电视有关报道效果进行一次受众调查,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广大受众对报道效

  • 标签: 广播电视报 新闻报道 海湾战争 广播报道 广播电台 电视报道
  • 简介:本文运用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对“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楚天金报》的情感报道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读者访谈,发现情感报道的运用存在明显的“使用一满足”现象。

  • 标签: 公共危机事件 情感报道 框架 使用与满足
  • 简介:从“3·14”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奥运圣火传递,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着不和谐的音符。随着CNN发表声明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由西方媒体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所引起的中国公众抗议活动正在渐渐平息。在这场媒体论争尘埃落定之后,反思中两方媒体在这些事件中的表现并探究其深层原因有着特殊的意义。

  • 标签: 媒体报道 圣火传递 课堂发言 马来西亚 事件 奥运